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1份试卷合集)山西省运城市2019届九年级初三语文期中考试卷word文档合集
①在饭店门口,我遇上了那个老人。
②老人穿着破旧的衣服,背着两个硕大的编织袋,袋子里是他捡来的“宝贝”,许是纸张,许是酒瓶。他的脸,黑,瘦,刻画着风和阳光的痕迹。秋夜的风,吹在他的秃顶上,几根白发,迎着灯光,茅草似的飞。
③他一会儿看看饭店,一会儿看看灯下吃面的人们。那是一家老牌的砂锅面店,华灯初上时分,里面坐满了食客,他们大口地嚼着羊肉串,呼呼噜噜地吃着砂锅面,大口喝酒,大声吆喝,笑语声喧。烟火深深处,一片人间繁华。
④当我经过,听到老人的低语:“这面条多少钱一碗?”他的声音那么小,像在肚子里说。可能是自言自语,也可能在问我。如果我不注意他,可能也听不到他的问话。
⑤我停下来说,十块钱一碗。
⑥老人哦了一声,又站在那儿迟疑,张望。我则匆匆上楼。 ....⑦我和先生点了两碗面,坐下。
⑧在等面的间隙,我趴到窗口向外看。老人还在,站在路边舍不得走,却也不敢靠近。路边有几张桌子,是饭店摆在外面的。桌前坐满了吃面的人,这会儿都埋头享受美味,没有人看老人一眼。
⑨老人也自觉跟他们保持相当的距离,他好像知道自己脏,怕引起人家的厌恶。 ⑩我想,他可能很想吃一碗面,却舍不得。十块钱,对他可是大数目,那要拾多少个瓶子才能换来。不吃吧,却更舍不得离开。馋了?饿了?也许,反正就是走不开。
?我下楼,走到他身边问,老先生,我想请你吃碗面,可以吗? ?他嗫嚅道,可以带走吗?我问,是要带给你家人吗?
?不是的,我家没有人,就我自己,是人家不让我坐在这儿吃。他说。 ?我扭头问服务员,我想请老先生吃碗面,你们可以让他在这儿吗? ?服务员见我这么“光鲜”的人物在说话,立刻道,当然可以吃的! ?她从角落里特意拉出一张小桌,对老人说,你就坐这儿吃吧。
?我上楼给老人买了一碗面,又替他拿了筷子、勺子,把餐牌放在他前面的桌子上。 老人迟迟不肯坐下,说:“我是想把这份带回家明早上吃。”又说,“我一天都没有吃饭了……”老人边说边揉着瘪瘪的肚子。我想了想,又拿出十块钱,让他第二天买早餐,这会儿只管安心等他的面。
?一会儿,老人的面上桌了。看他 ,我才上了楼。我的面早已上桌,等急了的先生问,你刚才去哪儿了?我说,我刚才做了一件小事……
?我们离开时,老人还在,他的编织袋放在一边,他自己,坐在阴暗处,还在享受着那碗面。先生说,也许这是个巧要饭的。我说,大概也许可能吧,但那又有什么关系。
?这真是个美妙的夜晚,举手之劳,老人享受了一碗面,我享受了快乐的辰光。也许,我应该感谢老人呢,因为我获得的回报,实在比那碗面丰腴得多。
17、选文第③段划线部分细致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18、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老人哦了一声,又站在那儿迟疑,张望。 ....
19、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发挥想象,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与人物动作有关的句
子。(2分)
20、结合全文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含义。(提示:感谢老人什么?获得什么回报?)(3分)
也许,我应该感谢老人呢,因为我获得的回报,实在比那碗面丰腴得多。 21、本文给你带来哪些关于“助人”的思考?请结合全文,写出一条启示。(3分)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22—26题。(13分) 把“冷板凳”坐热
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84岁的屠呦呦身着紫色长套裙出席领奖。那一刻,她是最美的人。多年间,屠呦呦带领团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青蒿素,试千方、尝百药,终为人类健康作出历史贡献。这样一种把“冷板凳”坐热的大美,令人感佩。
②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是滋味,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可是,正因为吃得了坐冷板凳的苦,才能翻开生命的新篇、打开事业的新局。【甲】田德望历经18年翻译世界文学名著《神曲》,所付出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原文仅7万字的《地狱篇》,他标注了16万字的注释,《炼狱篇》的注释更是多达34万字。没有这一番沉寂和呕心沥血,怎有如此成就?
③然而,又有多少人甘愿坐冷板凳,遑论把冷板凳坐热?不少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渴望“一夜成名”“一举夺冠”,一味追求礼花般的绚烂绽放;有的垂涎“众星捧月”“前呼后拥”,陶醉于鲜花和掌声;有的流连光鲜世界,为了“露个脸”,奔走在各种闪光灯之中;有的贪图热门热事热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不愿、不屑坐,不甘、不敢坐,不会、不善坐冷板凳的人,或为名所困,或被利所惑,或受种种杂念所累,走失在人生路上,淹没在人海当中,最终难逃平庸的结局。
④不去追名逐利是一种本事。没有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如何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乙】“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专心研究原子能,成
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源自他“一生就做一件事”的执着信念。执着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咬定大目标、大方向、大追求和大原则不放松,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屏蔽和过滤掉时代的浮躁和困惑。
⑤把冷板凳坐热不是苦熬苦等,而是以时间为刻度,不断书写自身本领的新高度。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一以贯之、一干到底。语言学大家王力一生笔耕不辍,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连续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他不闻不问。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坚守与勤奋,才有了《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经典之作。【丙】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练就看家本领,成功自然来敲门。
⑥庄子曾说过:“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是只准备三餐,还是“宿舂粮”,抑或是“三月聚粮”,所达致的结果迥然
①
不同。欲“适千里”者,必下得一番苦功夫,谁也偷不得懒、取不得巧。 【注】①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ɡ)粮;适千里者,三月
聚粮: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到近郊去的人,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时间舂米准备干粮;到千里外的人,要用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粮食。
22、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文题中“冷”和“热”的含义。(2分)
“冷”指的是: “热”指的是:
23、第③段的主要内容是:列举现实生活中种种不愿坐冷板凳,追名逐利的现象及其结果,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4、要把“冷板凳”坐热,就要有“ ”。(用原文回答)(2分) 25、阅读全文,想一想下面这则材料填入文中甲、乙、丙的哪一处最为恰当?并说明理由。
(3分)
【材料】袁隆平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泡在水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研究超级水稻,源
自他对粮食安全的忧虑和对平民百姓的情怀。
26、阅读第⑥段,说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这句话给你的启示。(3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一:人生就是有这样的错觉:逝去的总是美好的,拥有的总是缺憾的,于是,在眺望昨日的背影时,眼里只有烦恼的身影来来回回。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不必对小事斤斤计较,我们的生活需要青春正能量。(“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请以“我身边的正能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材料二: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动;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
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进洞里去。
材料三:一个臭皮匠,没张好鞋样;两个臭皮匠,遇事有商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
葛亮。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名、人名等。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