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化学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①Al ②NaHCO3 ③Al2O3 ④Mg(OH)2 ⑤Al(OH)3 A.①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2.把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铁溶液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此时若滴入氯化钡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O2 B.NO3- C.Fe3+ D.Fe2+ 3.下列生活实例中,运用了过滤原理的是
A.用笊篱捞饺子 B.用热水沏茶 C.用洗衣粉去除油渍 D.用冷水浸泡中药 4.下列气体不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A、H2 B、NH3 C、SO2 D、Cl2 5.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NO2 B.Na2O2 C.SO2 D.FeCl3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Fe在足量稀硝酸中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N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C.5.6gFe在足量氯气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7.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醋酸 B.液氨 C.熔融KCl D.氯气 8.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①氯水 ②水玻璃 ③烧碱 ④漂白粉 ⑤绿矾 ⑥亚硫酸钠 A.除⑤外 B.除②③外 C.除②③⑥外 D.全部易变质
9.“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B.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C.醋酸、纯碱、明矾和石灰石分别属于酸、碱、盐和化合物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10.将0.01molNaOH和1.06g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A B.B C.C D.D
11.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Cl2>Br2>Fe3+>I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含碘化钾、淀粉的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溶液变蓝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 + Cl2 = Br2 + 2Cl- C.某溶液中含有Fe2+、Cl-、I-,为了除去I-而不减少其他离子,可通入过量氯气
D.向含有NaBr、NaI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充分作用后,将溶液蒸干、灼烧,可能得到NaCl和NaI的固体混合物
12.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SO2气体 C.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NH3、H2等气体 D.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13.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
A.NaCl B.Ba(OH)2 C.CH3COOH D.NaHCO3 14.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10 m之间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当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物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15.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下列古代文献的记载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精和糟入瓯(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B.《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
C.《泉州府志》物产条载“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有黄安长者为宅煮糖,宅坦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D.《梦溪笔谈》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16.下列实验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用蘸有待测液的铁丝,检验K+
-9
-7
B.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
C.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D.分离水与乙醇
17.结合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内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空气首要污染物是PM2.5 B.该日空气质量等级属于优
C.污染物NO2、CO可能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 D.PM2.5、PM10指的是悬浮颗粒物,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1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的是 A.FeCl3 B.FeCl2 C.KCl D.Na2SO4
19.关于1 mol/L K2SO4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1mol K2SO4 C.溶液中c(K+ )=2mol/L 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Ag得到电子
B.X为AgS
B.可由1molK2SO4溶于1L水得到 D.1L 溶液中含2molK+,2molSO42-
20.我国古代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 +2H2S +O2 =2X +2H2O,下列
C.O2被还原
D.每生成1molX转移电子数4NA
21.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氯化铁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 D.醋酸溶液 22.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H===CO2↑+H2O B.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Al3++4OH﹣===AlO2﹣+2H2O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 23.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32g O2 含2NA个原子
B.标准状况下11.2L H2O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mol的Cl 含有NA个电子
D.0.5mol/L的NaCl 溶液中Cl的个数为0.5 NA 24.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⑤ 分液漏斗 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①③⑥
25.能将分别含有Cu2+、Fe3+、Al3+、Mg2+、Fe2+、NH4+、Na+等离子的七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开来的试剂是 A.NaHCO3溶液 B.NH3·H2O C.KSCN 溶液 D.NaOH 溶液 二、填空题
26.Ⅰ.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鸡蛋壳溶解在醋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可能含有SO4、Na、CO3、H、NO3、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作了如下分析,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存在。 ①用石蕊试液检测该溶液时,溶液显红色。
②取2 mL溶液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上层澄清的液体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 (4)按上述实验操作中,_______(能/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有Cl?,若不能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7.已知A、B、C、D分别是AlCl3、BaCl2、FeSO4、NaOH四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它们的水溶液之间的一些反应现象如下:
①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B+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 ③C+D→白色沉淀,继续加D溶液,白色沉淀逐渐消失.
(1)则各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式为:A 、B 、C 、D .
2-+
2-+
----﹣
+
2﹣
+
(2)现象②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现象③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四、综合题
28.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④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④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④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写出A与水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D中加入氢氧化钠的现象__________。
(3)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B常用用于制作高档光学器材,C、D为钠盐,C的水溶液俗称泡花碱,D的溶液显碱性。④反应也是通入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反应用到B,反应条件为高温,则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9.今有Ba(NO3)2、AgNO3、Fe(NO3)3的混合液。欲将Ba、Ag、Fe分离,分别得到三种元素的不溶物,按下图所示实验:
2+
+
3+
⑴加入的试剂分别是:X________,Y_________,Z_________。 ⑵生成的沉淀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
⑶第②步和第③步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草酸亚铁晶体(FeC2O4· 2H2O)是一种黄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涂料、着色剂以及感光材料的原材料。 I、制备草酸亚铁晶体:
①称取硫酸亚铁铵晶体5 g,放入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0滴左右1.0 mol/LH2SO4溶液和15 mL蒸馏水加热溶解;
②加入25 mL饱和草酸溶液,加热搅拌至沸,停止加热,静置;
③待黄色晶体FeC2O4?2H2O沉淀后倾析,洗涤,加入约20 mL蒸馏水搅拌并温热5 min,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即得黄色草酸亚铁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 硫酸亚铁铵晶体用硫酸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亚铁铵晶体可能混有一定Fe3+,羟胺(NH2OH,酸性条件下以NH3OH+形式存在)具有强还原性,可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