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历史复习第一二单元
课题:复习第一单元
一、学习目标
(1)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难点: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三、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1.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由某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2.距今约71万-2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他们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业。
3.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干栏式的房屋;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种植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半坡出土了大量陶器,称为彩陶。居住半地穴的房屋。 4.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
(1)炎帝: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号称神农氏,
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 1 -
(2)黄帝: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人。
(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尧、舜、禹成为黄河流域部落首领时部落联盟推举领袖的办法叫“禅让制”。
6.大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当堂训练 【真题演练】 一、选择题
1.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展开大战。该战役发生在 ( )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阪泉 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3.“民以食为天”。下列食物中,河姆渡原始居民可以吃到的是 ( )
A.粟米 B.稻米 C.玉米 D.甘薯 4.元谋人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 2 -
5.能够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 (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6.“民主”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出民主精神的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闻名,唯有我先。” 材料二:“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参拜了中华民族的这一人文始祖。宋楚瑜在祭文中特别提到:“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请回答:(1)文中的“轩辕”是指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哪一位人物?
(2)除文中所述,传说中此人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还有哪些?
四、反思
1.本节课最成功之处
2.本节课的最需改进之处
- 3 -
课题:复习第二单元
一、学习目标
复习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夏、商、西周,甲骨文,春秋争霸,商鞅变法,百家
争鸣
难点:春秋争霸,商鞅变法。 三、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1.约公元前2070年,禹之子继位称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都城阳城,开始了“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商汤灭厦,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朝;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纣建立西周,都城镐京,实行分封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夏、商、西周三个暴君:夏的桀,商的纣,西周的厉王。
3.西周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内容:“授民授疆土”。 影响:通过分封诸侯,拱卫王室,,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巩固了统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