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科院1999生物化学A,B卷
考查点 : 嘌吟环和嘧啶环的碳架结构。 答 案: (2)天冬氨酸
题 目:20.大肠杆菌mRNA上起始密码子上游的SD序列可与某种RNA的3’端配对,然后启动多肽链生成,这种RNA是:()
(l)tRNA (2)SnRNA (3)16s rRNA (4)23s rRNA 考查点 : 翻译起始。
课本内容: 对起始密码子附近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距离起始密码子上游(5’-端)约10bp处有一段富含嘌呤的序列(S-D序列),它与16S rRNA的3’端核苷酸序列形成碱基互补,正是由于S-D序列与16S rRNA的3’端核苷酸序列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核糖体能区别起始信号AUG与编码肽链中的Met密码子AUG,正确地定位于mRNA上起始信号的位置。
答 案: (3)16s rRNA
题 目:ZI.染色质DNA的碱基可被甲基化,DNA甲基化的作用是:() (1)关闭某些基因 (2)活化某些基因
(3)可关闭某些基因,同时又活化另些基因 (4)与基因表达的调节无关 考查点 : 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课本内容: DNA甲基化的作用有:影响DNA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与识别;改变DNA的构象,如形成Z-DNA等。
答 案: (3)可关闭某些基因,同时又活化另些基因
题 目:22.遍在蛋白(ubiquitin)广泛分布于各类细胞,它与蛋白质结合后,造成:() (1)蛋白质更加稳定 (2)蛋白质有效转运 (3)蛋白质迅速降解 (4)蛋白质固定在细胞膜上 考查点 : 遍在蛋白的功能。
课本内容: 真核细胞的胞质基质中,有一复杂机制识别蛋白N端的不稳定氨基酸信号,并准确地将它降解。泛素是其中之一,它是76氨基酸的小分子蛋白,有多种功能。
答 案: (3)蛋白质迅速降解
题 目:23.DNA损伤的光修复作用是一种高度专一的修复方式,它只作用于紫外线引起的:() (1)嘧啶二聚体 (2)嘌呤二聚体 (3)嘧啶-嘌呤二聚体 考查点 : 光修复作用。
课本内容: 可见光激活了细胞内的光裂合酶,使之与嘧啶二聚体结合,并将其分开,恢复为两个单独的嘧啶碱基。
答 案: (1)嘧啶二聚体 相关内容: DNA损伤的修复。
题 目:24.λ噬菌体侵人寄主细胞后,决定它进人裂解循环的基因产物是:() (1)N (2)Q (3)Cro (4)CI 考查点 : λ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课本内容: 由于抗终止蛋白Q的作用,噬菌体的结构基因(A……J)HE RONG4JUN4MEI6JIYIN (S、R、R2)得以表达,后由基因A和NuI等产物将环形DNA在cos位点切断而包装,最后溶菌而释放。
答 案: (2)Q
题 目:25.环状的线粒体DNA进行复制的方法采用:()
(1)多起点双向 (2)滚环 (3)D一环 (4)单起点双向 考查点 : 细胞器复制。 答 案: (3)D一环 相关内容: D一环复制的特点。
三、填空题:12题,共25分。每空格答对给一分。 题 目:1.糖蛋白中糖苷链主要有两类,即()和()
答 案: 与Ser、Thr、Hyl的-OH连接的O-糖苷链和与Asn、Lys、Arg远端氨基连接的N-糖苷链。
题 目:2.氨基酸氨基中的一个H原子可被烃基取代,称为烃基化反应,反应生成()或简称(),此反应可被用来鉴定多肽或蛋白质的()末端氨基酸
答 案: 二硝基苯基氨基酸、DNP氨基酸、N-末端
题 目:3.酶与配基结合实验的SCatchard作图表现为一种罩形曲线,表明酶与配基结合具有() 答 案:
题 目:4.TPCK是通过对()残基的烷化而专一地对()酶进行亲和标记 答 案: 组氨酸、胰凝乳蛋白酶
题 目:5.维生素D原和胆固醇的化学结构中都具有()的结构 答 案: 环戊烷多氢菲
题 目:6.磷酸化酶激酶是一种依赖()的蛋白激酶 答 案: 钙离子
相关内容: 磷酸化酶激酶的胞内底物为磷酸化酶b。 题 目:7.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呼吸控制的定量表达是()
答 案: 测定有ADP存在时氧的利用速度与无ADP存在时氧的利用速度的比值。它是鉴定分离的线粒体完整性的指标。
题 目:8.与G蛋白偶联的质膜受体均有()的结构
答 案: 七螺旋区
题 目:9.线粒体DNA编码的线粒体内膜蛋白质(亚基)有(),(),()等 答 案:
题 目:10.在反密码子与密码子的相互作用中,反密码子IGA可识别的密码子有()。() 和()
考查点 : 核苷酸的方向性及核苷酸配对 答 案: TCA、TCU、TCC 相关内容: I与A、U、C配对
题 目:11.参与DNA损伤切除修复的酶主要有()、()、()和() 答 案: 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外切酶、聚合酶、连接酶。
题 目:12.转录调控因子的结合DNA功能域的结构有锌指,(),(),()等 答 案:螺旋-转角-螺旋、螺旋-环-螺旋、亮氨酸拉链 四、问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题 目:1.一个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显示,其内部不同序列位置存在两个甲硫氨酸残基, 试问: (1)用什么试剂,可把此蛋白质裂解成片段?
