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树说课稿
(1)加强了对体积概念的认识。
(2)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介绍了容积概念后,还介绍了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在练习中适当增加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等等。这些新的变化使以往知识容量大且比较抽象的这一单元,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开放的教学空间。 (二)本单元的编写体例
根据课标精神和编写意图本册教材采用单元情景图引入,把整个单元分为三个小节,每个小节有若干课例,课例有情境图,情景问题,例题解疑,并且附有多种练习,包括随堂练习、小结练习、单元练习、整理复习等。
本单元利用单元主题图中的建筑物、生活用品形状的观察,从实物直接抽象出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学生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表面积、体积、容积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因此,在教学中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各种练习题,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 实现结合生活情境由浅入深,巩固深化的学习过程。 (三)全册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为七个单元。图形变换、因数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统计和数学广角。
(四)本单元知识结构
这一单元的知识链条: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简单的立体图形,已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前面几册教材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有知识的迁移,会算六个面的面积。体积概念的理解,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学生学习几何体体积的开始,对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为六年级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做好铺垫,将圆柱简拼成近似长方体,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即是圆柱的体积。从而变难为易,化繁为简,在迁移与转换中学习新知,唤起学生的兴趣。 (五)单元内容编排
整理复习和刷墙壁
(三)说建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粉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表面积 面积 表面积计算 体积和体积单位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计算公式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容积和容积单位 议
(1)教学建议:
1、 加强实践操作。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展开的6个面,弄清6个面的位置关系和面积大小。教学体积的计算时也让学生动手拼摆正方体木块。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顺利解决了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2、 加强图形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让学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在这基础上指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教学体积单位时,注意与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对比。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以后,注意与容积的计算对比。例如:学习了体积与容积之后,有些同学误认为容积就是体积,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就此进行对比,容积和体积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它们的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用体积公式计算),但他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有三:(1)意义不同,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即内部体积)。(2)度量方法不同,计算体积从物体的外边去测量,计算容积所需要的数据,要从容器的里边去测量。(3)计量单位不一样,物体的体积,用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容积单位一般用升,毫升,但计算较大物体的容积时,也用立方米,升和毫升只限于计量液体,通过联系和对比, 使学生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又突破了本单元的难点。
3、 重视联系实际。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中,适当增加了联系实际题目。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时,出现一些实际中常遇到的情况,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实际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加强几何初步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几何初
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自主探究,建构新知。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培养空间观念,建构新知。
空间观念的培养应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对长方体实物或模型进行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和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对长方体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在体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感受到物体占空间,不同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从而深刻地理解体积的含义。通过用小正方体来摆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来观察、猜测、归纳、推理出长方体的计算公式。 5、例题和练习题有机整合。
(2)评价建议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长方体的 特征、表面积和体积,都经历了这样的探究过程。能进行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问题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形成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的多种评价。建立成长记录、课后访谈、课堂观察、测验作业。两个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
结性评价相结合。
以上是我对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粗浅的 认识,有不足和遗漏的地方,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正, 今天我的课就说到这里。
谢谢大家
刘岩 2013-3-2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