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社会变革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8:26:54

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此资料来自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13、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14、史学家认为,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提高了野人的地位

1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地使用铁器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6、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所产生的影响是

①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 ②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③宣告了铁器时代的到来 ④增加了国君的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18、商鞅变法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统一度量衡 ③废分封,行县制 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19、古书上说:“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变法使秦国富强 B.秦始皇接受了法家学说 C.变法得到人民拥护 *D.变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0、(07海南历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8分)

材料: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大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团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度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

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4分)

答案要点:(8分)(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2分)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2分)(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2分)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2分)

21、(08天津39)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要点:(6分)(1)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郾),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确立(私田取代公田)。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晁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土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腹肌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家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商鞅、晁错所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两人的重农主张。

答:商鞅处于战国兼并战争时代,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农业,则易于治理和驱使。这是赢得兼并战争的保证。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日后秦统一奠定了基础。晁错处于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时期,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基本生活要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3、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这些趋势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怎样的条件。

答:春秋战国长期的争霸兼并战争,使人民渴望结束战乱,也减少了诸侯国的数量,实现了局部的统一,统一成为必然趋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推动的变法运动,使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为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政治基础。中原华夏族与其他民族逐步融合,使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可能。哲学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局面空前活跃,为即将统一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统治思想。经过高鞅变法的秦国国力雄厚,并在兼并战争中不断发展力量,具备了进行和赢得统一战争的条件。

搜索更多关于: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社会变革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此资料来自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13、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14、史学家认为,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提高了野人的地位 1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地使用铁器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