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限时特训+金版教程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一+第3节+文言文翻译(含详解)

限时特训+金版教程2015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一+第3节+文言文翻译(含详解)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4:19:16

父潜,仕慕容,为黄门侍郎。并以才学称。

宏少有俊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虚心礼敬。拜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出总庶事,入为宾友,众务修理,处断无滞。苻坚闻之,征为太子舍人。辞以母疾,不就。左迁著作佐郎。太原郝轩名知人,称宏有王佐之材,近代所未有也。坚亡,避难齐鲁间,为丁零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留。郝轩叹曰:“斯人也,遇斯时,不因扶摇之势,而与雀飞沈,岂不惜哉!”

仕慕容垂,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所历著称。立身雅正,虽在兵乱,犹厉志笃学,不以资产为意,妻子不免饥寒。

道武征慕容宝,次常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及至,以为黄门侍郎,与张兗对总机要,草创制度。时晋使来聘,帝将报之,诏有司议国号。宏议曰:“三皇、五帝之立号也,或因所生之土,或以封国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诸侯,及圣德既隆,万国宗戴,称号随本,不复更立。唯商人屡徙,改号曰殷。然犹兼行,不废始基之号。故《诗》云‘殷商之旅’,此其义也。国家虽统北方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运龙飞。虽曰旧邦,受命惟新。以是登国之初改代曰魏。慕容永亦奉进魏土。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斯乃革命之征验,利见之玄符也。臣愚以为宜号为魏。”道武从之,于是称魏。

道武崩,明元未即位,清河王绍因人心不安,大出财帛,班赐朝士。宏独不受绍财,长孙嵩以下咸愧焉。诏遣使者循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都公穆观等案之,帝称其平当。又诏宏与长孙嵩等朝堂决刑狱。

(选自《北史·列传第九》,有删改)

(1)坚亡,避难齐鲁间,为丁零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留。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在兵乱,犹厉志笃学,不以资产为意,妻子不免饥寒。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诏遣使者循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都公穆观等案之,帝称其平当。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考生解答此题时应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对于第(1)小题,考生应注意:亡,死亡;“避难齐鲁间”是省略句,“为??所谓”是被动句。对于第(2)小题,考生应注意:“以??为留”,把??放在心上;妻子,古今异义。对于第(3)小题“纠察守宰不如法者”是定语后臵句;案:审察、纠察;平当,公平得当。

答案:(1)苻坚死后,(崔宏)到齐鲁一带避难,被丁零人翟钊和晋国叛变的将领张愿收留。

(2)虽然在兵乱年间,仍然磨砺志向坚持学习,不把财产放在心上,妻子儿女不免饥饿寒冷。

(3)诏令派遣使者巡视郡国,纠察不依法办事的郡守县令,命令崔宏和宜都公穆观等人纠察,皇帝称赞他们公平得当。

【参考译文】

崔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崔林的六代孙。祖父崔悦,在石季龙手下做官,任司徒右长史。父亲崔潜,在慕容手下做官,任黄门侍郎。祖父和父亲都因为才学闻名。

崔宏少年时才智卓越,被称为冀州神童。苻融做冀州牧,虚心礼敬他。任命他为阳平公侍郎、任冀州从事。出则总领各项事务,入则成为宾客朋友,处理各项事务有条理,从不拖延不决。苻坚听说后,征召他为太子舍人。他以母亲生病推辞,不就职。(被)降职为著作佐郎。太原人郝轩有善于识别人才的名声,他称赞崔宏有辅佐帝王的才能,是近代所没有的人才。苻坚死后,(崔宏)到齐鲁一带避难,被丁零人翟钊和晋国叛变的将领张愿收留。郝轩叹息说:“这样的人才,遭遇这样的时代,不能扶摇直上,却与雀沉落,难道不可惜吗!”

