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验室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2.2.1现场应急处置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位于上风口处,尝试关闭阀门进行排障。
2.2.2 安排抢险人员有沙包堵住地漏,防止雨排污染。 2.2.3安排抢险人员拉警戒线,围住事故区域。
2.2.4其它抢险人员持续用分散的水流对泄漏点及附近进行喷淋,以稀释和驱散泄漏气体,保护抢险人员的安全。
2.2.5 联系调度联系气防站和消防车到达事故现场。 2.3报警电话及上级联系部门
生产调度:5857444 火警:5855119 救护:120 2.4事故报告
事发部门负责人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环境污染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3、有毒有害气体伤害事故 3.1应急处置程序
中毒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向班长报告,班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如有人员出现中毒症状时,现场人员立即大声向附近人员呼救,并将受伤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安全地带,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检查判断中毒者的中毒情况。
3.2.2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受伤人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3.2.2.1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3.2.2.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2.2.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
8
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3.2.3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胸外接压。
3.2.4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3.2.4.1按压吹气1min后,应用看、 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3.2.4.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 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 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3.2.4.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3.3报警电话及上级联系部门
生产调度:5857444 火警:5855119 救护:120 3.4事故报告
车间主任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4、灼烫事故 4.1应急处置程序
灼烫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向班长报告,班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当发生灼烫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迅速将烫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立即冷疗,面积较小的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污染;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烫伤应以干净的纱布敷盖患部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或拨打120。
9
4.2.2火焰烧伤:衣服着火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或用湿衣被等物扑盖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避免头面部和呼吸道灼伤。
4.2.3高温液体烫伤:应立即将被热液浸湿的衣服脱去,如果与皮肤发生粘连,不得强行脱烫伤人员的衣物,以免扩大创面损伤面积。
4.2.4物料烫伤:高温物料烫伤时,应立即清除身体部位附着的物料,必要时脱去衣物,然后冷水冲洗,如贴身衣服与伤口粘在一起时,切勿强行撕脱,以免使伤口加重,可用剪刀先剪开,然后慢慢将衣服脱去。
4.2.5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应于现场即开始,保持呼吸通畅,解除气道梗阻,不能等待诊断明确后再进行;伴有面、颈部烧伤的患者,在救治时要防止再损伤。
4.2.6 对烫伤严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出,有利于预防休克。 4.3报警电话及上级联系部门
生产调度:5857444 火警:5855119 救护:120 4.4事故报告
车间主任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5、物体打击事故 5.1应急处置程序
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采取应急处置并向班长报告,班长迅速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汇报,救援指挥部宣布启动处置方案,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5.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5.2.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区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受伤者进行现场急救。
5.2.2对于较浅的伤口,可用干净衣物或纱布包扎止血,动脉创伤出血,还
10
应在出血位置的上方动脉搏动处用手指压迫或用止血胶管(或布带)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绑扎。
5.2.3较深创伤大出血,在现场做好应急止血加压包扎后,应立即准备救护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止血的同时,还应密切注视伤员的神志、脉搏、呼吸等体征情况。
5.2.4对怀疑或确认有骨折的人员应询问其自我感觉情况及疼痛部位,对于昏迷者要注意观察其体位有无改变,切勿随意搬动伤员,应先在骨折部位用木板条或竹板片于骨折位置的上、下关节处作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然后呼叫医务人员等待救援或送至医务室接受救治。如有骨折断端外露在皮肤外的,用干净的砂布复盖好伤口,固定好骨折上下关节部位,然后呼叫医务人员等待救援。
5.2.5对于怀疑有脊椎骨折的伤员搬运时应用夹板或硬纸皮垫在伤员的身下,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如伤员不在危险区域,暂无生命危险的,最好待医务急救人员进行搬运。
5.2.6如怀疑有颅脑损伤的,首先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气道阻塞;对烦躁不安者可因地制宜的予以手足约束,以防止伤及开放伤口,积极组织送往医院救治。
5.2.7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6.3报警电话及上级联系部门
生产调度:5857444 火警:5855119 救护:120 6.4事故报告
车间主任立即向总经理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当事故进一步扩大出现人员重伤、死亡时,由总经理在1小时内向地方政府、安监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信息;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重伤死亡人数等。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