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溶液单元测试卷
第6章 溶解现象 单元自测(A)
班级 学号 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溶解,能形成溶液的是 ( ) A.咖啡 B.白糖 C.麦片 D.香油
2.20℃时,向40g食盐饱和溶液中再加入5g食盐,则在20℃时,该食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A.增大 B.不变 C.减少 D.无法确定 3.下列工农业生产中的几个事例中,与乳化现象无关的是 ( ) A.金属表面油污的清洗 B.化妆品的配制 C.石油的开采 D.硫酸铜溶液的配制
4.人们在高山上煮鸡蛋时,常在水中加一些食盐以使鸡蛋快些煮熟,这是由于固体溶于水,往往使溶液 ( ) A.密度变大 B.凝固点下降 C.沸点升高 D.沸点降低 5.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生石灰
6.将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温度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7.现有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100g,在下列情况下能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
A.恒温蒸发掉20g水 B.恒温加入少量的硝酸钾 C.降温到10℃ D.升温到25℃
8.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9.有100g10%的KNO3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20%,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增加10gKNO3固体 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减少一半溶剂 D.蒸发掉的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 10.t℃时,向一支盛有0.l克熟石灰的试管内加人 10ml水,充分振荡,静置,试管底部
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0.1克 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12.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6 mL(见
下图)。则使用多少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了6 mL用量的糖浆 ( )
A.3 mL B.6mL C.9mL D.12mL 1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降低温度可以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t℃的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D.t℃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甲>乙>丙
14.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一定量NaCl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晶体,搅拌后完全溶解,
则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化为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5.在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120g水后,溶液中溶质质
量分数降低一半,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 )
A.14.4g B.28.8g C.120g D.240g
16.20℃时将某KN03溶液129g恒温蒸发水分,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第二
次蒸发10g水,又析出3g晶体;第三次蒸发l0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 ( ) A.=3g B.>3g C.≤3g D.≥3g
17.10℃时,50g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10g,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20g,则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是 ( )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比较
18.甲醇的化学式是CH3OH ,某甲醇的水溶液中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与水所含的氢原子
数相等,则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 A. 52.9% B. 64% C. 47.1% D. 50% 二、填空题
1.将少量的①粉笔灰、②煤油、③食盐晶体、④硫酸铜晶体、⑤高锰酸钾晶体分别放
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填编号,下同) ,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能形成蓝色溶液的是 ,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 。
2.小刚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物质在温度为t2℃时的溶解度是 ;
温度为t1℃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 “不相等”或“不能比较”);
(2)固体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要将他们加以分离,可以采用的
方法是 ;
(3)使A的不饱和溶液(已接近饱和)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
措施是① ; ② ; ③ 。 ⑷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据此我认为右图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3.从括号中选取适当的词语,填在下列横线上(蒸发、分解、溶解、过滤、结晶) (1)将蔗糖放入水中搅拌,蔗糖固体会 。
(2)将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锰分离出来用 方法。 (3)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用 方法。
(4)将热的硫酸铜溶液静置并慢慢降温,得到硫酸铜晶体的过程是 过程。 4.用“>” “<” “=”填空
(1)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 100ml (2)5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3)20℃时40g氯化钠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 140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4)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则20℃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1.6%。
5.在80g质量分数为15%硝酸钠溶液里加入20g水或再溶解20g硝酸钠,则两种溶液
中溶质质量
分数分别为 和 。
6.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右图反映了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右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是 。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右图中 区域 (选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
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 。
(3)生产上要配制5000g10%的盐酸来清洗钢材,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g/cm)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三、实验题
1.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上具有很大用途。
⑴若中和反应需要60g 10%的NaOH溶液,现提供50g 20%的NaOH溶液、40g 5%的NaOH溶液以及足够的NaOH固体和水,请选用以上提供的药品设计两种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所需的各种药品用量)填入下表中。
3
序 号 举例 方案1 方案2 配制方案 6g NaOH固体 和54g水 (2)下图是某学生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0 g10%NaOH溶液的部分操作过程,该同学在称量氢氧化钠时,先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然后把药品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①a操作中的错误是 。
②下列操作中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填字母)。
A.a操作中砝码和氢氧化钠放错盘 B.b中烧杯用水洗涤后未干燥就使用
C.c操作中平视量筒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0 mL D.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