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五年级语文国庆作业
国庆节五年级语文上册假期作业设计
学校: 班级: 姓名:
卷首语:国庆中秋双节8天小长假,希望你收获四个“最”。找到“最”美好的心情;感受“最”圆满的家庭;拥有“最”灿烂的笑容;收到“最”真诚的祝福。老师真诚祝福同学们:国庆、中秋节快乐!愿你在愉快度过节日之时,可千万要注意安全,也别忘记了完成作业哟!
(放假安排:2017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10月1日(星期日)至10月9日(星期一)放假调休,共8天。)
长假综合实践作业共四大块,希望家长指导、督促孩子认真完成。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一.制作一份手抄报
《中秋怀想》:中秋是个团圆的节日,月圆人团圆,可你知道中秋的来历、习俗和相关的诗词吗?了解一下,并将它们编入手抄报。 二.完成假期作业设计
请认真书写,好好复习一二单元内容 三.作文《国庆见闻》
快乐的国庆节,你可能外出郊游,或者收看有关国庆的电视节目,还会感受到我们身边喜迎国庆的欢乐场面??相信这一切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感动的同时,可别忘了用美妙的文字记录,写下你的经历、心情、趣事等等。 四、阅读
读一本书,完成阅读卡。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üo pɑi dün yōu jí qia jù pà huán jìnɡ zhī qù ɡuünɡ ɡù ( ) ( )( )( ) ( )( )( ) kǒnɡ pà chōnɡ zú lǐyóu wū yán qí shí zhī chynɡ ɡǔ lì ( ) ( )( )( ) ( )( )( ) huán rào yú la ɡǎn tàn zhōu yóu sī kǎo pǐn wai piàn duàn ( ) ( )( )( ) ( )( )( )
1
hū l?a yì yì fünɡ shì qīnɡ p?n dà yǔ háo bù yóu yù ( ) ( )( ) ( ) ( )
二、补充成语,并解释所填的字。
千篇一( ) 不言而( ) 流光( )彩 别出心( ) 大( )身手 ( )肠挂肚 心安理( ) 不求( )解 三、找规律,仿写词语,每类写5个。
1、饥肠辘辘:
2、津津有味:
3、花花绿绿:
4、急匆匆:
5、化险为夷:
6、悲欢离合:
四、根据句子的意思写成语。
1、流动的光彩,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 ) 2、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 3、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4、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联想。( )
5、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 6、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
7、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 8、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 9、心情不愉快,无精打采的样子。( )
五、找近、反义词。 1、找近义词:
急切( )惧怕( )隐藏( )鼓励( )兴趣:( ) 培养( )困难( )犹豫( )熟悉( )继续( )
忽略( )特别( )亲切( )丰富( )模仿( )
2、找反义词
贪婪( )快乐( )暂时( )轻松( )困难( ) 喜欢( )犹豫( )熟悉( )继续( )忽略( ) 特别( )悲惨( )丰富( )赞誉( ) 津津有味( )滚瓜烂熟( )
六、修改言不列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改)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六一”联欢会上,我们班表演了文娱节目和大合唱。
(3)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4)周爷爷爱戴我们小朋友,我们热爱周爷爷。
(5)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6)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8)《窃读记》的作者是林海音写的。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 ),( )地读着。我很( ),也很( )——( )。《窃读记》 2、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 ),也是( )。《窃读记》 3、“小苗”指的是( ),“大树”指的是( )。“三贯通”是指:( )、( )、(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4、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 )。《走遍天下书为侣》 5、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了一点道理:作文,首先( ),落笔也要有点( )的“鲜味”才好。《我的“长生果”》
八、按要求补充句子。
2
1、一日无书,( )。( ) 2、读书破万卷,( )( ) 3、书犹药也,( )。( ) 4、黑发( ),白首( )这句诗出自( )朝诗人( )的(《 》)
5、读书有三到,谓( )、( )、( )。( )
九、比一比,再组词。
踮( ) 诵( ) 编( ) 碗( ) 掂( ) 桶( ) 编( ) 婉( )
十、用“ ”画出句子中带点的正确读音。
1、尽(jǐn jìn)管那里的生活条件是如此的艰苦,他还是竭尽(jǐn jìn )全力
克服了一切困难。
2、肖俊借我的书到现在还(hái huán)没有还( hái huán)给我。
十一、联系词语选择恰当的字义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合适解释条目的序号。 1、“故”字可以解释为①缘故,原因;②死亡;③曾经去过的熟悉的地方。 故地重游( ) 无缘无故 ( ) 病故( ) 2、“一”字可以表示 ① 专一; ② 数字; ③全部一样。 一碧千里( ) 一心一意( ) 千钧一发( ) 十二、词语搭配。
