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第24-27课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第24-27课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9:40:55

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6.下列句子中“以为”的意思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

A.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C.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

答案 D

解析 例句和D均为“把??作为”;B.“以为”应解释为“任”;A、C应解释为“认为”。

7.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叙述郭橐驼善于种树之事,借题发挥出以其法治民的道理。

B.本文在阐明“任其自然,顺其本性”的意义,反对政令烦苛,吏胥扰民。 C.本文用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相对比,用种树类比治民,设比精巧。

D.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作者“以德治国”的进步思想。 答案 D

解析 “以德治国”错,应为“养民治国”(原文“养人术”中“人”即“民”的讳说)。

8.如果把郭橐驼种树的道理运用到教育少年儿童上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既要抓好关键环节,又要顺其自然,不要揠苗助长。

B.既要关怀身体成长,又要关心思想成长,不能放任自流。 C.既要搞好家庭教育,又要做好学校教育,不要只重视一面。 D.既要教会做事,又要教会做人,不要急功近利。 答案 A

解析 本文通过叙写郭橐驼种树的故事,说明了“任其自然,顺其本性”的道理。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传 (唐)柳宗元

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

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地,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负小虫也 善:喜爱 .B.及其怠而踬也 怠:疏忽大意 .C.物积因不散 积:积累 .D.以近于危坠 危:危险 .

答案 D

解析 危:高。

1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贪取滋甚?①大其禄,而.? ?②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厚其室?③遇货不避,以.? ?④以近于危坠?.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答案 C

解析 ①连词,表递进,而且;②连词,表转折,可是;③连词,表目的,来;④连词,表结果,以致。

1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文中的蝂背负很多东西仍然不满足,即使为它取去重物仍然执迷不悟,又喜欢往上爬,最终坠地而死。

B.作者借蝂来讽刺当世一些人也喜欢取物自厚,贪婪不知足,直到被罢官了才翻然醒悟,痛悔不已,影射当时的黑暗现实。

C.这篇文章作者抓住蝂的特征予以夸张,讽刺政敌,抨击社会丑恶现实,造意新奇,讽喻生动,幽默犀利。

D.本文名为“传”,是一篇传记,和《种树郭橐驼传》一样都是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答案 B

解析 “翻然醒悟,痛悔不已”和原文不符,作者借蝂讽刺一味攫取官位、俸禄而贪得无厌的社会卑劣现象。

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如果能爬行,又像原先一样把东西抓取过来背上。 (2)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毫不躲避,(总是要捞一把)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担心财富积聚得不够。

参考译文

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蝂如果能爬行,又像原先一样把东西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毫不躲避,(总是要捞一把)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担心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四、语言运用

13.阅读下面的内容,先使用个性化语言完成填空,使得下文衔接自然、生动形象;然

后得出哲理性结论。

有四个和尚,为了修行,他们一起参加禅宗的“不说话修炼”。油灯中的油愈燃愈少,眼看就要枯竭了。而和尚D始终盯着那盏灯,见此情景,甚为着急,可是他不能说话。突然,一阵风吹来,灯芯被风吹得左右摇摆。和尚D终于忍不住大叫一声:“糟糕,灯要灭了!”和尚C立即斥责和尚D说:“__________”。和尚B闻声大怒,他冲着和尚C说:“________”。和尚A一直沉默静坐,这时却傲视另三个和尚说:“哈哈!只有我没说。”

(1)根据上下文语境,完成文中空缺部分的人物语言。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整个故事,写一段具有哲理意味的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你叫什么?我们是在做“不说话修炼”,你怎么能开口说话呢? ②你不是也说话了吗?太不像话了!

(2)以五十步笑百步,岂不更可笑?严以律己,才是成就事业的开始。 14.请欣赏下面的漫画,揭示其寓意。

答案 讽刺了社会上各种不切实际的达标、评比活动以及由此助长的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

第25课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

希 通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春者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稀” 稀疏 (2)“暮” 晚 2.古今异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假字。 (1)鼓

::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一两天,引申为年纪稍长。今义:一天。(2)古义:何妨。今义:什么伤。(3)古义:少年,不到20岁的人。今义:儿童。

3.一词多义。

答案 (1)如果/至于/或者/到??去,往/依照,遵从/像、如同/及,比得上 (2)方形/计算面积的单位,方圆/道,指是非准则/正、才 (3)借给/赞成/和/同“欤”,语气词 (4)代词,你们/代词,你/副词词尾,地/助词,放在象声词或形容词后面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如会同,端章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浴乎沂,风乎舞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更多关于: 2011高考语文总复习第24-27课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6.下列句子中“以为”的意思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A.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C.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答案 D 解析 例句和D均为“把??作为”;B.“以为”应解释为“任”;A、C应解释为“认为”。 7.下列对文段的理解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叙述郭橐驼善于种树之事,借题发挥出以其法治民的道理。 B.本文在阐明“任其自然,顺其本性”的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