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之表达技巧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角度】 ①明确技巧:虚写。
②阐释运用:标题“将赴北庭”的“将”表示作者未到;“闻说”,表示下文写北庭的景色都是听别人说的,属于想象。
③指明效果: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接到“勤王”命令后的急切心情。
【答案整合】 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3.(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角度】
①明确技巧:诗的尾联写景,手法应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②阐释运用:“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诗人想象自己将来在桐江上烟雨垂钓的景象,借此来表达自己隐逸的愿望。
③指明效果:尾联既照应题目“秋兴”,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答案整合】 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4.(2016·全国Ⅰ卷)
金陵望汉江 李白
①
②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角度】 ①确认手法:用典。
②具体分析:“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在诗后面的注释中解释了其含意: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国家一统,众流安定,国无巨寇,正应众生安居乐业。
③指明效果:作者自比任公子,感慨在太平盛世没有施展才干的机会,流露出一丝失落之情。
【答案整合】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角度】 ①明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
②析运用: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乘船去往天台山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这是一首五律,开篇就提出“望”字,以下内容都是望中所见;结尾“坐看”正好与“望”照应,因此首尾呼应。
【答案整合】 首联开篇就点出“望”字,紧扣诗题,且表现了诗人急于到达目的地的急切心情,是全篇的精神之所在,因此说是开门见山。尾联写诗人坐在船上看见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璀璨美丽,于是想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坐看”照应“望”字和次句中的“遥”字,“霞色晓”与诗题中的“晓”相呼应,表明是在一个早晨,这些所表达的都是诗人急切的心情。因此说,全诗开门见山,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