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一 王好战请以战喻 2
雨衣专享雨衣专享
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文中1、3、4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其次、富贵的择取要符合道义。 最后、对待错误要知错能改。
4、通过评析,从细节安排上体会孟子散文的魅力。 学生讨论后教师点评并总结如下:
《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孟子文章语言生动、结构严谨、善用比喻、气势充沛。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分析体会。
其一,长于论辩: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第一篇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二,长于譬喻:准确运用比喻。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 喻 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 明了 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另外,两个比喻相互照应,前以天上雨 水比 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互关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既为人熟知又让人深感贴切。
我们上学期学习了庄子的《逍遥游》,看过于丹主讲的《庄子何其人》了解了庄子是一个最善讲故事人。当他无米下锅向监河侯借钱时,监河侯对他非常热情,说:“好啊,我马上要去采地收税金,你等着我,一旦把税金全收上来,我一下
雨衣专享雨衣专享
雨衣专享雨衣专享
就借给你三百金。”这个话说得很漂亮,三百金,这是多大的一笔钱啊!,庄子虽“忿然作色,但没大怒反而给监河侯讲起了涸辙之鲋的故事。不愿到楚国做官,不直接回答去留说愿象河中的乌龟一样“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当然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正是透过这些小故事小寓言,我们了解了庄子这个人穿透了名利,看破了生死,追其绝对的自由;知道了《庄子》这部作品特色主要有两点:想象丰富、善用寓言。(运用譬喻的好处: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文章能使文章说理深入浅出且有力度生动形象,吸引人。)
其三, 气势浩然:排比、对偶手法运用。语气逼真,接近口语,生动风趣犀利,正如清代刘大櫆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天下之人牧,示有不嗜杀人者也”。这既概括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提示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更是毫不留情地把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好杀者之列。孟子与梁襄王一番应答之后,梁襄王仍没有反应,孟子见在梁无法施行他的政治主张,便毫不犹豫地由梁到齐。孟子的言词在此文中毫不婉曲,简直是直截了当,这些表现和言语反映到《孟子》中,自然就显得犀利
5、探讨预测人物的必然命运。(主客观因素=性格+社会)
引导学生联系单元提示第一段背景介绍,他的抱负并没实现,晚年退居讲学。 6、孟子的理想虽当时没能实现但对我们当代意义重大,
A、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以德治国,诚信社会)
B、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可持续发展,绿色食品、绿色产业,和谐社会)。 C、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D、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一国两制)
E、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朱镕基总理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三、学生谈体会,范围不限。 四、小结。
雨衣专享雨衣专享
雨衣专享雨衣专享
这节课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有感情朗读,我们把《论语》和《孟子》的比较阅读我们不仅了解了孟子的思想性格,《而且了解了孟子》这部书的特点。首先想告诉大家读书读经典的一种方法——比较阅读。其次,我们的品读过《论语》《孟子》后,我们是不是发现其实这些圣贤们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以前总用崇拜膜拜的目光对他们敬而远之。而当我们真正用心和他们交流时,我们会发现其实他们离我们很近,就像我们邻家的老爷爷一样,当看我们犯错时给予我们谆谆教导(可举例说明读孔子孟子后俩位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暂时让这孔子和孟子这两位长者来开启我们的心智。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这些大师们还在后面等待着给予我们以指引。这些经典已经贯穿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体悟他们给我们的智慧,并用我们的一生去实践它,才能真正读懂经典。 六、布置作业。
1、比较《论语》和《孟子》的区别,然后写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2、预习《王何必曰利》。
板书设计: 孟子
性 格 思 想 魅 力
豪爽直率 仁——仁政 长于论辩 能言善辩 民——民本 长于譬喻 无私无畏 义—— 节义 气势浩然
雨衣专享雨衣专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