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实践六年级上册教案重庆出版
第一单元 校园考察记
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目标:
1、了解生命的特征,知道常见的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了解生物的分类。 2、绘制校园动物、微生物考察记录表。
3、积极参与活动,能用适当的方式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培养小组合作和创新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实践,主动探究,制作校园动物、微生物调查表。 教学准备:关于本课动物、微生物课件。 教学过程:
引课
校园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可是你知道吗,还有不少生物页快乐的生活在校园里。 参与探索
1、生命的特征:新陈代谢 生长 发育 生殖 遗传与变异 适应性 2、教师出示判断题,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是无生命的? 3、学生举例说明我们周围有生命的物体。
4、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校园内每个角落,找出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填写在书上第2页。
5、观察第3页图,找出哪些有生命的物体?哪些是无生命的物体? 三、归类整理
1、生物的分类:动物 植物 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 真菌 病毒 2、出示微生物的图片,了解微生物的特征。 3、主要微生物的作用:环保方面 节能方面等。 四、校园考察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动手绘制校园动物、微生物考察记录表。在列出的考察计划中,有的内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家可以查阅资料,并请教老师、家长。
1
五、总结。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植物与气温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实践活动,了解植物与气温密切相关。
2、分组活动,填写校园气温观测情况记录表,认真分析记录表,撰写一篇科技小论文。
3、培养学生的合作写作精神,能把活动的过程及结果恰当分析,培养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教学重难点:动手实践,尝试发现,认真分析校园气温观测情况记录表,撰写科技小论文。 活动准备:测量校园气温的工具:温度计、小竹竿等。 教学过程:
引课
夏天跑步后,有同学总是迅速的离开跑到来到墙边大树下,感受习习凉风。大树下为什么会产生凉风?没有植物覆盖的跑到为什么总比树荫下温度高呢?
二、活动
通过对比的方法找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提出活动要求:工具及准备 方法
2、选择一个晴朗的日子观测校园各个地方的气温并做好校园气温观测情况记录表。 三、分析得出结论 讨论:
1、通过实际考察,你发现了什么? 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现象对你有什么启发?你的建议是什么? 四、撰写科技小论文
2
1、学习撰写科技小论文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 忠实记录自己的观察实验 对观察记录表进行分析,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从而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2、根据自己的考察情况,撰写一篇科技小论文。 五、总结.
创建绿色校园活动
教学目标:
1、对学校当前情况,设计创建园林式校园方案。
2、通过活动,能使同学们意识到“绿色”这两个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颜色,它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活力,一种愉悦的心情。做为学生,身在学校,我们能做的就是做绿色世界的主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和维持校园的绿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教学重点:设计创建园林式校园方案。 教学难点 :园林式校园方案案例。 教学过程:
一、引课
通过对植物与气温的考察活动,我们明白了绿色环保与人类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增大校园和生活区的绿色面积,创建园林式学校是现代校园的标志。同学们,让我们为自己的学校设计一项创建绿色校园的方案吧!
二、活动
1、出创建绿色校园方案的行动指南。
(1)所提出的方案应针对当前学校最需要绿化的部位。
(2)所设计的方案应注意要改造的部位与周边环境协调,并注意与学校的整体规划协调。
3
(3)根据设计方案画出效果图,并配以文字说明。 2、赏优秀的创建绿色校园设计方案,触动学生灵感。 3、组内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并取得别人的帮助和改进。 三、实践活动
1、己设计创建园林式校园方案,并配以文字说明,要求设计合理、清晰、美观、实用。
2、评:评选出优秀绿化方案。 四、总结。
第二单元 声音与乐器
探索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产生作假设性解释,提出自己的猜想;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探究过程中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有利于观察,善于发现的欲望,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实验和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教师准备:铃鼓、豆子、音叉、一杯水、钢尺、纸筒、橡皮筋等。
学生准备:空纸盒、橡皮筋、一杯水、钢尺,豆子、拨浪鼓以及身边能发声的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引课
在我们的周围有着不同的声音,人的说话声、机器的轰鸣声、美妙的音乐声、飞鸟的啼鸣声、动物的吼叫声等等,构成了有声有色的世界。如果没有声音,大自然和人的生活不知会变成什么样。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