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24《隐姓埋名三十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24《隐姓埋名三十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28:35

小学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24《隐姓埋名三十年》优质课

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感。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自学了本课的生字词,并课外阅读了与我国原子弹研究有关的背景资料。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王承书热爱祖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隐姓埋名三十年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什么词,板书“隐姓埋名”,请同学们齐读。

2. “隐姓埋名”是什么意思?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会“隐姓埋名”?那如果一个人“隐姓埋名三十年”,(把课题补充完整:三十年)你会有什么想法?

3.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24课,隐姓埋名三十年。(把24写上去。)课文中写谁隐姓埋名?(板书:王承书)她为什么要隐姓埋名?(板书:研制原子弹)

4.在这隐姓埋名的三十年中,王承书做了些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第24课——生接:隐姓埋名三十年。

二、预习反馈,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写谁?(指板书——生齐答:王承书)。知道了王承书为什么隐姓埋名?(指板书——生齐答:研制原子弹)。那么这篇课文就是写?(请学生完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你们看,通过完善课题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2.下面老师还想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听写几个词语: 提炼 撕毁 关键 署名 不分昼夜

出示词语,请学生们进行校对。错了的在旁边订正过来。

本课的会写字有12个,知道老师为什么会听写这几个吗?(让学生说出这几个字容易出错的地方。)现在记住了吗?

老师这里还有这样一些词语,你认识吗? 撤走 报刊 隐匿 稀薄 浓缩铀

威逼利诱 熠熠生辉 不假思索 欢欣鼓舞 这里面有不懂的词语吗?

3.看来,同学们昨天的预习都做得非常不错,那让我们再一次将

目光回到我们的主人公,王承书。王承书,这是一个怎样的名字?课文中是如何评价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评价王承书名字的段落,自己读一读。

4.找到了吗?它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来,拿起书,我们一起来读读。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师读第一句,学生读第二句。)

5.课文中说,这是一个书香气十足的名字。课前我们的聊天中,

同学们知道了,每个人的名字都蕴涵着深刻的含义,都寄托着父母对儿女的期盼。那么王承书这样一个书香气十足的名字里可能会包涵着怎样的含义呢?(让学生畅所欲言) 9.老师查了下字典,(课件出示:承字的含义。) 指生读“承”的意思,思考并选择:“王承书”里的“承”可能

是什么意思?(承担、担当)“承”字还可以组哪些词?学生组词。(出示承字组词课件) 10.你能从中选择几个用造句的形式来概括王承书的主要事迹吗? 老师选择了这样两个词:

(出示课件 承诺 王承书承担了提炼浓缩铀的研究任务 承受 王承书承受了研究中的种种艰辛 承诺 王承书坚守承诺隐姓埋名三十年 )

同学们,王承书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没有辜负祖国人民的期望,用一个“承”字书写了她伟大的一生。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王承书隐姓埋名的这三十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2-17自然段,把你感受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品读课文12-17自然段,感受王承书的品质。 1.生默读课文,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写下批注。 2.交流。

句1:从此,王承书从国内、国际的物理学术殿堂消失了;从此,她再没有在国内外任何学术刊(kān)物上发表过论文;就是在我国内部保密刊物和工作报告中,她也不署(shǔ)名,实现了自己隐姓埋名的承诺。

师:同学们,你们看,一连两个“从此”,三个分句,(把“从此”变红,“分号”变红)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言必行、行必果的女科学家。来,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由衷地敬佩。 生齐读。

师:从这一段中我们看到王承书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那课文有没有写出王承书的承诺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1-2自然段。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还原半个世纪前,王承书毫不犹豫承诺隐姓埋名造原子弹的感人一幕吧。我读旁白,谁是科学家钱三强?谁是王承书?(师生分角色共读。)

师:谢谢你们。我们知道,此时的王承书已经年近五十,在她原来的研究领域中早已硕果累累。“我愿意”这看似平常的三个字对王承书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指生回答。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师生合作朗读:是啊。这极为平常的三个字,对王承书来说,将意味着——从此放弃自己熟悉而喜爱的专业,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从此放弃一切名利,而不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和掌声;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 同学们,年近五十的王承书面对着从此要放弃自己熟悉而喜爱的专业,她说——“我愿意”! 面对着从此放弃科学家应有的学术待遇和荣誉,她还是说—— “我愿意”! 面对着从此放弃一切名利,她仍然说——“我愿意”!

