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设计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12:56:06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1)含义: 井田制形成于商代;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夏、商、周时期,国君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君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又称公田)里集体劳作。

井田制的实质就是王田制,即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君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土地私有制了。

(2)瓦解: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从西周中期开始的土地关系的松动,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

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标志:鲁国实行“初税亩”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1)形成:

①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通过变法,封建制度最终在个国确立。 (2)分类:按土地占有形态分类,一般认为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

①国有土地:如均田制,即是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

使用,作为征收赋税、增加国家收入或壮大军队、维护统治的依据。

②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

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其特点是个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由此,土地兼并成为封建社会不可避免也无法根除的现象。

③小农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其中以封建地主

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国家政权控制部分土地,小农土地私有制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3)措施: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

①北魏至隋唐的“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使农民摆脱

豪强大族的控制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人。 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被破坏。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②明朝实行“鱼鳞图册”,即丈量田亩 ,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备课资料】鱼鳞图册 :为征派赋役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以所绘田亩状如鱼鳞而得名,简称鱼鳞册。

(过渡: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在古代的经济政策中,统治者除了调整国家、地主与自耕农之间的土地关系之外,那么在农业、商业之间统治者又是如何处理的呢?接下来让我们进入到本课第二目——“重农抑商”)【教师板书】 二、“重农抑商”

提问一:叩问历史: (展示PPT)

师:提到这一政策,大家不禁会想: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大力推行这一政策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结合教材第一段来分析探讨一下“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原因和目的。 1、原因

学生1: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教师板书】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那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还有哪些原因呢? 学生2:统治者为维护封建的统治,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教师板书】

师:这位同学也指出了很重要的一点,当时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统治者为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维护基础,征收赋税)

(了解了“重农抑商”的原因和目的后,现在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阅读教材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过程。)【教师板书】 2、演变: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ppt

▲措施:①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

商业,为末业;(农本商末) ②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作用: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同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西汉汉武帝大规模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ppt

▲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

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

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 班固《汉书〃食货志》

搜索更多关于: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设计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国家出现了,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2、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1)含义: 井田制形成于商代;鼎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与分封制密切相关。夏、商、周时期,国君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君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又称公田)里集体劳作。 井田制的实质就是王田制,即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是国君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是少数人利益,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实质上也就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