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中考作文·杭州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14中考作文·杭州卷
作者:周勇
来源:《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14年第09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中国气象视频网“@中国气象”发了一条微博,用气象学解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也是一个气象圈,有晴有阴,有风有雨,有暖流也有寒流。而每个人的气象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你把自己变成南极冰川,别人回报你严寒;你把自己变成副热带高压,别人回报你炎热。所以,多给人家温湿气流,人家也会回报你充沛的降雨、暖和的天气。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细推起来,六年来杭州中考试题其实也循着一条线在变化,最初要求感动“自己”(2009年“被自己感动”)到写“成长体验”(2010年“成长路上无捷径”),到2011年写自己“梦想”,2012年写“答卷”,2013年一下子讲求“分享”,再到2014年的材料作文。可见选材上放开了,以前大多关注的是个人情感体验,比较务实,到2011年开始“做梦”,“答卷”,现在“分享”,“自我与他人”。六年来似乎在画着一个圆——以自我为中心,而现在,这个圆似乎要合缝了。 整体上看,由关心小众到关心大众,由关注自我到关注社会人生,今年是既关注自我也关注社会,这就是杭州中考近几年的命题发展轨迹。这个导向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求变是主旋律,相对稳定是初衷。
思辨性作文为新材料作文的范式,它考查考生对问题深入分析的能力。所以要写好这篇文章,其实还要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整体把握材料,分析材料,提炼观点,确定入题角度。这一切都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的中考作文题目缘起于西汉刘向的《说苑》:“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必穷矣。”是说要求自己像春风化雨一样帮助别人,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呢。
剖析一下材料,有几个关键词:“人际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塑造”,“你”与“别人”。这个“你”与“别人”的关系,不妨归纳为“自我与他人”。
至于文体策略,若写成记叙文,则需立足于描写事件身上隐含的意义,比如改变自我以适应他人,侧重于阐述事件曲折因由。打个比方,有个同学写自我,面对中考他乐于接受,认为是一场考验,期间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而后在这种精神影响下,“我”养成了关心别人、帮助他人的习惯,而他人也因此感到高兴,感到快乐。这条叙述的线索十分明晰,文路畅达。紧紧扣住“相互影响、相互塑造”这一关键词,同时也扣住了基本立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