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閲嶅簡甯?5涓患鍚堟枃鍖栫珯寤鸿椤圭洰鍙鎬ц璇佹姤鍛?- 鐧惧害鏂囧簱
XX区xx镇等15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文化生活。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把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写进了2008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由此可见,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乡镇文化建设工作的高度关注,对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深切关心。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有着重大意义。
二、重庆市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进展
乡镇综合文化站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是重要的农村文化阵地,为缩短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根据国家扩大内需的要求,重庆市2008年度在原计划建设2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基础上,新增建设计划35个。为确保建设质量,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功能,重庆市文广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特别强调,乡镇综合文化站决不能建成“半拉子”工程,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不得建在乡镇政府办公场所内,必须在人口集中、方便群众的地段建设。要求各区县文广新局建立月报制度,在本月25日前报送相关项目的进展情况。
2006年重庆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计划至2010年建成300平方米以上的乡镇综合文化站897个。到目前为止,重庆市财政先后投入近1亿元,各区县财政投入近2000万元,共建
XX区xx镇等15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53个。
三、XX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现状
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按照《“十一五”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要求,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应包括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和管理用房,并且“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适当建设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黑板报等配套措施。”在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当地政府的重视下,乡镇文化建设起步向前,乡镇文化站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村一级文化设施依然比较缺乏,覆盖乡镇的文化网络尚未形成。
1、乡镇文化站设施和场地严重不足
XX区许多乡镇文化站原有的设施和场地陈旧老化、面积狭小,一些地方除了参加全镇的活动外,平时几乎没有什么活动可以开展。有的地方,几乎有一半的乡镇文化站没有活动用房,缺乏设施器材和图书资料,加之文化专干流动性大、基层文化底子薄,无法组织、创作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作品,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需要,实现文化站的辐射功能。
2、文化活动经费投入不够。
文化站文化活动经费的投入是临时、零星的,没能列入财政预算,列入当地财政支出预算的经费仅能保证文化站编制人员的工资。因经费紧张,许多乡镇文化站业务近乎停顿。由于活动开展的经费不能得
XX区xx镇等15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到有效保障,没有经费支撑,活动的开展就无法进入常规化。这直接导致一些乡土特色文化因缺乏资金而无法进行包装、打造,不能形成文化品牌。一些乡镇的文化站由于缺乏可运作的经费,无法更新、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没有办法开展培训和文化活动,阵地建了,但内容聊聊,近乎成为只有一块牌子的挂牌文化站。
3、对乡镇文化站建设认识滞后。
由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积极性,大多放弃主业改做乡镇中心工作。
4、文化站工作弱化,文化队伍力量薄弱,综合性艺术人才缺乏。 乡镇文化站的文化队伍处在农村文化工作的第一线,直接承担着文化建设的任务,但从我们的调查来看,目前多数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只能完成广播电视的播出和维护,能够吹、拉、弹、唱的和从事体育辅导的综合性专业人员奇缺。文化站正式人员偏少,混岗使用、“不务正业”的问题比较突出,文化站人员被抽用做乡镇中心工作的机率高达99%。这一事实说明,乡镇文化站已经名存实亡。
5、文化站的执法权限不平衡。
目前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执法权限极不平衡,对于违反文化市场的行为只有管理权,没有行政执法处置权,不利于规范文化市场。
XX区文化站建设滞后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但
XX区xx镇等15个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从总体上看,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是影响和制约XX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意义
1、乡镇文化站具有发挥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的功能。 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的宣传文化中心,通过广播电视、举办形势报告会、政策咨询、图片展览、印发宣传单、电影下乡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于增进广大群众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坚定群众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具有直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乡镇文化站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这种作用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立竿见影的还是潜移默化的。
2、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的主体,在继承文化成果、教育娱乐群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乡镇文化站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举办群众性文艺活动,是基层文化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所体现公益性本质所在。群众文化发展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辅相成,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的逐渐改善,农民必然会产生对文化需求。乡镇文化站扎根于基层,其内在的亲和力保证它能够有效地挖掘和利用当地的传统资源——例如民间舞蹈、民间山歌、民间习俗,来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