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浅析“中国元素”在当代插画中的应用 毕业论文名师资料汇编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毕业论文
题 目
系 别:专 业:班 级:学 号: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完成日期 :
浅析“中国元素”在当代插画中的应用
艺术系 视觉传达 视觉传达(一)班 090201021114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一、“中国元素”… ……………………………………………………3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5
三、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6
四、如何“中国元素”运用在书籍插画中………………………………6
五、小结 ………………………………………………………………10
六、参考文献 …………………………………………………………11
浅析“中国元素”在当代插画中的应用
[摘 要]:插画也叫插图,它是用来解释和说明一段文字的图画。它是用艺术的形式来
反映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内容,或者人们所想要表现的情绪。在书籍装帧中插画越来越多,其表现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阅读者的喜欢。现代插画的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纯用绘画手段表现的图像作品:另一种就是可以把文字语言转换成视觉形象的一切视觉材料,例如摄影、图表等等。而随着时代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插画现在大多数都是建立在数码视觉技术上,在插画制作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陷入以技术取胜的观念,偏执于数码艺术特征,却使艺术性与民族性以及历史文化方面有所欠缺。中国插画在进行创作同时也要体现出中国历史文化、民族精神和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插画 中国元素 历史文化 民族精神
一、“中国元素”
那么,来说说“中国元素”。什么是“中国元素”呢?到现在为止对于“中国元素”的说法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明确的说明。“元素”这个词在《辞海》上是一个现代用语,历史上并没有这个词。胡杰先生说过“中国元素其实是在今天的世界视野或融入世界视野中用到的中国传统。”在艺术的领域里用到“元素”这一概念词语,是讲它作为一个单位、一个成分、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高度概括的符号所存在。又在“元素”的前面加上“中国”这二个字,就是限定了这个高度概括符号的性质,它是有区别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符号。从现代书籍插画艺术的创作角度来说,它就是创作中的素材、灵感来源以及原材料。它可以百般变化,可以变形、借用、移植、重组等等不同的方式,最终达到创作的一个全新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插画作品的目的。
“中国元素”其实是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里的,我们如果用通俗而直观的方式形容它,看到大红色就想到喜庆与吉祥,像那四书五经、儒家道教,像京剧脸谱皮影剪纸、像浓墨重彩留白铁线,像飞檐翘壁亭台楼阁,像狐仙鬼怪神话传说等等,上至三皇五帝,下到宋元明清,大到故宫长城,小到窗棂门钉。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中国元素”,但“中国元素”
不全等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括中国现代的文化。
提到传统文化,想我们在文化断层期成长起来的现代人大多数心里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而有所涉猎的人可能就会感叹地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民族精神,也是体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元素”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包涵的本质,而且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优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民族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的一种和谐的文化关系;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上有点封闭,但是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方面的兼容;还有经世致用之学,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的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这三种学问,组成了中国的文化科学精神。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并且它必会带来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以及可持续地发展得到平稳实现。
“中国元素”的特征是世代相传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某些历史时期短期有所中断,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化也或多或少的有些改变,但是在大体上都是没有中断过的,总的来说变化不大;民族特色,“中国元素”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民族文化不同;而且中国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并且博大精深,“博大”说明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说明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国元素”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及极具鲜明的民族特点。它是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向现代化发展,虽然中国人在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有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就是从传统开始的。所以也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形态,这样的发展变化才是具备文化科学价值的。
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
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这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科学越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的提高,认识能力的增强的情况下,应该更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然而,在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大家一味的追求国际化,天天想与国际接轨。但是,也应该要保持着中国的独特,也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
让我们记住这些“中国元素”这些让我们自豪的传统文化。这些属于我们国家、民族的历史与记忆。
二、国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尽管经济文化和发展水平不同,设计的方向不同,形式水平也不同,但是在传承各自民族优秀文化底蕴以及民族文化精神上却有着共同性。在这点美国和日本就是属于的比较好。
美国插图的出现与杂志的出版是密切相关的。美国从内战(1861-1864)结束以来,杂志逐步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娱乐方式,阅读杂志是美国人最喜爱的业余生活之一,因此没锅插画得到极大的刺激和发展。这种情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视的出现逐步取代了杂志的地位,摄影的兴起也逐步取代了插图的地位,杂志插图的流行方才逐步的衰退下来。而从1864—1950、1960年代的这个漫长的时期内, 是美国插图的黄金时期。
美国的插图艺术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一直是在持续高涨的,短短60年出现的插图大师比整个上个世纪都要多,这个时期美国的插图达到了最顶峰。众多的杂 志需要大量的插图家,美国的插图时代因此也与杂志的黄金时代相同。
在现代的美国,插画市场也是非常发达的。美国插画大多数偏向写实以及天马行空的丰富科幻题材在世界插画中居于领导地位,并且在美国插画市场已经非常的完善和专业。在儿童、科幻、幽默等各种类型都有专门的插画艺术家。他们有着各自的风格,但是每个插画家的作品里面却又不缺乏美国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美国所特有的地域文化
日本是个岛国,而且在二战后的日本更是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但是他们在学习的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自己本国的民族文化传统,而是改革处了特有的“东洋文化”。也是日本“菊与剑”精神的写照。
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浮世绘到现在的各类唯美插画,以及随着日本动漫的发展与壮大。插画更是不断地进步。日本的插画师的风格也各有不同,如漫画样子的、老的浮世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