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倾角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 图文

大倾角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5:35:59

组下部至山西组顶部地层之中,其侵入层位、深度、侵入体的层数、厚度均有较大变化。对3、16、17煤层的煤厚、煤质均有不同程度影响。8勘探线以北大面积的3煤层及F7断层以东16、17煤层局部被吞蚀。

根据三维地震勘探和实际揭露资料,井田内共发现陷落柱13个(均不导水)。最大的陷落柱X1在工业广场西南侧,F8断层穿过该陷落柱,剖面上呈近似锥形,在3煤处表现为一长轴250m,短轴170m的椭圆,上部塌至新生界底向上80m左右,下部直到奥灰。该陷落柱南部陷落幅度较大,内部支离破碎,北部陷落幅度较小,内部地层相对完整。

(三)水文地质情况

葛亭煤矿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西北部,西、北界均为奥灰隐伏露头,奥灰属Ⅱ级中等富水区,是煤系各主要含水层的补给水源,为本矿井的补给边界,东界人为边界距唐阳断层1~2km;南部以F11断层与运河煤矿为界,断层落差大于120m,南升北降,矿井内各主要含水层与对盘奥灰对口接触,因而也有可能成为本矿井补给水源。

井田共有六个主要含水层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砂层、3煤顶底板砂岩、三灰、岩浆岩、十下灰和奥灰。

1、第四系砂层:第四系分上、中、下三组,上、中组均为强富水含水层,下组为粘土隔水层(S8-1和1301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25.64m,q=0.000878~0.01319L/s.m,k=0.03125~

5

0.7229m/d,富水性极弱),有效阻止了上、中组砂层水的下渗补给。

2、3煤顶底板砂岩:顶板砂岩厚3.40~39.85m,平均18.32m;底板砂岩厚4.70~21.10m,平均11.75m。顶、底板均以细砂岩为主,为弱富水含水层(S7-5和S8-1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32.69m,q=0.003068~0.00608L/s.m,k=0.00159~0.0174m/d),通过130和230采区的实际揭露,3煤顶底板砂岩基本不富水。

3、三灰:厚3.80~7.35m,平均5.28m,为弱富水含水层(N7-5和S8-2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32.65m,q=0.000209~0.003131L/s.m,k=0.004026~0.07993m/d),随深度增加富水性减弱。三灰水量以静储量为主,易于疏干。

4、岩浆岩:井田东北部有较大规模的岩浆岩侵入,单层厚度0.40~231.37m,平均107.80m。漏水孔率50%,为富水不均匀的强富水含水层(N9-7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标高+33.00m,q= 2.0513L/s.m,k=1.432m/d,属强富水含水层;-500m大巷实际揭露不富水,5302轨道顺槽施工26m时巷道左帮出水,水量20m/h)。

5、十下灰:厚3.45~8.80m,平均5.35m,富水性不均一,为弱~强富水含水层(水位标高+31.77~+33.77m,q=0.002332~0.9664L/s.m,k=0.8301~17.5952m/d),随埋深增加富水性减弱,是16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6、奥灰:是开采3、16、17煤层的间接充水含水层,漏水孔率32.3%,充水空间发育。单位涌水量为0.006018~0.622L/s.m,

6

3

水位标高为31.59~34.98m,富水性中等。

3煤矿井充水因素有三个:3煤顶底板砂岩、三灰和岩浆岩水。开采实践证明,3煤顶底板砂岩水和三灰水,水量以静储量为主,易于疏干,不会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F2断层以东、F7断层以西、岩浆岩侵入范围内,由于岩浆岩富水性强,再加上有的断层使3煤层与奥灰、十下灰间距缩小或对口接触,矿井充水因素增多,水文地质条件将会复杂。因此,本矿井采3煤时的水文地质条件属于裂隙类简单~中等型。

目前矿井正常涌水量442.4m/h,矿井最大涌水量479.8m/h。 (四)影响开采的其他因素 1、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

3煤层直接顶板为粉砂岩,厚度2.04m,次为泥岩,平均厚2.54m,为较稳定顶板;老顶为中砂岩,厚17m;底板以泥岩为主,厚1.45m,次为粉砂岩和细砂岩,属不稳定~较稳定底板。

2、瓦斯

3煤层瓦斯相对涌出量1.791m/t,属低瓦斯矿井。 3、煤尘爆炸性及自然发火倾向性

3煤层爆炸指数40.87%,3煤层自燃发火等级为Ⅲ级,3煤层最短发火期31天。

4、地温及地应力

工作面位于地温正常区,平均地温梯度1.49°C/100m;由于工作面位于大断层附近,裂隙发育,岩层破碎,原始构造应力已有

7

33

3

所释放,应力以大地静力场型为主,即主要来自上覆地层的重力。

三、矿井生产建设情况

1、矿井于1999年2月6日正式开工建设,主、副井筒于1999年11月24日贯通。2001年1月10日正式移交生产管理,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服务年限51.1年,当年生产原煤106万t。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120万t/a。主要可采煤层3、16、17,平均总厚8.50m;其中3煤层,平均厚度6.35m,倾角平均15°,最大倾角53°,属较稳定煤层。截止到2009年底矿井累计生产原煤1200余万吨。现生产工作面为330采区的3301工作面。2010年4月-6月矿井回采的2313工作面最大倾角达到49°,并实现了安全生产。

2、矿井开拓布臵。矿井采用了立井开拓,水平大巷、采区上、下山开拓布臵方式。第一水平为-386m水平,从井底车场开拓了-386m水平的东、西翼大巷。第二水平-500m水平,从-386m水平东翼轨道大巷通过主、副暗斜井延深至-500m,在-500m水平布臵了-500m水平大巷。从各水平大巷掘进采区车场和上下山布臵了各采区。

3、通风方式。矿井采用立井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副井进风,主井回风。

四、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开采技术研究

(一)2313工作面情况 1、工作面布臵。

2313外下工作面是230采区西翼下山第四个回采工作面,工作

8

搜索更多关于: 大倾角综放开采技术研究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组下部至山西组顶部地层之中,其侵入层位、深度、侵入体的层数、厚度均有较大变化。对3、16、17煤层的煤厚、煤质均有不同程度影响。8勘探线以北大面积的3煤层及F7断层以东16、17煤层局部被吞蚀。 根据三维地震勘探和实际揭露资料,井田内共发现陷落柱13个(均不导水)。最大的陷落柱X1在工业广场西南侧,F8断层穿过该陷落柱,剖面上呈近似锥形,在3煤处表现为一长轴250m,短轴170m的椭圆,上部塌至新生界底向上80m左右,下部直到奥灰。该陷落柱南部陷落幅度较大,内部支离破碎,北部陷落幅度较小,内部地层相对完整。 (三)水文地质情况 葛亭煤矿位于区域水文地质单元的西北部,西、北界均为奥灰隐伏露头,奥灰属Ⅱ级中等富水区,是煤系各主要含水层的补给水源,为本矿井的补给边界,东界人为边界距唐阳断层1~2km;南部以F11断层与运河煤矿为界,断层落差大于12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