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K12学习】八年级上册《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小初高学习
八年级上册《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教学
设计
八年级上册《主动沟通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主动沟通
健康成长》是八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的第二框题。从全课来看,本框是重点内容,在教材中占重要地位。它是学生在“知师”和“爱师”的基础上,懂得转变师生交往观念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能够说出与教师交往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认知转换的方法解释师生交往的不同行为;能够运用角色互换方法理解师生交往中的矛盾冲突,也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够遵循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与教师交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主动增进与教师的感情,尊重教师,理解和体谅教师,并认同新型师生关系之民主平等的价值取向,积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初高学习
小初高学习
教学重点:师生沟通的有效方法。 教学难点:探讨师生关系。 教法学法
教法:活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各班学生的师生关系现状和主要问题;组织学生完成好调查、采访以及结果的分析工作;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 学生准备:你与老师的关系怎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过程中,您所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老师有犯错误的时候吗?你是怎样处理?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创设情境
你与老师的关系怎样?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与老师的关系。
第二环节:活动——探究体验 活动一:体验与老师的交往
一是学生根据表中已列出的学生角色,填出与教师角色的区别,分析这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以下两个问题:我们和老师的交往行为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交往行为?
小初高学习
小初高学习
启发学生:传统理念中,老师是权威,学生处于服从的、被动的地位,这不利于师生交往。
二是请学生就“学生新角色和师生交往的新行为”发表看法?就采访教师(教师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期望?)的结果,请学生介绍。
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与上一活动的衔接、对比,注意探讨如何在平等的基础上,处理与老师的交往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师生观。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主动改变旧的师生关系。
活动二:感受与老师交往的矛盾、烦恼。
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交往情境,了解其中的矛盾冲突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烦恼,解释产生冲突和烦恼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介绍当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活动中要重在引导学生化解矛盾和烦恼,焦点要落在与教师主动沟通上。
活动三:处好与老师的关系
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老师是怎么想的?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么想?这种冲突会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呢?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同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老师与学生角色的不同,看问
小初高学习
小初高学习
题的角度的不同是产生师生矛盾、冲突和对立的主要原因。因此,学生如果能够从教师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就能理解老师的想法,从而顺利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自然地得出结论:与老师沟通的方法—从教师的角度、立场考虑问题
活动四:如何对待老师的过错
引导学生讨论:老师有犯错误的时候吗?你是怎样处理?根据实际情况,把自己课前的准备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小结:对待老师的批评注意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被老师冤枉时,能够原谅老师的错误,并找寻恰当的时机和方式与老师沟通。
活动五:分享交往经验
关于师生交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一些策略或想法,与同学分享。(学生表演)
学生谈感想、体会,教师小结:现代强调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改革也要变老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教学过程强调为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服务。老师由主角变为学习的导演、引导者,而不应该一味灌输。其实,民主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古已有之,评价某种师生观关键是看它的内涵是什么,而不是时间的先后。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师生关系,这是正确与老师交往的前提,为师生的沟通和理解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学生活动,进一步在活动得出师生
小初高学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