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 者:专 业:准考证号:指导老师:论文成绩:日 期:
行政管理
中文提要
城市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城市的和谐发展系于有效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肩负着重要职责。本论文首先介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管理模式、管理法制以及管理人员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管理 行政执法 问题 对策
一、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重要性
根据《旧唐书》的记录:监市践于衙,理市治序,书中的“监市”,实际和今天的城管非常相似,可以看出,城管这个行业出现的历史比较悠久。那么,究竟什么是城管及城管执法呢?我国城管执法部门成立的时间不长,到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对城管执法不甚了解,对城管执法的工作范围更是知之甚少,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对于城管执法中“粗暴执法、野蛮执法”的一系列报道,更是造成了广大市民对城管执法的误解和抵触,为了顺利开展城管执法工作,这些都需要我们对城管执法的含义进行深入了解。所谓城管执法,是指在城市管理领域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我国,城管执法通常被人们称为“城管”,这一简称使得我们很容易把它和“城市管理”的概念混淆。实际上,城市管理与城管执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城市区域内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总和,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的管理等。而城管执法则侧重于执行,在城市管理中处于决策、执行的末端环节。作者所作的该篇论文是指城管执法,而不是“城市管理”。 二、 当前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管执法从建立到现在,学术界对其的讨论就从未停止。每一个事物的存在都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城管执法队伍就在肯定与否定的声音中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其中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其地位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最主要的是在改善城市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作者认为,我国城管执法工作通过这些年的实践,确实取得了一定得成效,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我国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广州近年来的城市面貌亦焕然一新。如2010年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确保民生持续改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广州的城市发展必须走出一条具有广州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的城市管理执法模式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广州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大发展时期,广州的城市形态和产业布局将立足于全市6340平方公里的整体发展,面临重大调整和创新,将逐步进入以城市功能提升为重点的新阶段。但是,现阶段的广州城市管理基本上还是延续了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城市大建设时期的旧的城市管理模式,总体上比较粗放,城市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函待提高。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广州城市管理面临着“硬件”需要继续建设完善的要求,我们的城市管理既要保障大规模建设的顺利推进,更要服务于城市
功能的整体提升。纵观广州市近二十年以来的城管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进行行政执法的工作,己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执法体系,执法范围覆盖了市容环境卫生、市政工程、绿化、水务、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工商行政、城市建设、城市规划、房地产等十项管理中全部或者部分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基本包含了城市管理的 各个方面。
自2005年6月起,广州市正式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开始开展市和区县级层面的城管综合执法工作。目前,广州市共有城管行政执法人员6000余名。广州市范围内的城管综合执法工作既注重打击违法行为,又致力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由于城管执法工作往往涉及到许多街面上程度较轻的违法行为,如果对这些违法行为不及时进行查处的话就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容环境,因此我们的城管执法人员就要对这些违法行为迅速查处,及时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但反过来说,处罚并不是目的,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最终需要的是一个安定、整洁、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近年来一些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如普陀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社区网格化管理、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地巩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成果,提高了综合执法的长效性。当然,广州市城管执法工作也并非完美,作为一支近年来新生的执法队伍,在执法权限、执法程序、执法监督机制,执法理念等等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城管执法部门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我国城管执法从建立到现在,学术界对其的讨论就从未停止。每一个事物的存在都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城管执法队伍就在肯定与否定的声音中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其中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其地位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最主要的是在改善城市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作者认为,我国城管执法工作通过这些年的实践,确实取得了一定得成效,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了原先我国城市管理多头执法和职权交叉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变化迅速,政府还未完成职能转变,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己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大环境,现行的政府职能配置己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的新形势,政府管了大量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而该管的事又没有去管或者没有管好,造成了“七八顶大盖帽管不了一顶破草帽”现象的发生,必须对其重新进行合理的配置。我国的立法工作进展很慢,立法工作过于机械,存在很多问题,“本本主义”思想严重,处理问题比较死板,往往法律法规涉及到的每一个方面,都要分给具体的某一个部门来管理。这样一来,执法队伍越来越多,执法人员
数量大大增加,不仅占用了政府的大量资源,增加政府财政负担,而且执法的效率也很低。还有的在部门内部再设立一些结构,表面上看是为了更好的行政,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例如,北京市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设立的市一级行政执法队伍就有127支,上海市市一级有142支,浙江省的杭州市有207支,苏州市有80支,山东省东营市虽然规模不大,也达到42支。”行政执法机构繁多,行政执法人员队伍庞大,政府财政压力很大;执法人员虽然多,但是他们都是从各自的领域进行执法,对涉及许多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很难做出准确有效的处理,造成同一违法事件许多部门执法现象的发生。这不但没有解决城市管理的难题,反而成了阻碍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给政府的财政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城管执法部门成立以后,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城管执法部门独立的行使综合执法权力,可以对涉及多方面法规的违法违章事件做出处理,克服了原来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弊端。
2、提高了执法的效率,节约了政府的行政成本
由于城管执法是变原来的联合执法为综合执法,独立的行使多部门的行政处罚权,不仅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政府的行政成本,而且与原来的执法效果相比,执法效率大大提高。在城市管理中,采用联合执法方式执法的时候,几乎每个城市都设有若干个执法队伍,可以说执法人员的数量非常庞大,但是,他们往往把整个队伍分成若干个分队,每个执法分队都负责全市的执法工作,工作内容重复,工作量大,导致每一组行政执法队伍的人员都不足,难以完成行政执法任务。另外,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严重,行政执法效率低下,遇事推诱扯皮现象严重,不仅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也给行政相对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原来行政机关的权力与利益挂钩,因此,遇到有经济利益的事大家都抢着管,没有利益的事情,大家都想推,这不仅造成重复处罚,还会引发社会矛盾。城管执法部门成立以后,许多部门的职能交由城管执法部门来行使,比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城市市政公用管理,环境保护,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权。这些职能统一由城管执法部门来行使以后,不仅解决了城市管理领域各个部门联合执法的弊端,而且节约了执法成本,提高了执法效率,克服了机构臃肿,也更好的维护了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 (二)当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1、部分城管执法人员素质较差
部分城管执法人员素质较差,这里指的素质,包括执法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执法业务素质。城管执法集中了多个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权,而且都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