(2)如果裂解的片段分子量均在10000以上,且差距较大,可用何种方法分离? (3)用什么简单方法,可以测定这些片段的分子量? (4)如何证明它们都是从一个蛋白质分子裂解下来的片段? (5)如何证明它们在该蛋白质内的排列次序?
考查点 : 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分析。题中的肽段降解得三段肽段。
答 案: ⑴溴化氰(cyanogen bromide)。它只断裂Met残基的羧端肽键。也可以选用糜蛋白酶或嗜热菌蛋白酶,但其专一性不如溴化氰。
⑵可以用沉降速度法、凝胶过滤法、SDS-PAGE等将它们分开。
⑶用沉降速度法、凝胶过滤法加一个分子两标准,就可以测定片段的分子量。
⑷将酶切蛋白肽段与蛋白一起作凝胶电泳,计算肽段的分子量之和。与蛋白的芬字量相等,就可以说明这些肽段就来自于该蛋白质。
⑸分别测定片段、蛋白质的末端残基,经过比较,就可以依次确定肽段的排列顺序。 题 目:2.简述pH对酶反应的影响及其原因? 考查点 : PH对酶活力的影响。
答 案: 大部分酶的活力受其环境PH的影响。在一定PH下,酶反应有最大速度,高于或低于这个PH,反应速度下降。通常称此PH为酶反应的最适PH(optimum PH)。它因底物种类、浓度、缓冲液的成分不同而不同。具体地讲,PH酶活力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过酸、过碱会影响酶蛋白的构象,甚至使酶失活。
②PH改变不剧烈时,酶虽然不变性,但活力受影响。原因是PH影响底物分子、影响酶分子的解离状态及它们的结合状态。
③PH影响分子中另一些基团的解离,它们的离子化状态与酶的专一性及酶分子的乥性中心的构象有关。
题 目:3.试述物质跨膜的被动运送,促使扩散和主动运送的基本特点? 考查点 : 物质的跨膜运输。
答 案: 三种物质的跨膜运输的特点有:
被动运输 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到低浓度的一侧。物质的运输速度既依赖于膜两侧的运输物质的浓度差,又与被运输物质的分子量大小、电荷、在脂双层中的溶解度等有关。
促进扩散 顺浓度梯度扩散,有专一蛋白的结合。有饱和效应,对浓度差、在脂双层中的溶解度等的依赖均不如被动运输那么强烈。
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由膜蛋白参与的耗能过程。特点有:有运输物质的专一性;运输的速度有最大值;运输过程有严格的方向性;被选择性的抑制剂如乌本苷专一抑制;整个运输过程需要提供大量的能量。
题 目:4.举出两种蛋白质序列与其基因序列存在的不对应关系及其可能原因? 考查点 : 蛋白质序列与其基因序列存在的不对应关系。
答 案: 蛋白质序列与其基因序列存在的不对应关系,在如下的一些情况中有所体现: ⑴基因序列内的内元、调节序列等均不编码蛋白序列,不能实现基因序列到蛋白质序列的转化。因而就无序列对等可言。
⑵三联体密码本身的简并性、摇摆性等因素使得基因序列到蛋白质序列的转化不如复制或转录那么精确,序列自然就出现不对等。
⑶无义密码子的存在,为引进稀有氨基酸提供了机会。出现了序列不对等。
⑷三联体密码本身不是绝对通用的,所以基因序列到蛋白质序列的转化会出现序列不对等。 ⑸在翻译过程中,tRNA的反密码子与密码子配对时的不严格的3-3配对,使得序列出现不对等的情况。
题 目:5.用生物技术能实现从鸡蛋中分离人的Y干扰素吗?为什么? 考查点 : 干扰素的概念及其研究。
参考答案: 动物机体内细胞在病毒或其他诱导物作用下所产生的能够抑制病毒增殖的一类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可溶性蛋白质。等电点为6.5左右,对热不敏感,PH为2—11范围内保持稳定,抗原性弱,不能透析,可被蛋白酶破坏。干扰素作用于人和动物细胞后,使这些细胞产生了广谱性的抗病毒增殖、抗肿瘤生长和免疫调剂等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在细胞内诱导产生另一种能够阻断病毒信使RNA转译的抑制性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