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濮阳市2018届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河南濮阳市2018届高三化学一模试卷(含
解析)
河南省濮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性质应用
A溶液呈酸性除去铁器表面的铁锈
B硅胶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袋装食品中的抗氧化剂 C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用于医院杀菌消毒 D能与反应并变色酸性溶液用于检查酒驾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可用于除锈,故A正确;B.硅胶多孔,具有吸水性,无毒,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没有还原性,不能用作抗氧化剂,故B错误;C.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故C正确;D.能与反应并变色,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因此酸性溶液用于检查酒驾,故D正确;故选B。 2.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与蒸馏原理有关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答案】A
【解析】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通过加热使沸点低的物质形成蒸汽的过程,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属于物理变化。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过程中也存在通过加热使沸点低的物质形成蒸汽(紫烟)的过程,故A正确;B.“沙里淘金”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与蒸馏无关,故B错误;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过程中没有加热产生蒸汽的过程,与蒸馏无关,故C错误;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过程中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与蒸馏无关,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找到蒸馏过程的本质和分离的手段。如果单纯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则无法正确解答。
3.工业上可用甲苯合成苯甲醛:(甲苯)(苯甲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相同
C.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D.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答案】D
【解析】A.分子中含有甲基,甲基是空间的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A错误;B.反应①②是取代反应,反应③是氧化反应,反应类型不同,故B错误;C.的同分异构体中包括不含有苯环的结构,其中含有苯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故C错误;D.中含有醛基,能被银氨溶液氧化,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的同分异构体中不一定含有苯环结构。
4.装置a、b、c中分别盛有试剂1、2、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必要时可加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试剂1试剂2试剂3实验目的装置 A浓Cu片KI-淀粉溶液验证的氧化性 B盐酸石灰石饱和制备
C稀硫酸溶液X澄清石灰水验证溶液X中是否有 D70%硫酸酸性溶液证明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答案】B
.
5.一种碱性“二甲醚(CH3OCH3)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能量密度高、效率好等优点。其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正极可用多孔碳材料制成 B.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C.理论上,1mol二甲醚放电量是1mol甲醇()放电量的2倍
D.电池工作时,向电池负极迁移 【答案】B
【解析】A、采用多孔导电材料,可以提高电极反应物质在电极表面的吸附量,并使它们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而该极是氧气放电,所以是正极,故A正确;B、根据电池总反应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OCH3-12e-+16OH-═2CO32-+11H2O,故B错误;C、1mol二甲醚提供12mol电子,而1mol甲醇(CH3OH)提供6mol电子,所以1mol二甲醚放电量是1mol甲醇()放电量的2倍,故C正确;D、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向电池负极迁移,故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燃料电池,明确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书写。本题的易错点为BC。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