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准朔铁路黄河特大桥工程安全风险评估
桥梁工程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永广铁路工程指挥部 第二分部
2014年3月3日
一、编制依据 1、《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 2、《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暂行办法》(铁建设[2010]162号); 3、《桥梁施工组织设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二、评估项目 1、工程概况
中铁一局成昆铁路**至广通段扩能工程站前工程二标二分部位于云南省**彝族自治州**县境内,线路由北向南布设。管段起点里程DK672+301.5,终点里程DK679+700,全长7398.5米。桥梁工程内容包括:雷那应1#中桥、雷那应2#中桥、雷那应3#大桥、**箐大桥、上马吼1#大桥、上马吼2#大桥、马吼箐大桥、**箐公路立交桥、新康公路立交桥、管段范围内的框架涵等所有结构物。
雷那应1#中桥、雷那应2#中桥、雷那应3#大桥主体结构按照铁路一次双线桥设计,全桥位于-12.2‰的下坡道上,该桥位于直线地段。
桥跨布置形式为:雷那应1#中桥2(1×24m+1×32m+1×24m)、雷那应2#中桥2(3×32m)、雷那应3#大桥2(1×24m+6×32m+2×24m)简支预应力混凝土T梁
**箐大桥主体结构按照铁路一次双线桥设计,全桥位于-10‰的下坡道上,该桥位于直线地段。
桥跨布置形式为:2(11×32)m简支预应力混凝土T梁。
桥基础为桩基础,墩身形式为双线矩型实体桥墩,桥台采用T型空心桥台。 上马吼1#大桥、上马吼2#大桥主体结构按照铁路一次双线桥设计,全桥纵坡为0‰,该桥位于直线地段。
桥跨布置形式为:上马吼1#大桥2(1×24m+4×32m+1×24m)、上马吼2#大桥2(6×32m)简支预应力混凝土T梁。
桥基础为桩基础,墩身形式为双线矩型实体桥墩,桥台采用T型空心桥台。
马吼箐大桥主体结构按照铁路一次双线桥设计,全桥纵坡为6‰的上坡道,该桥位于曲线地段。
桥跨布置形式为:马吼箐大桥2(6×32m)简支预应力混凝土T梁。 桥基础为桩基础,墩身形式为双线矩型实体桥墩,桥台采用T型空心桥台。 2、自然地理特征
桥梁轴线与河道基本正交。桥址处河道横断面成U型,河道上口宽330米,下口宽300米,两岸悬崖陡壁,岸边高出河底约65米,**水库正常蓄水水深29m。
河道朔岸地形呈阶梯状,地面以裸露的风化岩为主,桥位处岸坡向河中心凸出;准岸桥
轴线位置为陡峭冲沟两侧地形陡峭。
两岸岸坡为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底层产状平缓,总的产状为236°∠10°。岩心呈柱状及块状,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基本承载力1000~1500KPa。其中**方岸坡表层为白云质灰岩,具溶蚀现象,一般溶孔5mm~20mm,岩石抗压强度70~120MPa,地基承载力1000~1500KPa;**岸自然稳定坡角为73°,**岸自然稳定坡角为75°,两岸荷载作用稳定坡角均为67°。 3、工程特点
本桥特点具体归结为以下三点: (1)、跨度大:主拱跨度360米,同类结构中跨度属国内第一; (2)、结构重:钢管拱总重量9082t,单元拱节最重412吨; (3)、科技含量高:大吨位、大跨度缆索吊机的设计与施工、大直径钢管拱加工及安装、钢管拱成桥线型控制、大管径混凝土顶升施工均有较高科技含量。 4、工程难点 (1)、两岸地形条件复杂,尤其是西岸地处冲沟,沟深40m,材料运输困难。 (2)、拱座基坑挖深40m,出碴和运输困难较大。 (3)、交界墩高达50m以上,保证高墩的施工质量难度大。 (4)、钢管拱的空间定位和焊接质量保证难度大。 (5)、钢管拱内顶升灌注C50补偿性无收缩混凝土,一次顶升高度达39.4m,一次顶升量为640m3,施工难度大。 (6)、拱上现浇刚架墩及Π型梁结构复杂,高空作业难度大。
三、风险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
1、风险评估和管理应遵循的基本流程如下;
施工阶段开始
检查施工阶段所做的全部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数据资料,以及招投标和合同中反馈的信息
对风险进行评估
结合自身施工水平和现场情况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包括预设的应对措施和残留风险的处理措施 全过程对残留风险进行监控
建立专门机构定期检查施工中实际地层条件和各种风险 检查结果是否满足要求
改变预设的风险应对措施、施工方法和步骤,选择更优化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 实施变更后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 满足
2、风险预测及规避对策
序号
风险项目
风险预测
规避对策
1
钢管拱安装
1、吊装过程中缆索吊系统故障,突然断电;2、高空作业; 3、施工升降机故障,造成人员伤亡; 4、扣挂系统设备损坏 5、拱管损坏
1、执行专项钢管拱安装控制措施和高空作业应急预案,执行缆索吊施
工控制措施。
2、专人指挥,专人操作,高空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安全帽。设备日常检查维修保养,专家监控。
3、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2
**吊起重作业
吊物坠物造成人伤亡,物件设备损坏
1、执行专项起重作业控制措施
2、专人指挥,专人操作,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3、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
交叉作业
**吊与汽车吊作业碰撞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1、执行专项交叉作业控制措施。
2、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吊与汽车吊明确作业范围,专人指挥,专人监控。 4、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