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血型鉴定

血型鉴定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5:45:41

AB

一 原理

O血型试验(正反定型)

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 二 试剂和材料

1. 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B(O型血)分型血清。 2. 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 3. 受检者血清。

4. 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 三 操作(玻片法)

1. 取清洁玻片一张,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

抗-B和抗-A+B分型血清1滴于方格内,再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 2. 另取清洁玻片一张,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

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加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

3. 将玻片轻轻转动,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续约15min,以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反应。也

可用低倍镜观察结果。 四 结果判定:见表1

表1 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

分型血清+受检者红细胞 受检者 受检者血清+试剂红细胞 A细胞 B细胞 O细胞 — + + — + — + — — — — — 抗-A 抗-B 抗A+B 血型 + — — + — + — + + + — + A B O AB 注:+ =凝集;- =不凝集

五 注意事项 1. 2. 3. 4.

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需清洁干燥,防止溶血。

操作中应先加血清后加红细胞悬液,以便容易核实是否漏加血清。 为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在室温内进行试验。

标准抗血清必须符合标准,不要长期放在室温,以免污染和孳长细菌,等渗生理盐水必须

等渗、新鲜、无微生物孳生。 5.

观察结果要仔细,微弱凝集、或肉眼观察未凝集的标本,要用显微镜观察。注意特异性凝

集与继发性血液凝固、串钱状形成和异物的区别。 六 血型鉴定中常见的假阳性反应

1. 红细胞串钱形成:红细胞相互重叠,连接成串,象一串重叠的钱币,称为串钱形成,又称假凝集。可见于血浆蛋白紊乱、血沉加快的各种病例或实验中温度过高,作用时间过长,致水分蒸发,血清浓缩。可在观察结果前,再加等渗盐水1滴,彻底混匀,串钱状红细胞因血液稀释而散开。也可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凝集块的形态和用洗涤后和红细胞配制悬液。 2. 寒冷凝集:在较低温度出现的凝集称为寒冷凝集。多数正常人的血清在0~2oC

时能凝集本人的红细胞,又称自家凝集。这种凝集是可逆的,在0-2oC时作用最强,20oC时可消失。但在支原体肺炎、自免溶贫、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血清中,可以出现高效价的病理性自身冷凝集抗体,能与本人及其它各型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其最适反应温度是低温,一般在25-30oC凝集作用即减弱。克服方法:被检红细胞在配制悬液前,先用37oC等渗生理盐水洗涤,必要时试验操作可在37oC条件下进行,或在37oC水浴中反复观察几次,报告时要注明有寒冷凝集现象。

七 血型鉴定中常见的假阴性反应

1. 标准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抗血清保存方法不当或贮藏时间过长而致效价减弱是最常见

原因。

2. 被检红细胞敏感度过低: 如新生儿红细胞抗原形成不足,老年人红细胞敏感性下降,或红细胞

标本贮藏时间过久(红细胞敏感性在血块中下降相对较快),易将A亚型错定为O型。 3. 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 抗原抗体比例适当时反应最明显。如红细胞悬液液过浓时,标准血清

中的抗体全部被吸收,呈后带现象,以致凝集不明显或不凝集。红细胞浓度太淡,抗体浓度相对增高,呈前带现象而不易凝集,或凝集很弱,未被发现。 克服方法: 按规定配制红细胞悬液,悬液太浓时可多加1滴血清,转动玻片,增加红细胞接触的机会.微弱凝集必须用显微镜观察。 4. 溶血反应: 红细胞抗原与相对应的免疫抗体相遇,在补体存在时就可发生溶血。溶血反应与凝

集反应在血型鉴定上意义相同,都是抗原抗体反应。 克服方法: 玻片法看结果时,片底最好衬以白纸,溶血时液滴边缘呈透明红色,试验前后两次镜下观察,可发现红细胞减少或消失。作血型发现溶血,要换好的等渗盐水和洗涤后红细胞重新配制悬液来作血型鉴定。

5. 溶解性抗原或血型物质的中和作用: 未经洗涤的红细胞悬液中,带有血浆中的血型物质。特

别是轻度溶血,部分红细胞溶解,释放出大量可溶性抗原,可将血清中对应的抗体中和,以致抗体不足,使红细胞不能凝集。克制方法:不使用溶血标本,用洗涤后的红细胞配制悬液。 6. 试验时间过短:血型抗原抗体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时间不够,较弱的凝集就不能出现。因此,

玻片法不能少于15分钟。

7. 反应温度不当:完全抗体作用的最适温度多在20oC左右至4oC,因此ABO血型鉴定应在室温

进行。

8. 轻度凝集误认为不凝集。

9. 不完全抗体遮断引起的假阴性:新生儿溶血病时,病儿红细胞的血型抗原被母体内的不完全

抗体致敏,从而遮断其与相同特异的完全抗体的反应,以致定型时出现假阴性。

RH

血型试验

一 原理

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采用单克隆IgM/IgG抗D抗体,使用玻片法或试管法检测红细胞表面的RH(D)抗原。 二 试剂

1. RH抗血清(抗D血清) 2. 3~5%红细胞悬液 三 操作

1. 玻片法:在清洁玻片上滴加一滴抗D血清,加待检全血一滴,轻轻转动玻片,使抗血清与红细胞充分混匀,连续5分钟,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反应。凝集者为RH(D)阳性;不凝集为RH(D)阴性。

2. 试管法:取清洁干燥试管一支,加抗D血清一滴,再加入3~5%红细胞悬液一滴,轻轻混匀后静置1分钟,置离心机中,以3000转/分离心1分钟。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反应。凝集者为RH(D)阳性;不凝集为RH(D)阴性。 四 注意事项

1. 待检标本应为非抗凝血,红细胞浓度以3~5%RBC等渗盐水悬液为宜。 2. 试验最适温度为20~37oC,温度过低时应适当延长反应时间。 3. 试剂应贮存在4oC冰箱中,避光保存。 五 临床意义

我国人口绝大多数为RH阳性血型,RH阴性血型较少见,我室对RH初筛阴性者送上级医院(江门中心血站)复查。

搜索更多关于: 血型鉴定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B一 原理 O血型试验(正反定型) 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 二 试剂和材料 1. 抗-A(B型血),抗-B(A型血)及抗-A+B(O型血)分型血清。 2. 5%A、B及O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 3. 受检者血清。 4. 受检者5%红细胞盐水悬液。 三 操作(玻片法) 1. 取清洁玻片一张,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和抗-A+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和抗-A+B分型血清1滴于方格内,再加受检者2%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 2. 另取清洁玻片一张,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细胞、B细胞和O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1滴,再分别用滴管加A、B和O型试剂红细胞悬液1滴。 3. 将玻片轻轻转动,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