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试卷合集)江西省南昌市2018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29份合集)

(语文试卷合集)江西省南昌市2018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29份合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2:15:04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纤(xiān)细 狼籍 锐不可当(dāng) 张皇失措 ..B、挣(zhēng)扎 仄歪 转弯抹角(mǒ) 精疲力竭 ..C、地窖(jiào) 愧怍 黄发垂髫(tiáo) 莫明奇妙 ..D、匍(pú)匐 镂空 惟妙惟肖(xiào) 深不可测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江西那鳞次栉比的群山,那波光粼粼的鄱阳湖,一直在我梦中萦绕,那是我的故乡。 ....B、只要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C、眼前这位姑娘长得低眉顺眼,很是惹人喜欢。 ....

D、农村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河中的水面把仲夏夜的风掀起一圈又圈的涟漪,随之才有月儿的舞动。 B、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

C、正确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努力的程度,有人说学习态度的好坏与努力的多少是成正比的。 D、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深受青少年喜爱的原因是主持人的风格独特造成的。 4、下列句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江西为革命、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突出贡献。 ②我想,百年“红色中国”应该看江西。[Com]

③因为,憨厚的江西老表大气磅礴地演绎了属于江西、属于中国的最为激情澎湃、最为血气方刚的历史。 ④有人说,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 ⑤江西是红土地,这是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土地。

A、④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①② C、①④⑤②③ D、①②⑤③④ 5、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

A、能吃不到这样新鲜的东西么? B、肯定吃不到这样新鲜的东西。 C、应该吃不到这样新鲜的东西。 D、能否吃到这样新鲜的东西?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4分)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治所在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治所在今贵州正安西北),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时值凉风乍起,景物萧疏,怅望云天,心意如何?

B、次句直言自己心境,“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C、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 D、“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 )(2分)

A、颈联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B、“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这一联不是想象,因为诗人对屈原万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 C、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地表达出来,感情的潮水千回百转,萦绕心际。

D、吟诵全诗,如展读友人书信,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感情,反复咏叹,低回婉转,沉郁深微,实为古代抒情名作。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2题。(12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 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殆:大概。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 (2)上下一白( ) ..(3)濯足于惠因涧(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 ..

9.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 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11.甲乙两文中,“ ”“ ”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 ”“ ”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黄鹤一去不复返, 。 (2) ,家书抵万金。 (3)荡胸生曾云, 。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5)周敦颐《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句子是 , 。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5分)

一支金色的钢笔

肖义

①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言:“请用钢笔写字!”

②她没有一次照做,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我布置的作业。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强。

③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于是,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便有了这样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她。 ④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神情狠狈,像春花躲着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隔一个夏季。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种老师该有的威严。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戚的洪流。

⑤下午放学后的校园,多了几分静谧与冷清。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廓上散步,猜想到底该如何化解她心中的惊恐与不安。

⑥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在喃喃地说些什么。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十分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施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⑦我心怀期待地看着他们在空旷的教室里窃窃私语。真怕他们的嬉笑里,有我的名字。正当我准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⑧她满目感激地收起手中的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搁到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临行前,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⑨夕阳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窗帘缝隙,丝丝缕缕地照射在他们脸上。在那一场充满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介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第二天,在宽大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本。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⑩市里举行长跑比赛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报了名。接着,他毫无悬念成了代表学校参赛的选手。

?5000米的距离,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苦的耐力战。他在人群中穿梭、奔跑,坚持不懈。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并鼓掌欢呼。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依然冲劲十足。

?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愣愣地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人群中一片哗然。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

?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毫无疑问,他受到了严厉的批评。要知道,他代表的是整个学校,而不仅仅是他个人。他的无人理解的行为,已然辜负了所有随行老师的希望。 ?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关注的目光。

?“你明明能跑第一,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关乎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他则顷刻间泪流满面。

?“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钢笔!我……我只要钢笔。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地悲鸣,诉尽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

?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我见过,那是一支精致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我内心充满了愧疚。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3、请结合文本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的情感脉络,在①②③④处填上生意人内容。(4分) 开端 ① “她”不改,“我”批评“她”,“她”躲“我”。“小男孩”帮“她”,“她”发展 借钢笔写字。 高潮 ② 结局 校门口喜报栏上,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 欢呼、怒吼、渺小、狼狈 ④ 悲戚、真怕、逃离(后悔) 故事情节 ③ “我”的情感 14、小说题为“一支恸器的金色钢笔”,请问“钢笔”在小说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你认为“金色”有哪几层含义?(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纤(xiān)细 狼籍 锐不可当(dāng) 张皇失措 ..B、挣(zhēng)扎 仄歪 转弯抹角(mǒ) 精疲力竭 ..C、地窖(jiào) 愧怍 黄发垂髫(tiáo) 莫明奇妙 ..D、匍(pú)匐 镂空 惟妙惟肖(xiào) 深不可测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江西那鳞次栉比的群山,那波光粼粼的鄱阳湖,一直在我梦中萦绕,那是我的故乡。 ....B、只要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C、眼前这位姑娘长得低眉顺眼,很是惹人喜欢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