哪怕是从此不能像其他领域的功臣那样面对鲜花和掌声,她不为动摇的说——“我愿意”! 不管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自己的名字也不会为人所知,她不假思索、坚定地说——“我愿意!”! 师:放弃学术待遇、荣誉,鲜花和掌声等等,用一个词概括其实就是放弃——生接:名利。 师:由此可见,她是个怎样的人?(生:淡泊名利)(板书:淡泊名利) 师:我们读书就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从复杂中读出简单。 我们继续交流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

句2、虽然王承书从没接触过提炼(liàn)浓缩铀技术研究领域,但她决心凭着自己坚实的物理学术功底,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攻克这个难关。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数据,她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取的有用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她瘦弱而刚毅的身影,出现在实验室和工厂,出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有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回到北京,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刚才这几个同学都感受到了王承书工作的艰辛,谁能完整的说说王承书工作的艰辛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预设学生回答:承受来自陌生领域的压力 承受条件设备简陋的困扰 承受枯燥繁重的工作重担 承受与亲人分别的痛苦 ) 用一句话概括,可谓“压力山大”

师:这段话中有一句让我特别感动,你们猜猜是哪一句?生读最后一句。

看来我们有共同的感受。我们以为王承书放弃的只有名利,他要承受的只是工作的艰辛,其实他还要放弃亲情。

想想看,常年守在实验室和工厂,守在大西北戈壁滩的王承书,因为研究工作的需要,好不容易回到北京,他多么想回家陪陪自己的家人,这家人里有年迈的老父老母,这家人里有知冷知热的丈夫,这家人里有心爱的儿子。 ( 出示课件:我是一个科学家……)

给学生一个学习单,动笔写话。再进行交流。最后合成一首小诗,师生共读。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又感受到王承书怎样的精神品质?(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抓住最后一句话,进行深入地揣摩,发挥充分的想象,这就是从简单中读出丰富,这也是读书的方法之一。

师:王承书和她的同事经受身体和精神上的种种考验,最终成功没有呢?我们一起来重温那历史性的一刻吧?

(出示原子弹爆炸成功,国人欢呼的视频。) 师:看完视频,你心情如何?生:激动、自豪。

师:这就对了,为了祖国的发展进步而骄傲自豪,这就是民族自豪感,就是一种朴素的爱国情怀,看来,我们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齐读15、16自然段,让我们的爱国情怀在朗读中喷薄而出吧!(齐读)

师:看到原子弹爆炸,王承书也是热泪满面,透过这泪水,你能感受到王承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根本原因吗? 生:对祖国的热爱。

对祖国无比忠诚和热爱的情感,我们也称之为赤子情怀。(板书) 四、小练笔

就是这份赤子情怀驱使着王承书继续心甘情愿隐姓埋名工作,直到去世,刚好三十年。她这个充满书香气的名字,将永远在共和国的历史画卷上——生:熠熠生辉。

像她一样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一辈子的还大有人在,钱学森、王淦昌、于敏、黄旭华,以及最近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动自己。 (出示钱学森、黄旭华的感动中国视频。)

同学们,直到王承书去世时,还没有现在的感动中国人物这样的讲坛,但王承书的一生足以感动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为王承书拟写一份颁奖词。 选择两个学生的分享。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王承书隐姓埋名的三十年,感受她伟大的一生,你有没有发现,课文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我们还没学,他们是哪几个自然段?(4-11)这几个自然段与这三十年有关吗?他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S版 五年级下册24《隐姓埋名三十年》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体会她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感。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情分析 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课文,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自学了本课的生字词,并课外阅读了与我国原子弹研究有关的背景资料。 3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王承书热爱祖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隐姓埋名三十年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什么词,板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