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广东省湛江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调整了农业的生产关系 C. 结束了人民公社体制 D. 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答案】B 【解析】
“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反映了中共中央对农村分配制度的调整,实质是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故B正确;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83年取消人民公社,C项中“结束了”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中修正案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61年”“缩小社队规模,取消公共食堂制对于供给制问题,规定社员一切收入都‘按劳动工分进行分配’”,联系所学我国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分析解答。
9.苏格拉底在狱中说道,“死是他生存的目标。别人不大可能意识到,真正从事哲学的人所研究的没有别的,就是死而已。”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主张 A. 知识即美德 B. 捍卫思想的自由 C. 认识你自己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C 【解析】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名言,苏格拉底自称一无所知,主张由强调知识的作用,从而强调人的地位,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材料体现了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知识即美德”“捍卫思想的自由”,排除AB;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排除D。
10.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下降了25%。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和咖啡厅休闲。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掠夺积累财富 B. 商品输出获利丰厚 C. 工人斗争改善待遇
第 5 页 共 12 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生产方式发生变革 【答案】D 【解析】
“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下降了25%。工人们既有结余用以订阅报纸,也可以到音乐厅和咖啡厅休闲”可知欧洲工人的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下降,即恩格尔系数下降,系数越高代表家庭生活水平越差,系数越低代表生活水平越好,材料表明19世纪欧洲工人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了,结合所学19世纪欧洲开展了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即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生产效率提高了,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了,故D正确;A是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特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工人工资、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变革,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工人斗争改善待遇,有利于提高工人工资,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世纪欧洲工人的工资有明显增长,工人家庭的食品支出下降了25%”,结合所学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解答。
11.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A. 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 B. 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C. 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 D. 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答案】B 【解析】
“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体现“中性”的原则,却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说明美国宪法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够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需要,故B正确;1787年美国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法,A表述错误;材料反映出美国宪法被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无法体现“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排除C;1787年美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权威性,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紧扣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1787年宪法的知识分析解答。
第 6 页 共 12 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1970年开始,西欧不顾美国反对,开始加强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希望能缓解东西方紧张气氛、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让步换取苏联在其它方面的让步。这表明
A. 西欧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C. 缓解危机成为西方的迫切需求 【答案】B 【解析】
根据“减少东欧对苏联的依赖、更多输出西方的价值观,并试图以经济的让步换取苏联在其它方面的让步”可知,西欧国家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具有浓厚的反苏、反社会主义的政治色彩,故B正确;A不能体现出西欧加强同东欧的经济关系的目的是推进经济全球化,排除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国家同东欧的经济关系,并非西欧国家同苏联的关系,排除D。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城市经济和当发达,餐饮业也随之繁荣起来。饮食业的繁荣呼唤监管政策同步发展,为此,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首先,《宋刑统》全文照录唐律条文,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其次,配合禁榷品专管制度,对茶、盐等食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再次,为了规范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于非禁榷品的质量标准也作了明文规定,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 ——摘编自潘荣华、杨芳《我国古代食品卫生监管经验与启示》 材料二 19世纪束20世纪初的美国食品掺假尤为严重。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他主张积极干预食品药品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上兴起了一场以中产阶级为主,有各阶级广泛参与的社会进步运动,新闻媒体发动了“黑幕揭发”运动,食品药品行业是其关注的重要对象。这些运动不仅给罗斯福总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而且唤醒了广大的民众,最终加速了《纯净食品法》的出台,开启了是美国食品监管的“联邦化”序幕。
——摘编自吴强等《转型期关国食品法律法规研究》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一些疾病随海外貿易传入中国。为防止大规模的传染病流行,20世纪20—30年代,主要商埠开展了一定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例如上海公共租界的工部局仿照英国,成立公共卫生处,逐步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卫生法规,并建立了公众投诉制度。但只是在少数城市,如上海、广州、汉口等,才进行了专门性的食品卫生管理。
——摘编自陆文雪《上海工部局食品卫生管理研究《1898—194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食品安全管理的影响,
第 7 页 共 12 页
B. 欧洲的经济联系政治色彩浓厚 D. 苏联改革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纯净食品法》成功出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20世纪初中、美食品安全管理的异同。 【答案】(1)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推动了宋代专营制度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宋代律法的发展;只重视严刑峻法而疏于预防,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等。
(2)原因:政府导向下的国家干预:独立新闻媒体掀起的黑幕揭发运动;公共参与下的社会进步运动推动,相对完善的民主法制体制等。
(3)同:都采用了法律的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食品安全的管理。
异:美国是独立的民主国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美国是联邦政府积极干预,中国是地方性质的;美国是各阶层共同参与,中国主要是外部力量的推动;美国制定了全国性质的法律,效果更为显著,中国则是局部性的,效果不佳等。 【解析】
(1)根据“对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产生一定效果”“配合禁榷品专管制度”“为了规范商品经济的发展”“《宋刑统》全文照录唐律条文,对民间脯肉市场进行了刑法规范”概括积极影响;可从只重视严刑峻法而疏于预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等分析其局限性。 (2)原因:根据“积极干预食品药品中存在的问题”得出政府导向下的国家干预;根据“新闻媒体发动了‘黑幕揭发’运动”得出独立新闻媒体掀起的黑幕揭发运动;根据“社会上兴起了一场以中产阶级为主,有各阶级广泛参与的社会进步运动”得出公共参与下的社会进步运动推动,相对完善的民主法制体制等。
(2)同:根据“(美)《纯净食品法》”“(中)逐步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卫生法规”得出都采用了法律的形式;根据“开启了是美国食品监管的‘联邦化’序幕”“进行了专门性的食品卫生管理”得出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食品安全的管理。
异:可从国家的社会性质、干预的力度、参与的阶层广泛程度、食品安全管理的效果等角度分析总结。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卡拉斯是法国一名颇富声誉的商人,虔诚的加尔文派新教徒。1761年10月,他的儿子安东尼突然吊死在自家门框上。传闻安东尼曾想放弃新教信仰,改信天主教,是卡拉斯一家人“谋杀”了安东尼。大批天主教民众群情激愤,纷纷指控卡拉斯一家。案件落到一个狂热的天主教法官手中,法院在没能拿出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宣判卡拉斯有罪:处以车裂,家产没收,1762年执行。
第 8 页 共 12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