当前位置:首页 >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部实验
四年级全册重要实验
(按重要程度排序,括号内有注意事项)
1、固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 酒精灯、火柴、铁球、铁环、烧杯 铁球 方案: 1、把铁球放入铁环中,观察现象。
2、点燃酒精灯,把铁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然后放在铁环中,观察现象。 (此处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点燃时,自下而上点燃;加热时,使用外焰加热;加热时间2分钟以上,以使效果明显,如果能穿过,继续加热,直到穿不过为止;熄灭酒精灯时,一定用灯帽盖灭两次。给铁球加热时,放定后,加热一小段时间后,将铁球旋转一些角度,以使铁球加热全面,效果明显。将铁球放入冷水时,要迅速,但不能碰烧杯壁或底。)
3、把铁球放入冷水中片刻,再放入铁环中,观察现象。
现象: 把铁球放入铁环中能通过,铁球加热后再放入铁环不通过;冷却后又可以通过。
结论: 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提取叶绿素
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大烧杯、锥形瓶、酒精、绿叶
(绿叶选取原则:面积大;皮薄;嫩叶。都是为了更好的提取叶绿素效果明显) 步骤:1、组装仪器。在锥形瓶里放入绿叶,倒入酒精,使绿叶被酒精完全浸没,锥形瓶瓶口可以用较大的橡胶塞堵住。在大烧杯里倒入温水(温度愈高,实验时间愈短,效果愈明显。),大烧杯里面的水面高度要高于锥形瓶的酒精液面高度。 2、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注意酒精灯使用方法) 现象:酒精呈现绿色。
结论:植物的叶子中都含有叶绿素。
3、土壤成分分析
材料: 烧杯 量筒、铁架台、酒精灯、胶头滴管、铁盘、石棉网、土壤、玻璃片 方案: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注意搅拌时,顺时针,不可碰到烧杯壁、烧杯底),静置(时间至少4、5分钟)后观察现象。
3、把一小块土壤放在铁盘里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4、用滴管取上层清夜滴在玻璃片上,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现象:1、有气泡 (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
2、分层,下层是沙子、向上依次是粗黏土、细黏土(说明土壤里含有沙、黏土) 3、有臭味 (说明土壤里含有腐殖质)
4、色泽变浅 (说明土壤里含有溶入水的物质、腐殖质)
结论: 土壤里含有空气、沙、黏土、腐殖质及溶入水的物质,如:盐类等
4、气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 锥形瓶、大烧杯、热水、冷水、小气球
方案 1、把小气球扎紧于锥形瓶口。
2、把锥形瓶放入有热水的大烧杯中,观察现象。 3、把锥形瓶取出放入有冷水的大烧杯中,观察现象。
现象 把锥形瓶放入有热水的大烧杯中,垂下的气球会竖立胀大,放入冷水中后逐渐变小。
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5、光的直线传播
实验材料: 硬卡纸(吹塑纸) 火柴 蜡烛 小刀
实验方案: 1、用小刀在三张硬卡纸上分别刻出一个孔。 2、点燃蜡烛,放在桌子的一端。
3、将三张硬卡纸放在人的眼睛与蜡烛之间,固定在木板上 4、调整硬纸卡,想办法看到蜡烛的火苗。
实验现象: 只有当人的眼睛与硬卡纸的三个小孔、蜡烛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看到蜡烛的火苗。
实验结论: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6、液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 带胶塞的小玻璃瓶 玻璃棒 烧杯 冷水 热水 红墨水
方案 1、把玻璃瓶里倒满水,滴上一两滴红墨水,把带塑料管的胶塞放入玻璃瓶里,
塞紧。在塑料管的液面处做上记号。
2、将“温度计”模型放入热水、冷水中,观察塑料管内液面的变化,做上记号。 现象: 水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收缩。
结论: 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小孔成像
器材:火柴、蜡烛(长度适当)、一个带有小孔的板、成像屏
步骤:将蜡烛、带有小孔的板、成像屏依次排开,使三者中心高度在同一条直线上。蜡烛与带有小孔的板和带有小孔的板与成像屏的距离相等。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现象:在成像屏上可以看到蜡烛倒立的像。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