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网络试题库含答案
2.92 NT内置的IIS2.0提供一个完整的资源丰富的,易于使用的WEB解决方案,它包括()、()
以及()等。
2.93 网络互联的目的是实现更广泛的()。
2.94 目前用于网络互连的设备主要有()、()、()、()等。
2.95 中继器是运行在OSI模型的()层上的。它扩展了网络传输的(),是最简单的网络互连产
品。
2.96 网桥也称桥接器,它是()层上局域网之间的互连设备。网桥同中继器不同,网桥处理的
是一个完整的(),并使用和计算机相同的()设备。
2.97 IP地址是INTERNET中识别主机的唯一标识。为了便于记忆,在INTERNET中报IP地址
分成()组,每组()位,组与组之间用()分隔开。 2.98 IP地址分()和()两个部分。
2.99 互连网中,域名是对IP地址的命名,它采用()结构,通常最高域名为()。如CN代表
();次高域名常用于标识行业,如COM代表(),EDU代表()。
2.100 IP地址协议作网间网中()层协议,提供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IP数据报也分为()
和()两个部分。
2.101 Internet网所采用的协议是(),其前身是()。 2.102 Internet的管理分为()和()两大部分。 2.103 Internet的应用分为两大类,即()、()。 2.104 Internet广泛使用的电子邮件传送协议是()。 2.105 应用层是向网络的使用者提供一个有效和方便的()。 2.106 电子邮件的传递都是要通过()来完成的。
2.107 局域网使用的三种典型拓朴结构是( )、()和()。 2.108 一般的BBS站点都提供两种浏览方式: 和 2.109 网络协议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 语义、语法、时序
2.110 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为_______和_______,其中,前者是同一时间同时传送多路
信号,而后者是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2.111 在数据链路层,数据的传送单位是()。
2.112 Internet 中使用得最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 )协议和( )协议 2.113 定义TCP/IP 标准的文档被称为( )。 2.114 ( )是一个简单的远程终端协议。
2.115 根据IP头部的结构,一个IP分组(包括头部)最大可以有 字节。 2.116 ICMP通常被认为是 层的协议。
2.117 在OSI环境中发送方的应用进程依次从应用层逐层传至物理层,其中传输层的数据传输
单元称为 ,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单元称为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称为 ,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元称为 。
2.118 数据链路层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被分成了两个子层:________子层与________子层。 2.119 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三种有线通信介质是___ ___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__。
2.120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___和通信子网构成的。 2.121 WWW采用的是___的工作模式。
2.122 一个IP数据报由一个头部和___部分构成。
2.123 信号一般有 和 两种表示方式。其中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而 是一种连
续变化的信号。
2.124 在同一个系统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称之为接口,而低层模块向高层提供功
能性的支持称之为服务。
2.125 信道复用技术主要有(或问四种方式)频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 、波分多路复用 和
码分多路复用四类。
2.126 电子邮件相关协议主要有 、 、 三种。
2.127 在TCP/IP层次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中包括的协议主要有 、 、 及 。 2.128 计算机网络采用 交换技术,而传统电话网络则采用 换技术。 2.129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的交换按交换方式来分类,可以分为 三种。 2.130 802.3以太网最小传送的帧长度为 个8位bit。
2.131 Outlook等常用电子邮件软件接收邮件使用的协议是( ),发送邮件时使用的协议是( )。
3 判断题
3.1 网络域名地址便于记忆,通俗易懂,可以采用英文也可以用中文名称命名。 3.2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路由协议。()
3.3 传输控制协议(TCP)属于传输层协议,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属于网络层协议。() 3.4 网络中机器的标准名称包括域名和主机名,采取多段表示方法,各段间用圆点分开。 () 3.5 网络域名地址一般都通俗易懂,大多采用英文名称的缩写来命名。()
3.6 ISO划分网络层次的基本原则是:不同节点具有不同的层次,不同节点的相同层次有相同
的功能。 ()
3.7 目前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3.8 在TCP/IP 体系中,ARP 属于网络层协议。()
3.9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的协议)是一种在同步或异步线路上对数据包进行
封装的数据链路协议,早期的家庭拨号上网主要采用SLIP 协议,而现在更多的是用PPP 协议。()
3.10 IP层是TCP/IP实现网络互连的关键,但IP层不提供可靠性保障,所以TCP/IP网络中没
有可靠性机制。()
3.11 TCP/IP可以用于同一主机上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 3.12 ICMP协议是IP协议的一部分。()
3.13 波分多路复用WDM就相当于TDM在光纤介质上的应用。()
3.14 在因特网的层次体系结构中,网络层的作用是在收发双方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之间传输数据。
()
3.15 通过引入CRC校验以及确认和重传机制,使得网络可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3.16 由于TCP为用户提供的是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因此该协议对于一些实时应用,如IP
电话、视频会议等比较适合。()
3.17 因特网路由器在选路时不仅要考虑目的站IP地址,而且还要考虑目的站的物理地址。() 3.18 OSPF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的内部网关协议。
3.19 ARP的请求和应答报文都是一对一的,这样可以进行正确解析。 3.20 可以根据网卡的MAC地址判断安装该网卡的主机所在的网络位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