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高中物理 第8章 气体 第4节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课堂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3
2020
第八章 第4节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题为多选题)
1.1859年麦克斯韦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后来有许多实验验证了这一规律。若以横坐标v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v)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速率分布规律的是( D )
解析: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不能为负值,A、B错;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趋势,速率为0的分子几乎不存在,故C错、D对。
2.(山东省菏泽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关于气体热现象的微观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密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在某一时刻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数目一定相等 B.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有的大有的小,但是按“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 C.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的质量和气体的种类有关 D.当某一容器自由下落时,容器中气体的压强将变为零
解析:虽然分子的运动杂乱无章,在某一时刻,与容器各侧面碰撞的气体分子数目基本相同,不能说一定相同,故A错误;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有大有小,但是按“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故B正确;气体压强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的密集程度这两个因素有关,故C错误;当某一容器自由下落时,虽然处于失重状态,但分子热运动不会停止,所以分子仍然不断撞击容器壁产生压力,故压强不为零,故D错误。
3.教室内的气温会受到室外气温的影响,如果教室内上午10时的温度为15℃,下午2时的温度为25℃,假设大气压强无变化,则下午2时与上午10时相比较,房间内的( B )
A.空气分子密集程度增大 B.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空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D.空气质量增大
解析: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平均每个分子对器壁的冲力将变大,但气压并未改变 ,可见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一定减小, 故A项、D项错误、B项正确;温度升高,并不是所有空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项错误。
4.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
按速率大小划分区间(m/s)
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分子总 2020 数的百分率 0℃ 100以下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以上 1.4 8.1 17.0 21.4 20.4 15.1 9.2 4.5 2.0 0.9 100℃ 0.7 5.4 11.9 17.4 18.6 16.7 12.9 7.9 7.6 3.9 根据表格内容,以下四位同学所总结的规律正确的是( ACD ) A.不论温度多高,速率很大和很小的分子总是少数 B.温度变化,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要改变
C.某一温度下,速率在某一数值附近的分子数多,离开这个数值越远,分子数越少 D.温度增加时,速率小的分子数减少了
解析:温度变化,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是不会改变的,B错误;由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和统计规律可知,A、C、D描述正确。
二、非选择题
5.节假日释放氢气球,在氢气球上升过程中,气球会膨胀,达到极爆炸。假设在氢气球上升过程中,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则球内的气体压大”、“减小”或“不变”),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不变(填“变“不变”),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情况最接近图中的C线(填“A”、图中f(v)表示速率v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
6.中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也是自行车的王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虽然汽车已经进入家庭,但自行车以其轻便、经济、维修方便等独有的优势,依然成为人们目前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轮胎“跑气”是自行车的常见故障之一,现用活塞气筒向一个容积为V的自行车轮胎内打气,每次能把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空气打入自行车轮胎内。若胎内原有空气的压强为p,设打入气体的温度不变,则打了n次后自行车轮胎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大?并解释为何在打气过程中越打越费劲?
答案:p+n限体积时甚至会强减小(填“增强”、“变弱”或“B”、“C”)。
p0V0
;打入气的次数越多,轮胎内气体压强越大,再次将气体打入时,需用力越大即越费劲。 V解析:取胎内原有气体和n次打入的气体为研究对象 由玻意耳定律知pV+np0V0=pnV 所以pn=p+n(
p0V0
) V 2020
p0、V0、V、p各量不变,pn越大即打入气的次数越多,需要克服胎内气体对气筒(活塞)的压力越大,感觉越
费劲。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题为多选题)
1.下图描绘的是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分别在0℃和100℃两种情况下速率分布的情况,符合统计规律的是( A )
解析:气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增大,且分子速率分布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特点。温度高时速率大的分子所占据的比例越大,所以A正确。
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平行纵轴的直线变化到状变化过程是( B )
A.气体的温度不变 B.气体的内能增加 C.气体的分子平均速率减少
D.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不变
解析:从p-V图象中的AB图线看,气体状态由A变到B为等容升压,根据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不变时,压强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所以压强增大温度升高,故答案A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所以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答案B对。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大,故答案C错。气体压强增大,则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增加,故答案D错误。
3.如图所示,是描述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状态变化的V-T图线,对状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从a到b的状态变化过程是等压变化过程 B.a状态的压强、体积、温度均比b状态小 C.a状态比b状态分子平均动能小
D.a状态时在相同时间内撞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比b状态多
解析:由V-T图线过原点可知,a→b是等压变化过程,A对、B错。由Ta 态B,则它的状态 图线上的a、b两个 2020 的分子数多,D对。 4.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汽缸分隔成两部分,K与汽缸的接触是光滑的,隔板K用销钉固定,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理想气体a、b,a的体积大于b的体积。现拔去销钉(不漏气),当a、 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时( BD ) A.a的体积等于b的体积 B.a的体积大于b的体积 C.在相同时间内两边与隔板碰撞的分子数相同 D.a的温度比b的温度高 解析:由于两部分气体是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所以两部分气体的值是相等的,由于a的体积大一些,压强就小一些,拔去销钉后,a的体积会减小,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再次平衡后压强相等,但由于a的温度高一些,a的体积还是大一些,A错误 ,B、D正确;由于压强相等,a的温度高,分子平均动能大,相同时间内碰撞的次数要少,C错误。 二、非选择题 5.在装有食品的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以起到保质作用。某厂家为检测包装袋的密封性,在包装袋中充满一定量的氮气,然后密封进行加压测试。测试时,对包装袋缓慢地施加压力。将袋内的氮气视为理想气体,则加压测试过程中,包装袋内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撞击的作用力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包装袋内氮气的内能不变(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加压测试过程中,包装袋体积减小,气体分子对内壁单位面积的撞击力增大;理想气体内能仅与温度有关,该过程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6.(昌乐及弟中学2016年高二下学期质检)有一空的薄金属筒开口透明液体中,筒中液面与A点齐平。现缓慢将其压到更深处,筒中液面25 时筒中气体长度减为原来的。若测得A点压强为1.2×10Pa,不计气 3用,且筒内气体无泄漏。 (1)求液体中B点的压强。 (2)从微观上解释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 答案:(1) 1.8×10Pa (2)见解析 解析:(1)由题意知气体做等温变化 2 则有pAV=pBV 3 代入数据得pB=1.8×10Pa (2)在缓慢下压过程中,温度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但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 5 5 pVT向下静止于恒温与B点齐平,此体分子间相互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