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热水壶系统设计
微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组件等,而光电隔离器有独特优点得到广泛应用。
光电隔离器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发光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光敏复合晶体管、发光二极管/光敏电阻,发光二极管/光触发可控硅等,但从其隔离方法这一角度来看,都是一样的,即都通过电——光——电这种转换,利用“光”这一环节完成隔离功能。 2.5.2 光电隔离器的原理电路
图2-5-1光电隔离器的原理电路
在图示的电路中,它是GaAs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当发光二极管有正向电流通过时,即产生人眼看不见的红外光,其光谱范围为700—1000nm。光敏三极管接收光以后便导通。而当该电流撤去时,发光二极管熄灭,三极管截止。利用这种特性即可达到开关控制的目的。由于该器件是通过电——光——电这种转换来实现对输出设备进行控制的,彼此之间没有电气连接,因而起到隔离作用,隔离电压与光电隔离器的结构有关。 2.5.3 光电隔离的电路
在一般微机控制系统中,由于大都采用TTL电平,不能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所以通常加一个驱动区,如7406和7407等。
图2-5-2光电隔离的电路
当输出TTL电平为低电平时,7406输出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截止,光电隔离器处于截止状态,VO端输出高电平;而当输出控制电平为高电平时,7406输出为低电平,发光二极管导通,光电隔离器处于导通状态,VO端输出低电平。
需要注意的是光电隔离器的输入输出端两个电源必须单独供电,即用于驱动发光管的电源与驱动光敏管的电源不应是共地的电源,对于隔离后的输出通道必须单独供电,如上图所示;否则,如果使用同一电源(或共地的两个电源)外部干扰信号可能通过电源串到系统中来,当然,这里
11
微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讲的单独供电,可以是单独使用不同的电源,也可用DC-DC变换的方法往输出端提供一个与光电输入端隔离的电源。
如果从通断功能来看,光电隔离器其实是一隔离开关。利用光电隔离器也可完成电平转换,其转换后的输出电平与其供电电压值有关,而与光隔输入端无关。
图2.5.3总电路框图
2.6 键盘及显示电路 2.6.1 键盘输入特点
按键所用开关为机械弹性开关,均利用了机械触点的合、断。一个电压信号通过机械的断开、闭合过程。
图2.6.1 键盘抖动波形图
由于机械触点的弹性作用,一个按键开关在闭合时不会马上稳定地接通,在断开时也不会一下断开。因而,在闭合和断开的瞬间均伴随着一连串的抖动,抖动时间的长短由按键的机械特性决定,一般为5~10ms,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参数,在很多场合都要用到。
按键的稳定闭合时间由操作人员的按键动作持续时间决定,一般为十分之几秒到几秒时间。 按键的闭合与否,反应在电压的上就是呈现出高电平或低电平,所以通过电平的高低状态的检测,便可确认按键按下没有。为了确保按键的状态,必须消除按键抖动的影响,这也是按键抗干扰的
12
微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主要的一个方面。
2.6.2 按键接口电路的消抖措施
消除按键抖动影响通常有硬件、软件两种方法。本系统采用双稳态消抖的硬件消抖方法。 双稳态消抖的原理:
图2.6.2双稳态消抖电路原理图
图2.6.2中用两个与非门构成一个RS触发器,当按键为按下时,输出为1,当按键按下时,输出为0。此时即使由于按键的机械性能使按键因弹性抖动而产生瞬间不闭合,只要按键不返回原始状态,双稳态电路的状态不会发生改变,输出保持为0,不会产生抖动的波形。这一点很容易通过分析RS触发器的工作过程得到验证。
设按键首先处于a位置,此时RS触发器的与非门输出端OUT1为高电平1,与非门2的输出端OUT2为0,此输出引入到与非门1的一个输入端,会把与非门1锁住,使其固定输出为1。如果此时按下按键,即使按键在a位置因弹性而产生瞬间抖动,形成一连串的抖动波形,即与非门1输入端出现了一连串的高和低电平,由于与非门2的输入端在按键没有到达b位置时始终是0,所以无论与非门1输入端的信号电平怎么变化,与非门1输出端OUT1的输出恒为1。当按键到达b时,一旦与非门2的输出端呈现低电平时,RS触发器将出现状态的翻转,此时,OUT2端输出为1,OUT1端输出为0,OUT1又引回与非门2的一个输入端,锁住与非门2,保证其输出恒为1,这样即使按键出现抖动,也不会影响OUT2的输出,因此OUT1的输出也恒为0。同样,在松开按键的过程中,只要一接通a,输出为1,在接通a的过程中,即使产生了弹性抖动,只要按键不与按键b发生接触,RS触发器的输出将保持不变。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如果在按键信号输入端加上一个RS触发器就可以剔除按键抖动产生的干扰。 2.6.3 矩阵键盘的概述
13
微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论文)
1)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按键设置在行、列线交点上,行、列线分别连接到按键开关的两端。行线通过上拉电阻接到+5V上。平时无按键动作时,行线处于高电平状态,而当有按键按下时,行线电平状态将由与此行线相连的列线电平决定。列线电平如果为低,则行线电平为低,列线电平如果为高,则行线电平亦为高。这一点是识别矩阵键盘按键是否被按下的关键所在.由于矩阵键盘中行、列线为多用键共用,各按键均影响该键所在行和列的电平。因此个按键彼此将相互发生影响,所以必须将、列线信号配合起来并作适当的处理,才能确定闭合键的位置。
2)按键的识别方法
矩阵键盘按键的识别方法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识别键盘有无键被按下;第二步,如果有键被按下,识别出具体的按键。识别键盘有无键按下的方法是让所有列线均置为0电平,检查各行线电平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则说明有键被按下,如果没有变化,则说明无键被按下(实际编程时应考虑按键抖动的影响,通常总是采用软件延时的方法进行消抖处理)。
识别具体按键的方法是(亦称为扫描法):逐行置零电平,其余各列置为高电平,检查各行线电平的变化,如果某行电平由高电平变为零电平,则可确定此行此列交叉点处的按键被按下。
3)键盘的工作方式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键盘扫描只是CPU的工作内容之一。CPU在忙于各项工作任务时,如何兼顾键盘的输入,取决于键盘的工作方式。键盘的工作方式的选取应根据实际应用系统中CPU工作的忙,闲情况而定.其原则是既要保证能及时响应按键操作,又要不过多占用CPU的工作时间。通常,键盘工作方式有三种,即:编程扫描、定时扫描和中断扫描。
CPU对键盘的扫描采用程序控制方式,一旦进入键扫描状态,则反复地扫描键盘,等待用户从键盘上输入命令或数据。而在执行键入命令或处理输入数据过程中,CPU将不再响应键入要求,直到CPU返回重新扫描键盘为止。
由图2-6-4可见键盘采用编程扫描方式工作,PB口输出逐行扫描信号,PA口输入8位列信号,均为低电平有效。8255A的A0、A1上,CS与P2.7相接,WR、RD分别与8051的WR、RD相连。 2.6.4 LED显示原理及显示方式
1)LED显示器结构
LED显示块是由发光二极管显示字段的显示器件。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通常使用的是7段LED。这种显示块有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
图2.6.4 LED显示器引脚图
1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