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质管理基础知识005
培 训 教 材 标题:品质管理基础知识 编号:PX—品质管理—005 版本版次:A—1 制定:王健 制定日期:2003-5-13 审批: 审批日期:2003-5-13 1、品质管理的定义:
所谓的品质管理就是把组织内各部门的品质发展、品质维持及品质改进的各项努力,综合成一个有效的制度,使生产及服务均能以最经济的水准并使顾客满意。
从以上定义可把品质管理归纳为以下的结论:1、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围绕提高产品品质的共同目标。2、把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严密地组织起来,规定它们的品质管理方面的职责、任务和权限。3、建立组织和协调这些活动的组织机构。4、以最经济的水准,提供使顾客满意的产品及服务。 以下为几种对品质管理的不同定义:
①统计的品质管制,是在生产的各个阶段里,都能应用统计的方法,使其能产出用途最广,销路最好的产品。——W.E.Deming
②把组织内各部的品质发展品质维持及品质改进的各项努力,综合成一个有效的制度,使生产及服务均能以最经济的水准并使顾客满意。——A.V.Feigenbaum
③品质管理是为了符合顾客要求的品质之产品,并且是用一种经济的方法来生产的体系。也就是说:1>品质合于顾客要求的产品;2>经济的方法来生产;3>一种手段体系。——JIS《日本工业规格》
2、现代品质的要求:
现代意义上的品质有以下三个要点①品质符合顾客要求和期望。②产品品质水准以现有生产技术水准及顾客消费要求来确定。③在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以经济的(有竞争力的价格)方式,不断提升品质水准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更详细的对上述三点加以说明,以下面的实例来一一解说。
2.1、品质符合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人的心理需求会随着时间、经济、技术等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用心理学家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分层理论可以说明这种要求的变化: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潜能实现需要。相对于产品来讲为:性能上的适用性-----可信性(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使用的愉快感觉性(美学性)-----以人为本的设计及销售服务-----通过使用产品能提高人生理能力、智力水平、生活和工作技能等。
2.2决定产品品质水准的两个条件。现有生产技术水准是决定产品规格的基础;市场顾客消费水准是决定产品规格的核心。
2.3不断提高品质水准来满足顾客需求。
企业的产品能否长期稳定,并保持好的品质往往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品质保证系统。一个良好的品质保证系统能够促进企业不断的改进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来满足顾客的需要。这里同时还要讲到以经济的方式,所谓经济的方式即是以适当的价格(性价比)来满足顾客的要求,但要在品质保证的前提下。V(价值)=F(性能)/C(成本)在如何实现性价比上常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一、IE手法(工业工程学)提高制造工艺,和工作的效率。二、品质控制(QC手法)提高产品品质和信赖性。三、价值分析法,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分析为了实现其性能通过试验、比较等方法来选择出最低成本方法。
3、决定品质水准的两个环节
环节1:设计生产准备阶段决定产品的品质水准规范。
环节2:制造过程决定产品能否持续稳定的达到设计规范水准。
4、品质管理发展阶段
4.1检验品质控制阶段
此阶段品质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全检或抽检,通过检验发现问题,再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这种方式存在很大局限,它关注的是最终的结果,等发现问题时只能采取补救措施。具体可分为: ①作业者自行检查阶段 ②工长负责检查阶段 ③专职检查员检查阶段 ④统计品质控制阶段
4.2靠品质系统来保证品质阶段
此阶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表现为建立品质系统,形成从供应商管理、过程品质管理直至远及客户管理的整个品质管理链。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就是一种典型的靠系统来保证品质的模式。
4.3“零缺陷”品质管理阶段
这是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Crosby)所提出的一套品质管理理论,其核心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它追求的标准为“零缺陷”,即没有不良品。强调品质控制和品质保证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即所有人必须清楚理解自己的工作要求是什么,然后使每项工作符合要求,则可达零缺陷。它是完全着眼于预防。
5、品质管理部门架构
IQC 品质管理体系 QC QA QE LQC IPQC FQC SQA DCC PQA FQA DAS FA CPI CS TRAINNING 图中各缩写词涵义如下:
QC:Quality Control 品质控制 QA: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 QE: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 IQC:Incom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控制 LQC:Line Quality Control 生产线品质控制 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品质控制 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品质控制
SQA:Source (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供应商品质保证 DCC:Document Control center 文控中心 PQA:Process Quality Assurance 制程品质保证 FQA:Final Quality Assurance 最终品质保证 DAS:Defects Analysis System 缺陷分析系统 FA:Failure Analysis 坏品分析 CPI: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 连续工序改善 CS:Customer Sevice 客户服务 TRAINNING 培训
5.1供应商品质保证(SQA) ①SQA概念
SQA即供应商品质保证,是通过在供应商处设立专人进行抽样检验,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价而从最源头实施品质保证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在一些著名公司兴起,是以预防为主思想的体现。
②主要职责
1、 对从来料品质控制(IQC)/生产及其他渠道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把结 果反馈给供应商,并要求其改善。
2、 根据派驻检验员提供的品质情报对供应商品质进行跟踪。 3、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品质隐患。
4、 根据实际不定期给供应商导入先进的品质管理手法及检验手段,推动其品质保证 能力的提升。
5、 根据本公司生产反馈状况、派驻人员检验结果、对投诉的反应速度及态度对供应商进行排序,为公司对供应商的取舍提供依据 ③供应商品质管理的主要方法 1、派驻检验员 2、定期审核 3、定期排序
4、帮助供应商导入新的体系和方法
5.2来料品质控制(IQC) ①主要职责
1、根据来料检验标准,按规定的抽样及接收标准对来料进行检验和验证
2、对生产中发现的来料品质问题进行处理,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召开物料评审会议,必要时开出纠正报告要求客户改善(对有SQA的公司,反馈SQA要求供应商改善)
3、对供应商根据月批合格率进行排序,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5.3制程/半成品/出货品品质保证(IPQC/PQA/FQA) ①IPQC主要职责
(1) 首件样品确认/流程确认/作业方法确认。
(2) CSP(Critical Sampling Plan,从关键工序定时抽检)。 (3) 巡视生产线并反馈发现的品质问题。 (4) SPC(统计过程控制图)制作,跟进。 ②PQA(制程品质保证) PQA主要职责
依据特定产品标准,对在制品进行抽样检验,以确定本批在制品是否放行至下道工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