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6新课标创新人教化学选修4 第一节 化学方应速率
而不是瞬时速率,C项错误;在同一时间内无论用反应物还是用生成物表示的反应速率其变化趋势是相同的,D项错误。
4.5.6 g铁粉投入到盛有100 mL 2 mol/L稀硫酸的烧杯中,2 min时铁粉刚好溶解(溶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
A.v(Fe)=0.5 mol/(L·min) B.v(H2SO4)=1 mol/(L·min) C.v(H2SO4)=0.5 mol/(L·min) D.v(FeSO4)=1 mol/(L·min)
解析:选C 铁粉为固体,其物质的量浓度可视为常数,不能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错;反应的铁粉是0.1 mol,参加反应的H2SO4为0.1 mol,所以v(H2SO4)=0.5 mol/(L·min),v(FeSO4)=0.5 mol/(L·min),B、D错。
5.对于化学反应3W(g)+2X(g)=== 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 B.2v(X)=3v(Z) C.2v(X)=v(Y) D.3v(W)=2v(X)
解析:选C 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计量系数之比。A项,v(W)=v(Z);B项,3v(X)=2v(Z);C项,2v(X)=v(Y);D项,2v(W)=3v(X)。
6.反应2SO2+O2
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在这段时
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s),则这段时间为( )
A.0.1 s B.2.5 s C.5 s D.10 s
解析:选C 因为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所以O2的浓度必定减少了0.2 mol/L,Δc0.2 mol/LΔt=v==5 s。
0.04 mol/?L·s?
7.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
n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表示的平均反应
速率为0.01 mol/(L·min),则n是( )
A.1 B.2 C.3 D.4
0.2 mol
2 Lv?Z?n2v?Z?Δc
解析:选A v(W)===0.02 mol/(L·min),由 =,则n==
t5 minv?W?2v?W?2×0.01 mol/?L·min?
=1。
0.02 mol/?L·min?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8.对于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选用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的锌粒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比较二者收集10 mL氢气所用的时间,从而计算反应速率并说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可记录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来测量反应速率 C.可记录溶液的温度变化(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来测量反应速率
D.可选用等质量的Zn片和Zn粒与相同浓度的硫酸反应,记录Zn完全消失的时间,从而计算反应速率并说明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解析:选C 温度变化不能定量反映化学反应速率。
9.将10 mol A和5 mol B放入10 L真空容器内,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的0.2 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 mol/(L·s),则在0.2 s 时,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是 ( )
A.0.12 mol B.0.08 mol C.0.04 mol D.0.8 mol
解析:选B v(A)∶v(C)=3∶2,则v(C)=0.04 mol/(L·s),n(C)=0.2 s×0.04 mol/(L·s)×10 L=0.08 mol。
10.在4 L密闭容器中充入6 mol A气体和5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
2C(g)+xD(g),5 s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 mol C,经测定D的
浓度为0.5 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1
B.B的转化率为20%
C.平衡时A的浓度为1.50 mol/L D.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s)
解析:选B 平衡时,n(D)=0.5 mol/L×4 L=2 mol。在相同时间内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x=2,A错误;
3A(g)+B(g)
开始/mol: 6 5 0 0 转化/mol: 3 1 2 2 平衡/mol: 3 4 2 2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2C(g)+2D(g)
13 molΔc?B?α(B)=×100%=20%,B正确;平衡时,c(A)==0.75 mol/L,C错误;v(B)=
54 LΔt1 mol
4 L==0.05 mol/(L·s),D错误。
5 s
1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且v(A)、v(B)、v(C)之间存在如下关系:v(B)=3v(A),3v(C)=2v(B),v(C)=2v(A)。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A+BC.3A+B
C B.2A+2B2C D.A+3B
2C
3C
解析:选D 由v(B)=3v(A),v(C)=2v(A),得v(A)∶v(B)∶v(C)=v(A)∶3v(A)∶2v(A)=1∶3∶2, 即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2,则化学方程式为:A+3B2C。
12.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D)
C.反应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s) 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解析:选C A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Δn(A)∶Δn(B)∶Δn(C)∶Δn(D)=(1.2-0)mol∶(1.0-0.4)mol∶(1.0-0.2)mol∶(0.4-0)mol=6∶3∶4∶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B+4C
6A+2D,A错误;不论在什么时刻,用6A+2C
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放于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xC(g)+2D(g)。经 5 min 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v(C)=0.1 mol/(L·min)。则:
(1)x=________。
(2)前5 min 内B的反应速率v(B)=________。 (3)5 min末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0.5 mol/L
解析:(1)v(D)==0.1 mol/(L·min)=v(C),由此推知x=2。
5 minv?C?0.1 mol/?L·min?
(2)v(B)===0.05 mol/(L·min)。
22(3)设A的起始浓度为a mol/L。
3A(g) + B(g)
2C(g)+2D(g)
起始(mol/L) a a 0 0 转化(mol/L) 0.75 0.25 0.5 0.5
5 min末(mol/L) a-0.75 a-0.25 0.5 0.5
0.75 mol/L
(a-0.75)∶(a-0.25)=3∶5,解得a=1.5,A的转化率=×100%=50%。
1.5 mol/L答案:(1)2 (2)0.05 mol/(L·min) (3)50%
14.某可逆反应在0~2 min进行过程中,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开始至2 min时,能否用C表示出反应速率?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其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若不能,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图中可以发现,达到平衡时,A、B的物质的量减少,说明它们是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增加,说明它是生成物。由于在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Δn(A)∶Δn(B)∶Δn(C)=(5-3)∶(2-1)∶(4-2)=2∶1∶2,又因为它是可逆反应,故化学方程式为2A+B2C。因为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反应物Δc
v=?,而在本题中仅给出了物质的量的变化,故无法求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Δt?得化学反应速率。
版权所有:中国好课堂www.zghkt.cn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