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寒假社会调研

寒假社会调研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38:10

寒假社会调研

研究课题:《南北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以江苏

省江阴市和山东省蒙阴县为例》

院系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1级 成 员:许家烨 11131071(组长)

陈 茜 11131033 焦 娜 11131043 李 岩 11131054 廖红英 11131057 王克强 11131045 陶泽玙 11131079 王丹丹 11131080

南北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以江苏省江阴市和山东省蒙阴县为例

摘要: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来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然成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江苏省作为东部 沿海的经济强省,为实现其“文化大省”的战略构想,在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同时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山东省近年来也把建设文化强省作为重要战略部署,顺应潮流发展,推出创新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通过走访江阴市和蒙阴县两地,了解了其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本文旨在比较两地文化建设情况,取其所长,为推进全国各地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取其所短,分析、寻找新的方法和路径来弥补不足。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 江阴市 蒙阴县 对比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响应中央号召,全国各地纷纷进行新农村建设。之后十六届七中全会又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可见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除了要使人民的“口袋”富起来,“脑袋”也要富起来才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小组决定前往江苏省江阴市和山东省蒙阴县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完成了此篇报告。

一、调研情况 1、研究目标

通过对江苏省江阴市和山东省蒙阴县两地的实地调研,汇总和分析资料数据,总结并比较出两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2、研究内容

本篇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江阴市和蒙阴县两地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表现出的共同点,主要从政府领导、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特色农村文化、传承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二是江阴市和蒙阴县两地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不同点,主要从文化教育、文化表现形式和建设模式、典型树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三是通过了解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并把握了两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3、研究设计

本次调研采取了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整理总结出相关数据,以反映调研主题在两地体现出的问题。

1

4、研究地点选择

本次调研选择江阴市和蒙阴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团队成员大多来自江苏省和山东省,家住在两地附近,从各个方面看都较有利于调研活动的进行。第二,选择江苏省江阴市,主要是希望通过典型效应找出适合其他地区尤其是中西部较不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和方法。第三,选择山东省蒙阴县,是由于该县文化底蕴较厚,且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5、研究创新

国内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调研的报告不少,但体现两地对比研究的不多,甚至很难在类似期刊、互联网上找到相关文章。

6、相关概念界定

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江阴市和蒙阴县新农村文化建设共同点

江苏和山东都把文化大省、文化强省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因此江阴和蒙阴两地也把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地区发展的重点,两地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等方面出台了许多新措施,同时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方面两地有许多共同之处,研究两地成功的共同点对全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培养

任何方案、措施的推行,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都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的,两地的领导及相关部门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是显而易见的。

1、江阴市

江阴重视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探索,为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建设新农村,一方面需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需要选派一批有技术、年富力强的人才到农村去,以华西村为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全面提高华西村人的综合素质。在这方面,吴仁宝六十年代举办文化夜校,帮助农民提高文化水平,七十年代起大力培养大学生,引进各种文化人才,举办各种农业科技培训等等。

2、蒙阴县

蒙阴县、乡党组织通过“自荐”或村推荐、乡镇审核、组织人事部门评定的办法,着力把这些合作组织中的农村能人培养成为农村实用人才,充实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颁发《农村实用人才证书》。同时,县、乡制定出台了优惠政策,

2

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兴办民间科研机构、领办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把实用人才培养成新兴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带头人”。目前,全县已拥有农村科技人员、经营能人、种养加能手和合作组织带头人等各类实用人才约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

(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两地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江阴市

江阴市注重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据了解,江阴为保障公民平等享受基本文化服务,将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涵盖了江阴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或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以及符合开放要求的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位和相关专题文化场馆。中心场地设施将全年免费向辖区群众开放,每周开放时间56小时以上,免费开放活动项目不少于6项。作为江阴市的典型村,华西村在建农民公园时,不仅注重休闲娱乐设施建设,也修建了二十四孝亭等弘扬传统文化的项目??华西村每年要办“三个节”:立夏“诚信节”、立秋“旅游节”、立冬“孔孟节”。3个节的核心是“诚信”,据采访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华西村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景象,与“诚信”二字密不可分,失去诚信的村是可怕的,因为它无法使所有人齐聚一心,共同奋进。

2、蒙阴县

蒙阴县委、县政府把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这个县已有280多个村建成了高标准文化大院,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0%。为了普及科普知识,推进文化建设,蒙阴县己建起各类科普活动站200开外,在400多个行政村和社区建起科普宣传栏,在城区主要公共场所建科普宣传栏,建立科普示范基地37处,为全县科普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蒙阴县把文艺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纳入了任务目标,各村结合实际,都成立了自己的秧歌队、龙灯队等文艺演出队或文艺演出小组。目前,已有秧歌队、庄户剧团、书画社、锣鼓队、农民读书会、体育运动队等各类文化团体1000多个,文艺活动骨干5000多人。农村文化大院活动也由最初的唱歌、跳舞发展到文艺表演、读书看报、书法绘画、运动健身等多种形式。在文化网络建设方面,全县所有行政村实行统一挂牌,各村配备了电脑、电视机和卫星接收等设备,并全部连接互联网,农民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三)开放保护文化遗产

在利用本地历史文化遗产上相同,两地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1、江阴市

走进华西村,明显地就能感觉到那种“内外相融、中西结合”的文化风格。民族宫、长廊、长城、孔庙、天安门、山海关等仿造的民族风格建筑错落有致,但同时又仿造了欧式别墅、美国白宫、德国天文台、法国凯旋门等外国著名建筑,几乎能够让你在一天时间内实现环球梦。华西村建村以来,不断地吸收、收集、积累、珍藏文化艺术品的传统,大到铜钟、石狮、九龙壁等,小到书法、字画、瓷器、雕刻、绣品等琳琅满目,一些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在国内外也获得了很高

3

搜索更多关于: 寒假社会调研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寒假社会调研 研究课题:《南北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以江苏省江阴市和山东省蒙阴县为例》 院系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11级 成 员:许家烨 11131071(组长) 陈 茜 11131033 焦 娜 11131043 李 岩 11131054 廖红英 11131057 王克强 11131045 陶泽玙 11131079 王丹丹 11131080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