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十七章区域经济发展学案

地理一轮复习第4部分第十七章区域经济发展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3:03:07

第十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讲?

??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 方法与途径。

[区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对区域农业来说,自然条件是制约因素,首先应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适合该区域发展的农业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区域有一个宏观认识。

1.范围

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条件 (1)气候:

(2)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区域发展现如何] 1.主要农业生产区域

1

(1)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A松嫩平原、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和水稻等作物。

(2)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东北红牛。

2.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

①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②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突出特点: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存在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2.农业发展遵循的原则

(1)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2)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农业的发展方向 (1)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2)西部草原区: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3)山区: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产品配套加工业。

2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向实践]

[理在书中]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 1.自然条件 气候 条件 特征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影响 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地丰富的森林为我地形 条件 平原、山地、高原相对完整 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面积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土壤 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东北地区粮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 [以“案例”为依据——探规寻律·走

[题在书外]

(2014·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

3

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如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审题指导] 1.审设问

第(1)题,“环境质量优良”→主要从三江平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其质优的原因。

第(2)题,“气候”→与实际生活结合,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分析,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降水少,病虫害少。

第(3)题,“化肥施用量较少”→主要从土壤肥沃、肥力高,科技发达,精准施肥等方面分析。

第(4)题,“中国绿色米都”→从无污染或少污染,产量高、商品率高等方面分析。 2.审材料

“于1957年开始垦荒”→开发历史较晚,开发的历史短。

“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说明建三江地广人稀,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轻。

“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自然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水源、土壤具备质量优势。

“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科学种植,精准施肥,发展生态农业。

3.审图表

从图上可以看出,建三江位于48°N附近,纬度较高,气温低。

[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 方法与途径。 [区域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对区域农业来说,自然条件是制约因素,首先应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适合该区域发展的农业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区域有一个宏观认识。 1.范围 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自然条件 (1)气候: (2)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3)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