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1#4#7#楼标段)劳务分包施工组织设计
终凝前用木蟹打磨,铁抹子抹光。砼垫层表面平整光洁,已浇筑完的垫层砼,适当浇水养护。
基础砖胎模施工:砖胎模采用,240厚砖墙,MU10混凝土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第三节、地下室模板工程
3.1地下底板模板
底板侧模采用15mm厚胶合模板,50mm×90mm方木@250mm作水平次楞,φ48×3.0mm@500钢管作竖向主楞,一端支撑在模板上,另一端支撑在护坡上,靠护坡的一端应加垫趟板或垫木,以扩大支承面。所有电梯井、集水坑采用15mm厚胶合模板按坑大小加工成定型模板,并用钢筋将模板固定在底板钢筋上,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模板上浮。
3.2地下室墙板、框架柱模板支撑
地下室结构均为框架结构。外墙、内墙均为现浇混凝土墙板。
墙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φ48×3.0mm@225mm钢管作竖楞,φ48×3.0mm@450mm双钢管作横楞,φ14mm@450mm×450mm对拉止水螺栓和钢管斜支撑加固。
地下室外墙板两侧模板之间采用对拉螺栓连接,对拉螺栓间距,应设置50×50×3钢板止水片。
柱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50mm×100mm@200mm方木作次楞,柱截面宽度≤600mm时,采用φ48×3.0mm双钢管φ14mm对拉螺栓作柱箍,1.8m高度以下柱箍间距@300mm,1.8m高度以上柱箍间距@450mm,柱截面宽度>600mm时,采用[8#槽钢φ14mm对拉螺栓作柱箍,1.8m高度以下柱箍间距@400mm,1.8m高度以上柱箍间距@550mm。
3.4、地下室顶板结构模板支撑
地下室顶板模板采用15mm厚胶合板,50mm×100mm@200mm方木作次楞,
φ48×3.0mm @ 800钢管作主楞,钢管双扣件@900mm×900mm系统作支撑,钢管水平、斜向支撑加固,水平拉杆间距不大于1.8m,扫地杆距地300mm。
顶板模板采用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向中间铺设,并按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时,起拱0.2%,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为确保模板排架稳定,排架纵横向设剪刀撑,同时排架与周围结构用钢管撑拉牢固连成整体。
地下室顶板梁截面尺寸较大,顶板厚度为130mm,故地下室梁板模板支撑除按常规在梁底设立双立杆外,再在梁宽大于400,梁高大于700的大梁底中间部位增加一根立杆,组成三立杆,梁底及侧模采用胶合模板,梁底三立杆以上用短钢管、双扣件搭接,接长到楼板底,作为楼板模支撑立杆。另外对于梁高度≥700时,应在梁中间部位增设φ14mm@600对拉螺栓一道。
3.5、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应先对拆模试块进行试压,再由项目部向监理提出拆模申请报告并提出相关资料,批准后,方可进行拆模工作。
顶板模板拆除根据顶板混凝土拆模试块试压强度报告,跨度在2m以下,强度达到50%可拆模,跨度大于8m强度必须达到100%方可拆模,其余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可拆模。
拆顶板模板时从一跨范围的一端向另一端拆除,防止模板坠落造成事故。拆模时不得硬撬模板和猛敲对拉螺杆,以免损伤混凝土。
第四节、地下室钢筋工程
4.1钢筋制作
钢筋在现场钢筋车间加工制作,进场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
4.2底板钢筋绑扎
本工程基础钢筋工程量大,穿插复杂,必须注意施工顺序。底板钢筋绑扎前应在垫层上弹线后按线绑扎。
基础底板钢筋底面保护层垫块采用50×50×100立方体C40混凝土块,
间距750,梅花状布置。垫块先预制、养护,待达到强度要求后使用。上层钢筋底部制作Ф20钢筋马凳,@900梅花形布置,以保证顶部钢筋位置的正确性和施工作业的安全。
4.3地下室框架柱及墙板钢筋绑扎 4.3.1框架柱钢筋安装
柱的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箍筋转角处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间应成八字形,扎丝一端,均需弯向构件内部。
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圆形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弯钩应与模板成90°。
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柱筋固定,防止偏移,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
4.3.2地下室墙体钢筋绑扎
墙的垂直钢筋长度不宜超过4m(钢筋直径≤12mm)或6m(直径>12m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
墙的网片绑扎同基础,钢筋弯钩应背向模板面。在墙板钢筋之间,应设置撑铁(钩)以固定钢筋的间距。
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墙板上下三道水平筋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墙板浇筑后严禁开洞,所有洞口预埋件及埋管均应预留。水电安装必须和土建配合,不能错埋和漏埋。
4.4梁、顶板钢筋绑扎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并与两根架立筋绑扎,其余做法与柱相同。梁主
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在板根部与端部必须加设板凳铁,确保负筋的有效高度。顶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500予以支撑。
框架梁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密集时,应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间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
4.5钢筋连接技术
本工程直径大于20的钢筋采用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接头,地下室混凝土墙体竖向钢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其余采用绑扎连接。
第五节、地下室混凝土工程
5.1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
本工程主楼地下室底板厚度为1300mm,浇筑时采用汽车泵进行浇筑,按后浇带分块浇筑,每一块均需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成。
混凝土浇捣时,在基坑两侧分别设置三台汽车泵,四周由汽车泵移运浇筑,。每台泵每小时混凝土浇捣方量约30立方米,需计算好浇筑速度,保证分层浇筑混凝土的结合质量。
浇筑时,安排专人负责振捣,防止漏振,增强混凝土密实度。浇筑完后在混凝土上面覆盖多层塑料薄膜和草袋,进行保湿保温养护。
5.2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5.2.1大体积混凝施工设计说明
1、大体积与超长结构混凝土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计算,必要时可设置抗裂钢筋(丝)网。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的规定。
3、大体积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当采用粉煤灰混凝土时,可利用60d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