(崔宏)在慕容垂手下做官,担任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所担任的职务都很闻名。(他)立身正派,虽然在兵乱年间,仍然磨砺志向坚持学习,不把财产放在心上,妻子儿女不免饥饿寒冷。

道武帝征讨慕容宝,驻扎在常山。(崔宏)放弃郡城逃到海边。道武帝向来听说他的名声,派人找他。崔宏到了之后,道武帝任命他担任黄门侍郎,和张兗合掌机要事务,创立各种制度。当时晋国使者前来通和修好,皇帝将要回访,下诏有关官员商议国号。崔宏建议说:“三皇、五帝建立国号,有的根据所出生的土地,有的根据所封的国名。因此虞、夏、商、周都是从诸侯开始,到圣德已经隆圣,万国拥戴,国号仍然沿用原来的国号,不再重新订立。只有商朝屡次变更,改国号为殷。但是还是商、殷并称,没有废除开始时的国号。所以《诗经》说‘殷商之旅’,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国家虽然统领北方广袤的领土,但直到陛下,才开始称帝。虽然说是旧邦国,(但)接受天命成为新国家。因此登国初年改代国为魏国。慕容永也奉献魏地。魏是大名号,是神州的上等区域,这是改朝换代的征兆验证,奉天承运的玄妙符命。臣下认为应称为魏。”道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称魏国。

道武帝死后,明元帝没有即位,清河王拓跋绍趁人心不稳,拿出大量财物布帛,赏赐朝廷官员。只有崔宏没有接受拓跋绍的财物,长孙嵩以下的人都(因接受财物而)感到惭愧。诏令派遣使者巡视郡国,纠察不依法办事的郡守县令,命令崔宏和宜都公穆观等人纠察,皇帝称赞他们公平得当。又下诏崔宏和长孙嵩等在朝堂判决刑事案件。

四、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臵官。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答案:担任此官的人,应当牢牢记住那些大事情,舍弃那些小事;要先进谏那些急迫的问题,而后进谏那些不很急迫的问题;要专为国家谋利,而不为自己打算。(得分点:“志”“大”“细”“急”“缓”“专利”)

【参考译文】

古时候没有专门设臵谏诤(这一)官职,从公卿大夫到一般工商之民没有不能进谏的。汉朝建立以来,开始设臵谏官。将天下的政事,四海五湖的民众,治理国家的得失利弊,都集中于一个谏官身上,让他一一提出意见,那么他的责任也可以算够重的了。担任此官的人,应当牢牢记住那些大事情,舍弃那些小事;要先进谏那些急迫的问题,而后进谏那些不很急迫的问题;要专为国家谋利,而不为自己打算。那些热衷于追求声名的人,其实与热衷于追求私利之徒一样,这两种人与谏官的职责相距多远啊!

五、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财宝不可胜言。

(1)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财宝不可胜言。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答案:(1)裴子野只要有饥寒不能自救的远亲故旧,都收养下来。(得分点:“疏”“故”“自济”,句意。)

(2)后来犯事被处死,记录没收他的家产,财宝多得说不完。(得分点:“坐”“籍”,句意。)

【参考译文】

裴子野只要有饥寒不能自救的远亲故旧,都收养下来。家里一向清贫,有时遇上水灾旱灾,用二石米煮成稀粥,勉强让大家都吃上,自己也亲自和大家一起吃,从没有厌恶的神色。京城邺下有个大将军,贪欲积聚得实在够狠,家仆已有八百人,还发誓凑满一千。早晚每人的饭菜,以十五文钱为标准,遇到客人来,也不增加一些。后来犯事被处死,记录没收他的

家产,财宝多得说不完。

六、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父祖皆至郡守。茂,元帝时学于长安。事博士江生,习《诗》、《礼》及历算,究极师法,称为通儒。性宽仁恭爱。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

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嘿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 “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茂性不好争如此。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 “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 “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选自《后汉书·卓茂传》)