增强( ) 开展( ) 克服( ) 增进( ) 发展( ) 征服( ) 十三、按要求写词语。
写2个表示高尚品质的成语: 写2个表示心理活动的成语: 写2个来自历史故事或寓言的成语:
照例子写2个词语,如:喜气洋洋 十四、默写古诗词三首。
如:深情厚意—意气风发—发人深思
D、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 ( ) 十八、选词填空。(3分) 矗立 屹立 挺立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
2、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十五、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乐( la)趣 目的(dí)地 拨(bō)转 不计其数(shǔ ) B、高歌一曲(qū) 喷(pyn )出 商贸( mào) 枝干(gàn ) C、陷(xiàn)入 狰(zhyng)狞 效率(lǜ ) 勾勒(la ) 十六、下列各组四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严阵以待 杯水车新 精神饱满 一碧千里 B、美轮美焕 翠色欲流 银装素裹 费寝忘食 C、襟飘带舞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天高气爽 D、叮零叮零 天崖碧草 斗志高昂 七零八落
十七、下面句子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请找出来画上“√”。(2分) A、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 ( ) B、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 ) C、鄂温克姑娘端上温热的奶茶。 ( )
3
3、一行高大的白杨树沿着铁路线( )在茫茫戈壁上。 十九、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我为他人添欢乐”的热潮。 B、六月一日上午,我们去公园玩了一整天,个个意犹未尽。 C、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 D、这次语文考试,全班同学普遍成绩提高了。 二十、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 不管??总? 无论??都??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宁可??也不?? 尽管??还是?? 1、( )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 )坚持在野外工作。
2、( )刮风下雨,民警叔叔( )是站在街头指挥来往的车辆。 3、阎振三( )自己受苦刑,( )愿说出爸爸。
4、(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还要 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5、李刚( )碰到多么难做的数学题,( )能想出办法把题做出来。 6、我们( )有些意见分歧,最后( )统一了认识。 二十一、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次性把句子缩到最简。
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2、按括号里的要求改写句子。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改为反问句) 3、把下面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詹天佑不怕困难,不怕嘲笑。
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4、修改病句。
我又一次看见李明经常帮值日生打扫教室。
二十二、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标明作者。
1、 ,百事荒芜。 ( ) 2、读书破万卷, 。 ( ) 3、 ,白首方悔读书迟。( ) 4、读书有三到, 。( ) 5、书犹药也, 。( ) 6、在课外阅读中,我还积累了 这句读书名言。 二十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摔坏小提琴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欧洲。
有一次,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手将在某地演奏。广告上说,他的小提琴价值五。有一些听众简直惊呆了。为了想看一看那名贵的乐器,听一听它的妙音,也跟着
4
音乐爱好者蜂拥而来。
高朋满座,演奏家开始演奏了。那具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奏出了异常美妙的音乐,使听众如醉如痴??
一曲临终,余音袅袅,正当不少人惊叹那把名贵乐器的魅力的时候,音乐家突然转过身来,把小提琴在椅背猛击一下,那珍贵的乐器立刻粉碎了。 顿时,四座震惊。
音乐会的主持人立刻跑出来,宣布道:“各位,请静一下,刚才摔破的,并不是五十万美元的,而是一元六角五分的小提琴。音乐家为什么这样做,这个嘛,各位是会清楚的。现在,要用真正的价值五十万美元的小提琴来演奏了。” 于是演奏者再度登场,那和刚才差不多美妙的音乐悠然而起??
这时,观众就再不去注意乐器的价格,而专心欣赏演奏者的技艺了。 1、联系上下文填空。
“如痴如醉”的近义词是( ) “名贵”的反义词是( ) 2、小提琴手前后用了两把小提琴演奏,但听众欣赏两次演奏的目的却不同,请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并用“——”和“——”分别把它们画出来。
3、本文用了“惊呆”、”惊叹”、“震惊”三个词,意思大致相同,都有”吃惊”的意思,但吃惊的原因却不尽相同,请将原因写在横线上。
惊呆
惊叹
震惊 4、你从这个故事中又读懂了什么呢?请联系实际举一个例子说明。
二十四、阅读《白杨》选段,回答问题。(12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