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提纲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大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提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8:10:51

需求的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 需求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上拟合的一条曲线。

需求函数:假定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的分割性,把商品价格视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依变量,则:Qd = f(P)即为需求函数。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价格。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是。

2.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关于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这是指两种可以互相替代、其需求量呈此消彼长关系的商品,如,馒头的价格不变而花卷的价格上升时,花卷的需求量下降致馒头的需求量上升;互补品,这是指两种互相搭配补充使用、彼此间呈共损共荣关系的商品,如照相机和胶卷,胶卷的需求量与照相机的价格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照相机价格上升,胶卷的需求量下降,两者呈现反方向变化。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反是,劣等品除外。关于正常商品与劣质商品的区分: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则为正常商品;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减少商品的需求量,则为劣质商品。 4.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5.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

6.人口规模、社会环境、重大事件、突发灾难、…… 。 (三)广义需求函数与狭义需求函数

广义需求函数:Qx = f ( Px , Py , Pz , M , T , E , Pp , N … )

经济学讨论经济问题时,常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只研究价格Px和需求量Qx之间的关系。在此假设下,某商品需求量的决定力量便是该商品的价格。此时需求函数即演化为狭义需求函数。

狭义需求函数:Qx = f ( Px ) (四)需求法则/需求规律

需求法则/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下降而增加。 (五)需求法则的例外与需求曲线的特例 炫耀性商品(例如:珠宝) 不可再生产性商品(例如:古董) 有价证券(例如:股票的追涨杀跌) 吉芬商品(价格越上涨, 需求量越多) (六)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变动:需求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居民户(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若目标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购买量的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现为该曲线上的点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需求是在一系列价格水平时的一组购买量,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非目标

商品价格因素的变动所引起了购买量变动(如收入变动等)称之为需求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七)从单个需求到市场需求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某一特定时期所有家庭需求的总和。 根据单个家庭的需求曲线求取市场需求曲线的过程。(图略)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的定义

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商品数量。 供给的表示: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

供给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价格与对应的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供给曲线:根据供给表中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的组合在平面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供给函数:假定商品的供给量与商品的价格具有无限的分割性,并把商品的价格视为自变量,把供给量作为依变量,则 QS = f( P)即为供给函数。 (二)供给法则/供给规律

供给法则/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的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就是供给规律。 供给曲线的特例 (三)影响供给的因素

目标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而言,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了产量就越小。 厂商能生产的相关商品价格。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能生产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如,在玉米价格不变小麦价格上升时,农户就可能多生产小麦而减少玉米的供给量。

生产的成本。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的提高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生产者不愿意生产,进而减少供给量。

技术水平。一般而言,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愿意提供更多的产量。

生产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如价格上升,则制订生产计划时就会增加产量供给,反之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在制订生产计划时,就会减少产量供给。

(四)广义供给函数与狭义供给函数

将以上诸影响因素结合起来,并以函数形式表达,即得广义供给函数: Qs = f ( Ps , Pf , Py , Pz , C , S , T , E , N … )

经济学家讨论经济问题时,常假设其他情况不变,只研究价格Ps和供给量Qs间的关系。在此假设下,某商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便是该商品的价格。此时,供给函数可简化成狭义供给函数: Qs = f ( Ps )

(五)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变动:供给量是指某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时,厂商提供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生产能力的扩大或缩小,称之为供给量的变动,它表现为沿供给曲线变动。 供给的变动:供给是在一系列价格水平时的一组产量,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如技术进步、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等,称之供给的变动,它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

用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以及供给增加或减少。

在供给曲线上,供给量增加是沿着同一条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供给量减少是向左下方移动;供给的增加是整个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供给减少是整个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六)从单个生产者的供给到市场供给

一种价格水平上的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提供的该价格水平上的供给数量之和。 第三节 供求均衡----均衡价格理论 (一)均衡的含义 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务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务各方面的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者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务就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并将保持该状态不变,此时我们称该经济事务处于均衡状态。

市场均衡的概念:在市场上,市场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称之为市场均衡。 对“市场均衡”的理解: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静态均衡与动态均衡 (二)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决定 1.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含义

消费者和生产者根据市场价格决定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或者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带着各自的盘算,消费者与生产者一起进入市场,最终决定市场的均衡。

DD线表示需求曲线,SS曲线表示供给曲线。我们把供求相等的点E 定义为均衡点,把与E 点相对应的价格水平定义为均衡价格(Pe)即供求平衡时的价格;把与E 点相对应的产量定义为均衡产量Qe. 即供求平衡的产量。 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过程

若市场价格高于Pe ,如下图:此时,QS>QD,QD与QS之间的距离为供大于求的产品数量,即过剩的产品的数量,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的,过剩产品的存在必然导致价格下降,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扩大,供给量减少,最后达到E 点,所以,价格的下降可以减少市场的产品积压,使供求保持平衡。 若市场价格低于Pe ,如右图,此时QD与QS 之间的的距离即为短缺的量(供不应求)。此时, 价格的上升可以扩大生产的产量,同时抑制消费。 所以价格的上升可以清除市场上的短缺现象,从 而使供求保持一致。

2.上图中关于均衡的两层含义:

均衡的静态含义----某商品的供应量等于需求量而致市场出清时的状态,即图中E点所指的状态。

均衡的动态含义----由供应量不等于需求量所导致的“过剩”或“短缺”来推动的,趋近于E点的运动过程。

(三)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1. 需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产引起均衡产量减少。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2. 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产量的增加,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产量的减少。

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产量同方向变动。 供求规律影响商品供求关系的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对价格和产量的影响称之为供求定理。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概念 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 弹性系数

(二)需求的价格弹性

1.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设: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Q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 表示该商品的价格;?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P 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并且将计算结果去绝对值,既保证计算结果为正值,则有:

2.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 | Ed | > 1 ? 富有弹性 | Ed | < 1 ? 缺乏弹性 | Ed | = 1 ? 单元弹性 | Ed | = 0 ? 完全缺乏弹性 | Ed | → ∞ ? 完全富有弹性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

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 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

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不会影响其需求量,但长期人们可能寻找替代品,从而对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 4.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 点弹性,衡量了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相对应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需求量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这一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的点(P,Q)的斜率 有关,故被称为点弹性,它可以精确地反应出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值。 弧弹性,是以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需求量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价格弹性。假定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为A 和B ,其价格与购买量的组合分别为(P1,Q1)和(P2,Q2),于是可求得 ?Q和 ?P,但是在考虑价格和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是选取(P1,Q1),还是(P2,Q2),其结果不一样的。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了一个变通但却非常有效的方法,即取AB之中点作为代表,这样便有了弧弹性计算公式: (三)其他需求类弹性

1.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 。若用Em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需求的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 需求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上拟合的一条曲线。 需求函数:假定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的分割性,把商品价格视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依变量,则:Qd = f(P)即为需求函数。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本身价格。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是。 2.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关于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这是指两种可以互相替代、其需求量呈此消彼长关系的商品,如,馒头的价格不变而花卷的价格上升时,花卷的需求量下降致馒头的需求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