注: ①嘿(mò):通“默”,闭口不说话。②辟:通“避”,避开。③敝人:指不懂事理的人。④馈:赠送。⑤措:安放。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如果此马不是您丢的马,希望您把它送到丞相府还给我。(2)亭长是向你索取

呢,还是由于你有事嘱托他办而接受的呢,或者是你平常感到他对你有恩而送他的?(3)我听说贤明之君能使人不害怕官吏,官吏也不取人财物。我如今害怕官吏,才送他东西,亭长已经接受了,我才来说呢。

【参考译文】

卓茂字子康,南阳郡宛县人。父亲祖父都官至郡守。卓茂,元帝时在长安读书。师事博士江翁,学习《诗》、《礼》及历算,穷尽老师学术,被称为通儒。性情宽厚仁慈博爱。乡里旧友,尽管行为才能与卓茂不同,对他都极爱慕,高兴地与他交往。

开始被征召为丞相府史,在孔光手下办事,孔光称他为长者。曾出行,有人相认他的马。卓茂问道:“你的马丢了多久?”那人答道:“丢了一个多月了。”卓茂的马跟他已有数年,明知他认错了,却坦然解马给他,自己挽车而去,回头对那人说:“如果此马不是您丢的马,希望你把它送到丞相府还给我。”后来,马主寻到了自己丢失的马,就把卓茂的马送到丞相府归还他,叩头表示道歉。卓茂与人无争就是如此。

后来因通儒术被推举为侍郎,供职黄门,升迁密县县令。劳心尽职谆谆恳切,爱民如子,举善政来教人,口无恶言,官吏民众亲爱而不忍心欺他。有人曾对卓茂说,下面的亭长曾接受他的米和肉的赠送。卓茂避开手下问他道:“亭长是向你索取呢,还是由于你有事嘱托他办而接受的呢,或者是你平常感到他对你有恩而送他的?”那人说:“是我自己前往送他。”卓茂说:“你送他他接受了,为何又说出来呢?”那人说:“我听说贤明之君能使人不害怕官吏,官吏也不取人财物。我如今害怕官吏,才送他东西,亭长已经接受了,我才来说呢。”卓茂说:“你是一个不懂事理的人啊。人之所以比禽兽高贵,是由于有仁爱,知道互相尊敬往来。如今邻里长老尚且相互赠送食物,这是人道之所以相亲,何况是官吏与民众呢?官吏只是不应当以自己的威势向百姓强行索取罢了。人生在世,群居杂处,所以有经纪礼义以互相交接往来。你独不想修好人际关系,难道还能远走高飞,不在人间生活吗?亭长向来是个好官,一年送点东西,合礼。”那人说:“既这样,法律上为何要禁止呢?”卓茂笑道:“法律设臵的是大法,礼顺的是人情。如今我以礼来教你,你必无怨恶,如果用法律来惩治你,你也会不知怎么办才好啊。一门之内,说小,可以议论;说大,可以杀头哩。你回去想想吧!”因此百姓接受他的教诲,官吏们缅怀他的恩德。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父潜,仕慕容,为黄门侍郎。并以才学称。 宏少有俊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虚心礼敬。拜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出总庶事,入为宾友,众务修理,处断无滞。苻坚闻之,征为太子舍人。辞以母疾,不就。左迁著作佐郎。太原郝轩名知人,称宏有王佐之材,近代所未有也。坚亡,避难齐鲁间,为丁零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留。郝轩叹曰:“斯人也,遇斯时,不因扶摇之势,而与雀飞沈,岂不惜哉!” 仕慕容垂,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所历著称。立身雅正,虽在兵乱,犹厉志笃学,不以资产为意,妻子不免饥寒。 道武征慕容宝,次常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及至,以为黄门侍郎,与张兗对总机要,草创制度。时晋使来聘,帝将报之,诏有司议国号。宏议曰:“三皇、五帝之立号也,或因所生之土,或以封国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诸侯,及圣德既隆,万国宗戴,称号随本,不复更立。唯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