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镇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线上测试化学试题

镇江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线上测试化学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8:31:49

雾:小液滴

10.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 该变化体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通过分析可知,甲物质是NH3,乙物质是CO2,丙物质是CO(NH2)2,丁物质是H2O。方程式为:

2NH3+CO2一定条件CO(NH2)2+H2O。

【详解】A、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通过分析可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A错误;

B、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通过分析可知,该反应生成物的丙物质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丁物质属于氧化物。B错误;

C、通过分析可知,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甲、乙分子的个数比为2:1。C错误; D、有机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氨气、二氧化碳属于无机物,生成物的丙物质属于有机物。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D正确。 故选D。

11.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稀硫酸有酸性,可用于除铁锈

B. 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焙制糕点 D. 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硫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因此可以用于除铁锈。A正确;

B、氢氧化钠属于碱,具有强腐蚀性,所以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应该使用碱性较弱的氢氧化钙进行改良。B错误;

C、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分解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用于烘焙糕点,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让糕点更为蓬松。C正确;

D、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游泳池水消毒。D正确。 故选B。

12.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烧碱变质:NaOH+CO2=Na2CO3+H2O

B. 酸雨形成:H2O+CO2=H2CO3

C. 湿法炼铜:2Fe+3Cu(NO3)2=2Fe(NO3)3+3Cu

D.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CO2↑+H2O 【答案】D 【解析】

【详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易变质,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A错误;

B、造成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碳无关。二氧化碳属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B错误; C、古代湿法炼铜指的是铁和铜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单质,方程式如:Fe+CuSO4=FeSO4+Cu。C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名,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使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其原理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D正确。 故选D。

13.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Ca (OH)2→NaOH C. CuO→CuCl2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钙和碳酸钠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可以实现一步转化。A正确;

B、氯化银是一种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沉淀物,无法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B错误;

C、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可以实现一步转化。C正确;

D、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可以实现一步转化。D正确。 故选B。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A. A 【答案】A 【解析】

【详解】A、除去碳酸钙粉末混有的氯化钙粉末,若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会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从而导致原物质被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A错误;

B、二氧化硫能使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二氧化碳不能。根据现象不同,可以进行鉴别。B正确; C、向混有少量铁粉的碳粉中加入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而碳粉不和硫酸反应。

B. B

C. C

D. D

物质 CaCO3(CaCl2)粉末 SO2 和 CO2 C(Fe)粉末 NaCl、FeCl3 的混合溶液 目的 除杂 鉴别 检验 分离 主要实验操作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将气体通入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象 取样,滴入适量稀硫酸 溶解、加过量 NaOH 溶液、过滤、洗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B. AgCl→AgNO3 D. H2SO4→FeSO4

可以检验铁粉和碳粉。C正确;

D、向氯化钠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经过过滤后得到氢氧化铁沉淀,与溶液分离。随后将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铁固体。随后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形成氯化铁溶液。向滤液中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可以中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形成对应的氯化钠溶液,从而实现分离的效果。D正确。 故选A。

15.取 Mg 和 MgO 的固体混合物 6.4g,加入 100.0g 稀硫酸使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106.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成氢气 0.2g C. 反应共消耗硫酸 19.6 g 6.0%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所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6.4g+100g-106.2g=0.2g。

镁和稀硫酸反应为:Mg+H2SO4=MgSO4+H2↑,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为:MgO+H2SO4=MgSO4+H2O。 则生成的0.2g氢气均为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的,则设反应的镁的质量为x,和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生成的硫酸镁的质量为z。

B. 该混合物中含镁元素质量 4.8g D.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Mg+H2SO4=MgSO4+H2?24981202xyz0.2g

24981202===xyz0.2g解得x=2.4g,y=9.8g,z=12g。

则镁的质量为2.4g,则氧化镁的质量为:6.4g-2.4g=4g。

则设与4g氧化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m,生成的硫酸镁的质量为n。

MgO+H2SO4=MgSO4+H2O4098120n

4gm4098120==4gmn解得m=9.8g,n=12g。

【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0.2g。A正确;

B、通过分析可知,该混合物中,镁的质量为2.4g,氧化镁的质量为4g,则镁元素的质量为:2.4g+4g×

24×100%=4.8g。B正确; 40C、通过分析可知,镁消耗硫酸的质量为9.8g,氧化镁消耗的硫酸的质量为9.8g,则样品反应共消耗了19.6g硫酸。C正确;

D、通过分析可知,反应后的溶液是硫酸镁溶液,则硫酸镁的质量为:12g+12g=24g,溶液的质量为106.2g。则反应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4g×100%≈22.6%。D错误。

106.2g故选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二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若有二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给 1 分)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 青铜、不锈钢都是常见

合金

C.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 纤维素、葡萄糖都属于糖类 【答案】A 【解析】

氧化碳等。A错误;

【详解】A、有机物的定义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不是含有碳元素就属于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B、青铜是铜、锡合金,不锈钢是铁、碳合金,都属于常见的合金。B正确;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三大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正确; D、葡萄糖属于单糖,纤维素属于多聚糖。单糖、多聚糖都属于糖类物质。D正确。 故选A。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该溶液不一定显酸性 【答案】CD 【解析】

D. 施用铵态氮肥时,要避免与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详解】A、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可能是金属、碳酸盐类物质、碳酸氢盐类物质。A错误; B、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都生成了盐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B错误;

C、某溶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则该溶液不显碱性,可能是酸性或中性。C正确;

D、施用铵态氮肥时,要注意避免和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因为碱性物质中的氢氧根离子和铵态氮肥的铵根离子会反应生成氨气,从而使氮元素减少,降低肥效。D正确。 故选CD。

18.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 B 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 A 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雾:小液滴 10.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 该变化体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通过分析可知,甲物质是NH3,乙物质是CO2,丙物质是CO(NH2)2,丁物质是H2O。方程式为:2NH3+CO2一定条件CO(NH2)2+H2O。 【详解】A、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通过分析可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A错误; B、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通过分析可知,该反应生成物的丙物质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丁物质属于氧化物。B错误; C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