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 审题立意教案(2)
精品文档
明确:因为老秀才迂腐寒酸,满口之乎者也,教学方法陈旧老套,枯燥无味。而且总是高高在上,还总是敲他的头体罚他,令何满子感到压抑,毫无乐趣,所以逃学。而周檎是个年轻的学生,充满朝气和活力,思想进步新潮,孩子自然喜欢。这其实是两种教学方法的对照,暗示了旧式教育逐渐被淘汰的趋势。
11.第26自然段是插叙的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并分析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何大学问对孙子的疼爱。作用:与下文严厉惩罚何满子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 五、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分析“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中加点词句的妙处。
明确:这句话在口语化的表述中加入了书面语,诙谐幽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丈青大娘骂人比喻为“雨打芭蕉”和“鼓点”,形象生动地写出一丈青大娘骂人出口成章、毫不费力的特点。
2.第7自然段中的动词用得生动传神,找出来并体会其中的表达作用。
明确:“挽了挽”“一阵风冲下”“阻挡”“手戳着”等一系列动词,逼真地写出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豪气。“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威武勇猛和力气之大。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栽倒”“捯气”“呻吟”,从侧面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体会第10自然段中“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一句的特点。
明确:这句话以活灵活现的民间俗语,说明了何满子在奶奶心目中的地位,凸显了一位爱孙如命的奶奶的形象。用词活泼简洁,凝练而富有乡土气息。
4.第12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举例分析其作用。
明确: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这句话运用夸张,写出奶奶对孙子的溺爱程度之深。“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运用比喻,写出了何满子的调皮。“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运用排比,表现了奶奶对孙子的牵挂和疼爱。
5.第15自然段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名讳”是书面语,“叫得山响”是民间口语,二者的有机结合为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的色彩。
.
精品文档
6.第17自然段中“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一句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句话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多用四字句,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7.第20自然段“他也真在学问上下起功夫来了”,句中的“真”应如何理解?
明确:他有真正的行动:看书念书、不耻下问、咬文嚼字、拜祭文庙、自我反思、为孙请师。何大学问所下的这些功夫,表现出他对文明进步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渴求知识而不得的贫苦百姓的心声。
8.赏析句子:“何满子就像春蚕贪吃桑叶,一册唱本不够他几天念的。”
明确: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何满子学习唱本”比作“春蚕贪吃桑叶”,形象生动地写出何满子学习、领会知识的速度之快,表现了他的聪明伶俐。
六、熟读课文,主旨探究 1.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主旨。
明确:本文节选的是小说中的前两节。这两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六岁男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光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热情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多情重义的劳动人民。
2.作者在塑造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这两个人物形象时,寄托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在这两个人物身上寄予了深厚的感情。这些朴实的农民,生活是贫困的,精神却是富足的;物质是匮乏的,感情却是丰富的。可以说,小说正是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京北运河畔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歌颂了他们的朴素单纯、热诚正直、义侠血性、慷慨豪宕和博大宽厚的灵魂。
七、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你认为它独特的民俗情调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熟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说岳全传》等进行比照、交流)
明确:(1)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中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这个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处世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2)从情节设计来说,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在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古北口等传
.
精品文档
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对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
(3)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颇得《水浒传》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一个故事将人物串联在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这些都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八、课外拓展,对比延伸
1.试用拟写对联的方式,概括文章情节。
明确:(1)对乡邻、伙友及弱者的友爱:一丈青治病救人妙手回春,大学问仗义疏财古道热肠。(2)对无理人、盗马贼的态度:一丈青大闹运河滩,大学问威震古北口。(3)老两口对何满子的亲情:一丈青疼孙儿千方百计保平安,大学问请先生三餐一壶望成龙。
2.说说身边的“他”或“她”。回忆身边有典型特征的人,具体描述他(她)的一两个生动有趣的细节,不超过100字。学生互评,教师点拨。
3.趣谈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绰号。如《水浒传》中的林冲、鲁智深、孙二娘、宋江、吴用、李逵等;《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关羽、张飞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
4.安排课外阅读《本命年的回想》。这也是作家刘绍棠创作的一篇文章,写的是京郊运河家乡过年的情景,表现了家乡火热的春节景象,描绘了一组色彩缤纷的乡村年景图,用语生动、自然、朴实,充满了浓郁的乡村气息。作者津津有味地回忆着一些近乎琐碎的生活片段,实际上是在呼唤一种纯朴、本真,充满人性温情的人际关系。
九、课堂小结
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运河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的社会生活。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五、板书设计
.
精品文档
? ??聪明伶俐
何满子?
?顽皮稚气
.?蒲柳人家(节选)?一丈青大娘?勤劳、善良、能干
?大闹运河滩详写
??溺爱孙子
??
何大学问?讲义气、好面子
?听书、说书、看书、念书
?寄希望于孙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