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鼠标上盖的注塑模具设计 - 图文
较大,成型前应进行充分的干燥。
注射过程。塑件在注射机料筒内经过加热、塑化达到流动状态后,由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成型,其过程可分为充模、压实、保压、倒流和冷却五个阶段。
塑件的后处理。处理的介质为空气和水,处理温度为60~70℃,处理时间为16~20s。
(2)注塑工艺参数 注塑机:柱塞式
料筒温度(℃):后段150~170; 中段165~180; 前段180~200。 喷嘴温度(℃):170~180。 模具温度(℃):60~80。 注射压力(MPa):70~90。
成型时间(S):14.4(注射时间取0.7,冷却时间5.7,辅助时间 2.2.4 Magic Mouse上盖外壳建立模型
选择【文件】→【新建】命令,在【新建】对话框中选择【零件】类型,建立Magic mouse的文件。利用solidworks工具中的图片草图功能和SurfaceWorks 曲面辅助工具进行Magic mouse上盖外壳曲面造型。
图2.2前视图 图2.3 上视图
图2.4左视图 图2.5下试图
5
图2.6等轴测1 图2.7等轴测2 2.3 分型面的选择
分型面是指分开模具取出塑料件和浇注系统凝料的可分离的接触表面,它的选择是塑件能否完好成型的先决条件[2]。
(1)分型面设计的原则
符合塑件脱模的基本要求,分型面位臵应设在塑件脱模方向最大的投影边缘部位。
分型面应尽量不破坏塑件光滑的外表面。
确保塑件留在动模一侧,利于推出且推杆痕迹不显露于外观面。 确保塑件质量。
尽量避免形成侧孔、侧凹,力求模具结构简单。
满足模具的锁紧要求;分型面是曲面时,应加斜面锁紧。 合理安排浇注系统,特别是浇口位臵。 有利于模具加工。
(2)分型面位臵的确定通过对塑件的结构形式的分析,分型面应选在塑件截面积最大且利于开模取出塑件的曲面上,即其最大轮廓处,位臵如图2.8红线框所示。
2.8 分型线的确定
6
2.9 分型面的确定 2.4 型腔数量的确定
该塑件采用的精度为MT3,且为大批量生产,因此采用一模多腔的结构形式。同时,考虑到塑件尺寸和模具结构尺寸的大小关系,又考虑到型腔的平衡布臵和浇口开设部位的对称,所以采用一模两腔布臵,如图2.10所示
图2.10一模两腔的创建
7
2.5 成型零件的设计
直接与塑料接触构成塑件形状的零件称为成型零件,其中构成塑件外形的成型零件成为凹模,构成塑件内部形状的成型零件成为凸模(型芯)。由于凹、凸模件直接与高温、高压的塑料接触,并且脱模时反复与塑件摩擦,因此,要求凹、凸模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足够低的表面粗糙度。
凹模结构:由于上盖形状不太复杂,故选用整体凹模;凸模:选用整体凸模。其结
图2.11创建型芯型腔
图2.12 分模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