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宪法笔记整理

宪法笔记整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4:35:36

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 第一节:宪法的含义和特征

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是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效力最高。 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一般法律更为严格。 ①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不是普通立法机关。

②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2/3或3/4多数)。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请愿书

1、从宪法历史上看: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都体现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从宪法内容看:宪法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公民权利的保障居于支配地位。

(三)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1、资产阶级宪法是伴随资产阶级民主事实的出现而产生的,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2、没有无产阶级民主事实,社会主义宪法就无从产生,社会主义宪法是无产阶级民主事实的法律化。

3、民主事实:普通化是宪法产生的前提。

宪法的本质: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一)在政治力量对比中,阶级力量对比居于首要地位。 1、宪法只能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制定。 2、宪法会随统治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二)在政治力量对比中,还有在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派别和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

(三)宪法集中和全面地表现了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

第二节:宪法关系

宪法关系是依据宪法规范在宪法主体之间产生的,以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政治关系。 a. 公民。

b. 国家。不是一切国家都是宪法关系的主体,作为宪法关系主体的国家有

以下特征:

(一) 法定性。

1

(二) 宪法赋予国家对社会及其成员以政治强制力。 (三) 国家机关是国家在宪法关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c. 其他主体:国家机关、民族、政党、利益集团。

B. 宪法关系的客体:宪法行为,包括:公民的宪法权利行为和国家的宪法权利行为。 宪法关系的内容

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同样,宪法关系的内容也表现为宪法关系各主体之间针对某一特定客体,根据宪法规范而确立的宪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其核心是根据宪法而形成的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宪法关系在主体地位、运作规律上的特殊性,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又以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是宪法关系的实质内容。

第三节:宪法规范

一、 宪法规范的概念: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并具有最高法

律效力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二、宪法规范的主要特点:(1)根本性;(2)最高权威性;(3)原则性;(4)纲领性;(5)相对稳定性 第四节:宪法的分类 宪法的分类:

a. 资产阶级学者的宪法分类:

(一)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1) 成文宪法:美国、日本、中国、法国。 (2) 不成文宪法:英国。构成:《权利请愿书》、《人身保护法》、

《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国会法》、《国民参政法》、《男女选举平等法》、《人民代表法》。(P21T5)

(二) 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

(1) 刚性宪法: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 (2) 柔性宪法:制定、修改的机关和程序于一般法律相同。英

国宪法是代表。

(三) 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以制定宪法的机关为标准划

分,奉行主权在君。

(1) 钦定宪法:1908年中国《钦定宪法大纲》。 (2) 民定宪法: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 (3) 协定宪法: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法国1830宪法。

(P21T4)

b. 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宪法分类:资本主义类型的宪法和社会主义类型的宪

法。

第二章: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四大原则:人民主权、基本人权、法治和权力制约。

2

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通用以上原则,但是表现不同,尤其是权力制约原则,资产阶级是三权分立基础上的权力制约原则,社会主义国家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权力制约原则。

第一节: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概述

宪法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立场和准则,是贯穿于立宪和行宪过程中的基本精神 特征:

第一,普遍性:以追求民主宪政为目的且必须加以严格遵守,否则不能成为指导宪法的原则;

第二,特殊性:必须符合宪法调整对象(社会基本关系)的特点和要求; 第三,最高性:作为纲领性、原则性的宪法原则必须具有最高性;

第四,抽象性:即抽象于宪法规范之上的高度概括,而不是一般性的总结。 根据宪法原则的上述特征要求,: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衡原则、实行法治原则,这四大原则构成了宪法内在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民主宪政体制的基本支柱,

四者的地位表现为:人民主权是逻辑起点,基本人权是终极目的,权力制衡是基本手段,实行法治是根本保障。

第二节:人民主权原则(主权在民原则)

第三节:权利制约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原则) 第四节:基本人权原则(保护公民原则)

第五节:法律至上原则(法治原则、法治主义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第六节: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人权的内容,也是人权的物质基础) 第七节:代议制原则(主权在民原则的实践)

第三章:宪法与宪政

第一节:宪政

民主

宪政与民主是密切联系的,是对民主事实的确认和对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没有民主的事实,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宪政的。民主构成了宪法公民权利的基本内容,宪法则是民主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 法制

法治的落实,首先要求有一部合乎宪政精神的宪法。任何合乎宪政精神的宪法都必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公民个人权利的肯定和保护,二是对政府权力行使的规范和限制。只有实行宪政,才能真正推动法治的发展,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人权

一切政治法律制度的设计归根到底应体现为对人的关怀、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3

保障人权体现了宪政的价值追求,它不仅是宪法和宪政的核心内容,也是宪政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高目标。

第二节: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一、宪政的概念特征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的,以民主政治为核心的,以法治为基石的,以保障人权为目的。(四要素:民主、法治、人权+宪法) 三大特征:

1.宪法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第四章:宪法的作用

规范作用、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强制作用 第一:宪法在政治方面的作用

宪法使政治斗争规则化,使国家权力分配合理化,使政治生活稳定化

宪法是构建已过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及其构成要素的根本依据 宪法是确认和保障一国民主制度的根本依据 宪法是一国的立法基础,国家的其他法律都是根据宪法的原则精神制定的,同时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和法制监督的基本原则,因此宪法构成一国法治的核心,他通过规范、调整国家的法制体系对政治关系及其不断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第二:宪法在经济方面的作用 宪法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确定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从而决定一国的经济关系的基本性质

宪法以一定方式确认或确定适合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 宪法规定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 第三:宪法在法制方面的作用 宪法本身就是法治的体现 第四:宪法在人权方面的作用 宪法是对人权的保障

第五:宪法在其他方面的作用 1、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 2、随国际关系有影响 3、历史记录的作用 4、欺骗作用

第五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人权与公民权的概论 第二节:公民和国籍

4

搜索更多关于: 宪法笔记整理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宪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 第一节:宪法的含义和特征 宪法是规定民主制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的特征: (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是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效力最高。 ①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②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准则。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一般法律更为严格。 ①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不是普通立法机关。 ②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程序严于普通法律(2/3或3/4多数)。 (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请愿书 1、从宪法历史上看: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资产阶级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都体现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