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第五单元课时

2014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第五单元课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1:30:11

课 题 总时数 授课类型 认识人民币(二) 4 教学课时 2 备 课 人 授课日期 李静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新授课 审核人签字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设计三个层次的数学活动:先是初步感知,让学生跟同桌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随意地拿一拿;再集体检验,教师要求拿什么样的人民币,学生就拿出相应的人民币,从而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这样的汇报中,每名学生都通过“拿一拿”的形式得到了“认”的机会,学生兴趣浓厚;然后通过对比,归纳出人民币的特点,人民币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因此会有许多不同的表达,基于人民币是一种专业程度很深的材料,很难用语言进行科学地表达,因此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去探究;最后让学生与实物对应地拿一拿,是一种更深层次地认。 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初步认识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本节课的教学比较适合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思维组织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 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目标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情感与态度: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 初步认识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 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作业设计: 写出下面的钱数: (1)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1元( )元 (2)一张5元、一张2元、一张5角( )元( )角 (3)一张50元、三张10元、一张2元( )元 (4)一张20元、两张10元、一张5角()元()角 认识人民币(二) 例4(1)l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 (2)1张l0元可以换几张l元? (3)l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l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活 动 一、 课前三分钟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是因为这两种人民币现在不是很常见,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我让学生比较记忆,使学生能更清楚的认识它们。】 二、新课 1.教学例3。出示2元、5元、l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面值吗?【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分类整理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让学生真正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2.教学例4 (1)l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 (2)1张l0元可以换几张l元? (3)l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l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首先用换钱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高高兴兴的进入数学世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探求新知,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孩子们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主动的获取知识。】 三、巩固发展: 1、课本第54页“做一做”。 2.课本第55页第5题。 3.第56页第6、7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在同学们能准确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用游戏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机会,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学会创造,“做”中得到发展。】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 生 活 动 回忆旧知 1、两人小组互相说悄悄话,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人民币。 2、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上。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集体订正

课 题 总时数 授课类型 简单的计算(一) 4 教学课时 3 备 课 人 授课日期 李静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新授课 审核人签字 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二课时,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它们的十进制关系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数学思考: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问题解决:使学生认识用小数表示物品的价格,能看懂物品的单价。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认识用小数表示的物品的价格。 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例5、例6教学挂图 作业设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一) 例5 1元2角=12角。 例6 5角+8角=13角=1元3角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活 动 一、课前三分钟 1.3元=( )角 50角=( )元口答,全班判断 2.8元=( )角 70角=( )元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开始,使得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加强记忆,并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新课 1.教学例5 出示例5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l元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元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1元是10角,l元2角就是l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元2角=12角。【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教学使得学生,首先对人民币有简单的换算意识,进而在实践的基础上使用思维进行初步的换算。并且在此环节中学生对元与角的关系理解的更为深刻。】 例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 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2.教学例6 能相加。 出示例6挂图知道什么?说一说 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5角+8角是几角? (5角+8角=13角) 教师问: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设计意图:在此环节教学,学生能够识别物品的单价,并且在认识物品单价的环节中编制了儿歌形式的方法,符合了本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能熟练掌握认识物品单价的方法。】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发展: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1.课本第57页“做一做”。 2.练习十三第1、2、3题。 体订正。 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提高练习: 五、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课 题 总时数 授课类型 认识人民币(二) 4 教学课时 2 备 课 人 授课日期 李静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新授课 审核人签字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设计三个层次的数学活动:先是初步感知,让学生跟同桌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随意地拿一拿;再集体检验,教师要求拿什么样的人民币,学生就拿出相应的人民币,从而对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在这样的汇报中,每名学生都通过“拿一拿”的形式得到了“认”的机会,学生兴趣浓厚;然后通过对比,归纳出人民币的特点,人民币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因此会有许多不同的表达,基于人民币是一种专业程度很深的材料,很难用语言进行科学地表达,因此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去探究;最后让学生与实物对应地拿一拿,是一种更深层次地认。 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初步认识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