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习题

(云南专版)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0 0:29:13

【实验结论】

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__2AI + 6H2O===2AI(OH)B J + 3Hb f __。

【实验反思】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用饱和硫化钠溶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废 液。

2. (20 18 ?长沙)在小英家的仓库里,堆放着一袋袋化肥一一碳酸氢铵 (NH4HCO)。过了一个夏天,小英发现这种化

肥所持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更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化肥 也没有撒落在地上,更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使用。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 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 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①_(填序号)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NH) 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③ 红棕色气体。NO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 2N3 O===2NO> 【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NO为

图一

实验操作 图_一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解产物中有 没有二氧化氮 水、氨气 , ①取适量碳酸氢铵于试管中 加热,如图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试管 壁上有一所示,将干燥的 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导无色液滴且试纸变蓝, 但未见红棕色管口 ②按如图二所示装置继续实 验,直到反应完全 【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

气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解产物中有 二氧化碳 (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实验步骤:把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气体中;实验现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实验结论:气体是氨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你家里 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

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__。

题型之五 其他探究

针对训练 1 . (2013 ?昆明)“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 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

趣。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 .分别量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 A、 B两支试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 管中,向 A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 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 木条,观察现象 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 n .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 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察现象 13

川.将实验n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 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仍为a g IV .分别量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 C、 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 g氧化铁粉 末,向D试管中加入a g二氧化锰粉末,观 察现象 【实验结论】

(1) A中产生的气体是__氧气__。

(2) 实验n、川证明:氧化铁的 —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 剂。 (3)

【实验评价】

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2HQ====2HQ+ Q2「__。

(1) 设计实验闪的目的是 __比较分析氧化铁与二氧化锰哪一个更适合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的催化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2) 若实验W观察到 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成氧气的催化剂__。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CuQ CuSQ、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旦。

—二氧化锰更适合作过氧化氢分解生

A. MnQ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E. 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它属于糖类

2 . (2013 ?曲靖)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改进装置对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 白磷有剧毒,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白磷。

② 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刺激人的呼吸道,影响健康、污染环境。

加止水夹 烧 X 「 - iil ijiiii sirti im \\水

p/_ y 【实验过程】

广过俺化即」 (1) 打开止水夹,缓缓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烧瓶中白磷周围产生火星,液面上方产生大量白烟。该现象说明过

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

氧气,同时证明了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与氧气接触 。

(2) 此实验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的要求,对有害物质进行了处理。氢氧化钠的作用是

__(填操作方法),使溶液进入烧瓶中除去残留的白磷。

_吸收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

二磷,防止其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_。实验结束后为了处理掉残留的少量白磷,可以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酸性高锰 酸钾溶液,然后 —向外拉注射器

⑶ 小组成员对“过氧化钠(Na2Q)与水反应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 经过大家讨论,猜想二不成立,原因是

对于猜想一是否成立,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论证】 实验操作 取少量过氧化钠固体于试管中,加 足量水,

反应物质中没有碳元素 __。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色 实验结论 猜想一成立 并向其中滴入少量 无色 14

酚酞试液 【结果表达】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延伸】

__2Na2Q + 2fO===4NaOHQf __。

过氧化钠是一种黄色固体,还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潜水艇中常利用该反应来提供氧气。判断一瓶 空气中长久放置的过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是

O

__加入稀盐酸,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变质

3. (2018 ?仙桃)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 题。

【实验方案一】如图1。

(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酚酞溶液变红色.

⑵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设计对比实验__。(说出一点即可) 【实验方案二】如图 2、图3。

图丨 图2

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 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

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 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 5滴浓氨水,

40 C的热水中。

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

(1)观察到的现象是 —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 3比图2变色快__。

⑵ 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

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大小和形状相同;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注射器向图 同 时注入 5滴浓氨水 __。

4个被控制的量 一塑料瓶的材质、

2和图3的塑料瓶中

(3) 若图4中的小纸花上喷有—石蕊溶液—,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 变为红色。

【实验方案三】如图 5。

用长柄V形玻璃管进行实验,向左、右两端的

V形玻璃管口分别同时滴入等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塞紧橡皮塞。

(1) 过一会儿后,从图 5中观察到有白烟产生且位置偏右,说明

氯化氢分子快_。

一氯化氢和氨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氨分子运动得比

NH+ HCI===NHCI 。

相对分子质量—有关。(说出一点即可)

(2) 图5中生成白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分子的运动速率与

4. (2018 ?绥化)实验室中有一种含有纯碱、小苏打和少量水的固体粉末样品。为了测定其中小苏打的含量,某化 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

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

(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已知:①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碱石灰是CaO与 NaOH勺固体混合物。

A C、D中所装药品足量且能完全吸收相关物质。

③ 加热条件下,纯碱稳定不分解,小苏打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3====NstCG+ H2O+ CO f

15

探究过程如下:

I.称量样品和已装入相关药品的装置 C D的质量,分别为: m m、m。 n .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B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簧夹,给玻璃管加热。

川.待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空气,再熄灭酒精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IV.再次称量装置 C D的质量,分别为 m、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__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__。

(2) 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 —浓硫酸__。

(3)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2NaO出CQ===NaCO+ H2O_。

⑷ 装置E的作用是__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

(5)依据实验所得数据计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为

D装置中__。

16 800 (m— m)

__ --------- j4_-_ %__(用相关字母表示)。

—偏大_(填“偏大” “偏小”或“准确”),理由

⑹ 误差分析。按上述实验步骤测得该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分数 是—加热样品前没有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

_。

5. (2018 ?呼和浩特)根据大量的实验总结得出酸碱盐之间相互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 或水。依据该条件,某化

学小组的同学推断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推断的可 靠性,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稀硫酸和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甲同学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以下两个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请依据实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溶液变红 溶液中含有 H (写离子符号) — _-r f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__SO—__(写离子符号) — 一混育槪 【甲同学的结论】稀硫酸与氯化镁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⑵ 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后,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① 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 中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 —。

—可能反应后硫酸有剩余—。为了进一步

Mg*。整个实验过程

确认两者没发生反应,还需检验烧杯内的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于是,乙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氢氧化钠 溶液,证明了混合液中含有

② 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通过实验成功地检验出混合液中含有 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然后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Cl 。他设计的方案为

向反应后的溶液

__(写出操作和现象)。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证明了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确实没有发生反应。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实验结论】 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__2AI + 6H2O===2AI(OH)B J + 3Hb f __。 【实验反思】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用饱和硫化钠溶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废 液。 2. (20 18 ?长沙)在小英家的仓库里,堆放着一袋袋化肥一一碳酸氢铵 (NH4HCO)。过了一个夏天,小英发现这种化 肥所持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更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化肥 也没有撒落在地上,更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使用。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 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