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蓝蓝的威尼斯》导学案6
《蓝蓝的威尼斯》导学案6
二十 蓝蓝的威尼斯 【学习目标】
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 2、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和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
1、了解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感受威尼斯的美。 2、学习课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和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自主导学】 1.给加点字注音
舷窗( ) 瑰宝( ) 搁浅( ) 鳞次栉比( ) 点缀( ) 蔚蓝( ) 穿梭( ) 翘尾巴 (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其实,威尼斯是威尼斯,她有独特的瑰丽的形象。
瑰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十四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 鳞次栉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列文字中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 深秋的威尼斯,( )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 )食,供人拍照、( )乐;穿( )般来往的船( ),迎着飞( )的海( ),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4.选词填空
(1)据说,许多年以前,威尼斯还是一片 的海滩。(荒凉 荒芜 荒僻)
(2)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有着 的友谊,亚得里亚海水和太平洋的怒潮是相通的。(深沉 深厚 深远)
(3)亚得里亚海的瑰宝,是威尼斯人用双手 起来的。(雕塑 雕刻 雕琢) 5.阅读每一自然段,概括内容。
①写机窗俯视眺望。②_____________ ___③___ _____________ ④写威尼斯是个水城。⑤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 ⑦赞颂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自主合作探究】
6.课文题目特别吸引人,不说“水上威尼斯”“水城威尼斯”“奇特的威尼斯”等,而说“蓝蓝的威尼斯”,你认为好在哪里?
7.本文以 为线索,介绍了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奇特、瑰丽的风光和文化艺术,展现了威尼斯的 美, 美和 美,歌颂了中意两国人民悠久而深厚的友谊。 8.试分析下列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1)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
(2)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
⑶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穿梭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海鸥,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
9.“灯光照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节奏整齐、画面优美,请想象这幅美丽的图画,用另一种修辞手法加以描述。
10.课文有一段关于马可的传说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反馈检测】(14分)
11.《蓝蓝的威尼斯》的作者是 ,文体是 。全文围绕“ ”“ ”这两大特色介绍了威尼斯水城颇具特色的风貌。(4分)
12.作者将威尼斯与太湖水乡和苏州城作比,作用是什么?(3分)
13.课文最后一小节开头有“亚得里亚海水和太平洋的怒潮是相通的”一句,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
14.通过学习本文,你能总结一点阅读或写作游记的方法吗?(4分) 诵读欣赏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熟练背诵、准确默写三首古诗。
2、理解诗歌描写的意境,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3、鉴赏三首古诗中的佳词妙句。 【重点难点】
1、熟练背诵、准确默写三首古诗。
2、理解诗歌描写的意境,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3、鉴赏三首古诗中的佳词妙句。 【自主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岱宗( )决眦( ) 啄( ) 堤( ) 千寻( ) 2.填空。 ⑴杜甫字 ,自号 ,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世尊称为 ,杜甫与李白合称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 ⑵白居易字 ,号 ,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有 和 之称。有 传世,代表诗作有 等。
⑶王安石字 ,号 ,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传世文集有 等。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造化钟神秀 ⑵会当凌绝顶 ⑶浅草才能没马蹄 ⑷飞来峰上千寻塔 4.古诗文默写。
①《望岳》中描绘泰山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②《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争春”景象的诗句是: , 。 ③《登飞来峰》中借景物描写来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 。” 【自主合作探究】
5.⑴《望岳》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⑵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6. ?钱塘湖春行?中诗人把春色描绘得很好,除了“绿杨阴”、“白沙堤”外,你还能从诗中读出那些色彩?
7. ?登飞来峰?这首诗突出飞来峰怎样的特点?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反馈检测】
8.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6分) 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阅读王安石《登飞来峰》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2分) A.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B.第二句通过听说鸡鸣时,在塔上可见到旭日东升的具体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C.前两句在铺垫的基础上,诗人自然地流露出,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的深刻哲理。
D.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从抽象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深奥的哲理。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习题。(7分) 《望 岳》 [唐]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呲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 的景色。(2分)
②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分)
③品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蕴涵的人生哲理。(3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