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专题名著
A.朱自清/郭沫若/闻一多 B.郭沫若/冰心/闻一多 C.胡适/冰心/郭沫若
5.请选择与下列诗句分别对应的内容。
①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 ②春何曾说话呢?但它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 ③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
A.赞美奋斗 B.歌颂自然 C.赞美母爱
三、读冰心的《纸船》,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每天把纸船一个个放在急流的溪中。 我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在纸船上。 我希望住在异地的人会得到这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把园中长的秀利花栽在我的小船上,希望这些黎明开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平安安地带到岸上。
我投我的纸船到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朵的云正张着满鼓着风的白帆。 我不知道天上有我的什么游伴把这些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6.作者赋予“纸船”什么含义?你认为哪几句诗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7.阅读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纸船》,与冰心的进行比较,谈谈你的感受。
四、思考重点
8.你最喜欢冰心的哪一首“小诗”?为什么? 9.冰心的“小诗”创作具有哪些特点?
10.梁实秋说“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谢婉莹 散文家 小说家 诗人 儿童文学家 2.繁星 春水 泰戈尔 “小诗”
3.郭沫若 徐志摩 《凤凰涅pan》 《再别康桥》 4.B 5.C B A 6-10 略
《伊索寓言》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的寓言大师,《伊索寓言》包含三百多个寓言故事。
B.《庄子》一书中也包含许多寓言,如《不材之木》《两小儿辩日》等。 C.寓言的主人公大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其他东西和现象。
2.下列寓言不出自《伊索寓言》的是( )。
A.《枯辙之鲋》 B.《农夫和蛇》 C.《狐狸和葡萄》 D.《龟兔赛跑》 E.《庖丁解牛》 F.《井底之蛙》 G.《凤凰与猫头鹰》
3.什么是寓言?语言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4.寓言和科幻小说的区别是什么?你能分别举例说明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5-8问题。
这几个例子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作现代儿童读物的。卢梭在《爱弥儿》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子看了,不会对被骗的乌鸦产生同情,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的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而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5.你读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你认为它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6.作者真的认为《伊索寓言》“不宜”作现代儿童读物吗?卢梭真的“反对”小孩子读寓言吗?为什么?你的看法呢?
7.“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孩子读寓言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成年人只顾自己,使社会变得肮脏喧闹,孩子们就无法读书。
B.作者借题发挥,呼吁净化社会环境,成年人要为后代创造纯洁朴实的社会空间。 C.寓言故事都是成人编给儿童看的,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看你编的寓言故事是不是有好的教育意义。
D.作者借题发挥,从读书转向环境保护,认为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洁净安定的环境,是成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8.文段中的“苍蝇”比喻什么人?这则寓言有什么寓意?
阅读《伊索寓言》中的《捕鸟人与斑鸠》篇,完成9-10题。
一位捕鸟人带着弓箭到森林里去捕斑鸠。他踩着了草中的一条蝮蛇,蝮蛇便转过身咬了他。蛇毒散开,捕鸟人意识到他快要死了,他说:“这确是公正的!我正要捕生,但我却先被咬死了!”
9.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10.以“捕鸟人与斑鸠”为话题,自拟题目,写篇600字左右的教学设计>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B 2.A E F 3.略 4.寓言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科幻小说是以小说的形式来描述奇特的科学幻想的小说。两者的目的和侧重点不
同。 5.略。 6.他们并不是真的反对小孩子读寓言。作者是借此针砭时弊,发表自己的见解;卢梭是借此表达自己复古主义的民主思想。 7.B 8.苍蝇比喻那些以救世主自居的狂人(或贪天之功的人),这种人像那只苍蝇一样可笑,实际上对历史的进步毫无推动作用,却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 9-10 略。
《鲁滨孙飘流记》 一、判断题
1.《鲁滨孙飘流记》、《呼啸山庄》、《红与黑》的作者都是英国人。( ) 2.丹尼尔?笛福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 )
3.《鲁滨孙飘流记》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
二、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尔——前苏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高尔基 B.星期五——英——《鲁滨孙飘流记》——丹尼尔?笛福 C.奥菲丽娅——英——《罗密欧与朱利叶》——莎士比亚 D.卡西莫多——英——《悲惨世界》——雨果
三、阅读下段文字,回答问题。
“这个18世纪的人物(指鲁滨孙),……表现了一种理想,它的存在是属于过去的,但不是历史的结局,却是历史的开端。” ——马克思
1.为什么说鲁滨孙“表现了一种理想”?怎样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理想”? 2.怎样理解“它的存在”是“历史的开端”?
(思考重点)
1.了解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创作过程。 2.“星期五”是个怎样的人?
3.除了本书以外,你还读过哪些历险小说?
参考答案:
一1. × 2.√ 3.× 二 B 三1.鲁滨逊的精神代表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冒险和进取精神,这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不满足现状,敢于并善于改造社会,创造财富。这就是当时的一种“理想人格”。 2.具有鲁滨逊精神的人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是历史的开端。
《名人传》 一、填空题
1.罗曼?罗兰,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半期 国最杰出的 作家。 2.罗曼?罗兰的作品大致可分为 和 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主要有7大卷的 。文学方面有诗歌、小说、传记、评论等。 3.《名人传》是 、 和 的合称。
二、选择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