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作者:莫童惠
来源:《报刊荟萃(上)》2017年第11期
摘 要:《小王子》自问世至今深受人们喜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其寓意深刻,富有哲理,故事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在中国,也有诸多译本。目的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全意为儿童读者服务,以儿童的视角为基准,进行翻译活动。本文作者选取《小王子》两个中译本为例,从目的论的三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对两汉译本之间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目的论;《小王子》;儿童翻译 一、目的论
汉斯·弗米尔是德国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教授,以翻译与语言研究为主,发表关于翻译的著作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89年发表的《翻译行动中的目的与任务》。从目的论来看,所要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目的法则”,也就是怎么翻译取决于你的翻译目的,即结果决定方法。第二是“连贯性法则”,也就是指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够在特定的语境内理解翻译。第三是“忠实性法则”,也就是指译文必须要忠实于原文。 二、从目的论角度对比分析《小王子》的两个汉译本
《小王子》是一部经典的具有研究价值的童话。译者如果能在翻译中,考虑到儿童的发展特点与该阶段的语言特点,保持原味,这样译文也能体现翻译的艺术性。本文选取了分别由李继宏和林珍妮翻译的《小王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李继宏的译本更适合儿童阅读。 1.目的原则在两个译本中的体现
在弗米尔看来,翻译是一种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是有其目的的,“决定翻译过程的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译本的预期目的对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策略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诺德所言,“结果决定方法的使用”。而在翻译过程中,要达到的目的包括这三种,就是“译者的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例1原文:But if the sheep eats the flower,
in one moment all his stars will be darkened...And you think that is not important!
李译:但如果绵羊把花吃掉了,对他来说就等于所有的星星突然熄灭了!这也根本不重要了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