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期末考试重点试题
焦躁痛苦、厌恶绝望的情绪,这个文学流派被称为“__________”。
115 劳伦斯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和乔伊斯的《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被称为本世纪
最出色的两部“成长小说”。
116 黑色幽默是美国二次大战后最重要的文学潮流,其代表性作家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名词解释
1 荷马史诗 三联剧4 拜伦式英雄 5 “东方叙事诗” 6 人物再现法 7 骑士文学 8 教会文学 9 狂飚突进运动 10 启蒙戏剧 11 多余人形象 12 社会问题剧 13 “温柔的新体” 14 流浪汉小说 15 大学才子派 16 古典主义 17 自然派 18 文艺复兴 19 湖畔派 20 三一律 21 人文主义 22 自然主义 23 百科全书派 24 追溯法 25 哲理小说 26 “新人” 27 解冻文学 28 迷惘的一代 29 间离效果 30 黑色幽默
3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32 意识流小说 33 新小说
34 《圣经·旧约》 35 巴黎公社文学 36 《源氏物语》 37 “新思潮派”
七星诗社 38 两希
39 “异化”主题 40 零度写作 41“新感觉派” 42 荒诞派戏剧 43 唯美派 44 和歌与狂言 45 冰山理论 46 白桦派
47 魔幻现实主义 48 和歌与狂言 49 战壕真实派 50 “卡夫卡式” 51 《源氏物语》 52 巴黎公社文学 53 超现实主义
简答题
1 《伊利亚特》的艺术特点。
2 简析《俄狄浦斯王》的戏剧技巧。 3 谈谈索福克勒斯对悲剧艺术的贡献。
4 中古文学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充满着深刻的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 5 《神曲》在表现上的人文主义思想。 6 《神曲》艺术表现上的特点。
7 流浪汉小说具有哪些特点,有何影响? 8 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9 试析桑丘·潘沙形象。 10 《堂吉诃德》的艺术成就。
11 莎士比亚的创作分期,各时期的特点及主要成就。 12 莎士比亚戏剧在内容和艺术的主要特点。
13 以《哈姆莱特》为例,谈谈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结构的特点。 14 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5 高乃依和拉辛悲剧创作的异同。 16 《伪君子》的艺术特色。 17 启蒙文学的特点。
18 如何理解靡非斯特的形象。 19 《浮士德》的艺术成就。
20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1 《巴黎圣母院》是如何成功运用美丑对照原则的? 22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有什么特征? 23 《红与黑》艺术成就。
24 《红与黑》是怎样表现反封建的政治主题的? 25 简述《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
26 《人间喜剧》是如何体现“巴尔扎克式”现实主义风格的? 27 如何评价高老头的父爱。
28 以《高老头》为例,分析巴尔扎克式小说的结构模式。 29 狄更斯创作分期及各时期创作特点如何? 30 为什么说《双城记》是一部“殷鉴之作”? 31 简述《双城记》的结构特点。
32 谈谈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小人物”。 33 《罪与罚》的思想意义。
34 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谈谈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特点。 35 契诃夫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 36 别里科夫形象分析。 37 《套中人》的艺术成就。
38 浅析《玩偶之家》的艺术特征。
39 分析《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的悲剧原因。 40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41 《吉檀迦利》的艺术特色。 42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43 《雪国》的艺术特点
44 分析《我是猫》的艺术特点。
45 《母亲》中尼洛夫娜和巴威尔的形象。 46《吉檀迦利》的思想内容
47 分析《局外人》中默而索的悲剧原因。 48 古印度文学的基本特征。 49 简述《城堡》的思想内涵。
50 分析《老人与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51 前苏联文学的基本特征。
52 海明威的文学创作有哪些发展变化?
53 分析《源氏物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54 20世纪50、60年代欧洲文学的基本特征。
55 在海明威的文学创作中,他的战争观有何变化? 56 荒诞派戏剧的基本特征。 57 《雪国》中驹子形象分析。
58 分析《变形记》中葛利高尔的悲剧原因。 59 《母亲》的文学价值
60 东方文学总体看有哪些特征? 61 狄更斯创作分期及特点。 62 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63 《儿子与情人》表达了劳伦斯怎样的探索? 64 简述劳伦斯小说创作的特点 65 什么是现代主义文学?
66 《尤利西斯》的艺术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67 《母亲》的创新和意义。
分析题
1 试析堂吉诃德形象。
2 哈姆莱特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 分析答尔丢夫的形象。 4 分析浮士德形象。
5 爱斯米哈尔达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6 怎样评价于连的个人奋斗? 7 以拉斯蒂涅形象为例,谈谈巴尔扎克的人物塑造是如何体现“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性格”这一现实主义原则的。
8 为什么说,性格分裂或多重组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人物的特点? 9 怎样认识《复活》中男女主人公的复活? 10 安娜·卡列尼娜形象分析。
11 什么是“托尔斯泰主义”?联系《复活》谈谈你的认识。 12 如何理解娜拉的反叛?
13 试以《老人与海》为例,分析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 14 分析《母亲》中的母亲形象及其时代意义。
15 谈谈肖洛霍夫是怎样通过塑造葛利高里来反映苏联十月革命后内战时期的时代精神的?
16 怎样认识卡夫卡《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变形?
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原名萨缪尔·克莱门斯。11岁丧父,13岁辍学,后来当过排字工、报童、领航员、舵手。1861年去西部寻矿,作过股票生意,淘金,渴望致富,但均不成功。其间开始为当地报纸写趣闻轶事。1864年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的跳跬》,使他闻名全国。随后写出一系列有影响的幽默讽刺作品。70年代以后,马克·吐温连续写出《镀金时代》(与人合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1894年,马克·吐温的出版公司破产,负债累累,遂去欧洲讲演同时出版《傻瓜威尔逊》、《赤道旅行记》、《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5年后回国,继续发表政论性演讲和文章。马克·吐温的创作表现出杰出的幽默、讽刺的特点,对19世纪后半期和本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充满了强烈的批判精神。他对美国社会腐败、民主虚伪和种族压迫的揭发讽刺,对资产阶级各色人等的否定,在当时极为繁荣的幽默文学中独领风骚。2、《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②思想意义:小说的中心人物哈克曾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出现过,但在这部小说中他已经不是一个追求冒险的汤姆式的顽童了,而是一个有头脑、质朴、有正义感而又勇敢的少年。他不仅渴望自由,而且还积极帮助吉姆获得自由,是一个具有民主精神的美国下层人民的典型。作者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也成功地塑造了黑人吉姆这个精神高尚的黑人形象,反映出他的反种族歧视的进步倾向。此外,对密西西比河“河上”与“岸上”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那种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的憧憬。
③艺术特色:首先,作者把现实主义的精细镂刻与浪漫主义的热烈抒情结合在一起,把人物心理的真实描写与幽默风趣的夸张融为一体。其次,小说所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手法,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被认为是小说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此外,小说中所使用的美国南方方言、黑人俚语,被称为是“英语的新发现”,流畅、准确、口语化的语体,对美国以后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