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活动 诵读经典古诗 弘扬传统文化(六)
语文活动 诵读经典古诗 弘扬传统文化
? 掌握欣赏诗歌、诵读诗歌的基本方法,形成爱听古诗文,爱诵古诗的习惯;掌握古诗、词、曲的一般特点及文学史的相关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及欣赏水平。
? 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增加古诗积累,提高文化素养,养成在日常学习中自觉运用古诗词的习惯,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 培养积累古诗词的习惯,接受古文化的熏陶,传承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 ?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 活动形式建议
如:
·听故事,诵古诗 ·唱古诗词歌曲
1.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入手导入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兴趣。
·看古诗文有关的影视剧(如《联林珍奇》) ·趣味古诗趣味对联
(以上内容可由教师推荐,也可由学生自行收集。)
2.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各种手段,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得到综合锻炼。 如:
·讲故事——学生喜欢的“诗林笑录”,故事可以由学生自己搜集,也可老师提供 ·写说明——由学生撰写并讲述自己搜集的诗歌说明,诗人介绍等 ·朗诵——朗诵经典古诗词
·评朗诵——学生能以诵读的基本方法评价(从字音、停顿、节奏、语气和情感等
到方面综合评价)
? 活动准备建议
1.以4-6人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并确定组长。
2.搜集并阅读诗林故事,感受诗人与诗歌的情趣,作复述准备。
3.撰写诗歌、诗人、中国文学史的说明文稿。要求:在诗歌的说明介绍中以一定的方法(如举例、分类等)来进行,中国文学史可以按时间顺序举例说明,诗人可按诗人的发展来说明。只要学生不犯知识性的错误,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
4.制作评价表(见教参)
? 活动步骤建议
(一)难点处理建议
1.写说明应该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一,包括两方面:一是以怎样顺序写离学生较远的和古诗相关的内容;二是从怎样的角度入手,把诗歌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本次活动的难点之二是朗诵,朗诵的要求较高,中职生能达到的水平有限,因此,教师应多在调动学生朗诵的兴趣上下功夫。对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方法的指导,可以渗透在前面的教学中,也可以做单独的教学。方法上可以利用再现作品的辅助手段,用音乐配音,多媒体画面配合,再配以现场诵读,教师读、学生读,用音乐、画面、人声的组合等。
(二)步骤安排 1.活动准备
一是材料的准备,让学生按主题分类制作诗集,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 二是说话的准备,一方面让学生以卡片的形式对收集到的诗歌进行好诗介绍,另一方面对自己喜欢的诗运用诵读法进行诵读。
2.分组活动
①分组讨论活动的形式的多样性,提出具体方法实施建议。
②小组经过初评,选出小组表现最佳的1-2名选手,作代表参与全班决赛。
3.全班决赛
①由各组组长汇报本组活动情况,确定实施办法,确定主持人。 ②教师宣布活动评价标准,选出评委,组织学生进行古诗名句大比拼。
③由评委评价并说明评价理由,最后由教师点评并宣布评价结果。评选出“最佳作者”、
“最佳口才”、“最佳活动小组”“最佳仪态”等奖项。
4.集体活动
进行“古诗名句大比拼”为主题的活动,优秀文稿在全班进行墙报展览。 5.拓展延伸
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诵阅读,引导学生热爱古诗词。 (三)应该注意的问题
1.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接力赛、击鼓传花、玩游戏、古诗对句、诗配画和诗画作文等多样化的方式。
2.如何激发现代中职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是本次活动的重心,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
整个活动中的角色是进行指导和适当的调控,激发学生的热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从活动的设计到组织、准备和活动过程都要以学生为主。
古诗名句大比拼
主持人:同学们都知道,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易读易记,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此,大家都爱听古诗文故事,爱诵古诗、背古诗,并在自己的日记、作文中运用古诗词,所写的文章都非常美……
一、听故事,诵古诗
请学生讲与古诗相关的短小精彩的故事,把学生带入古诗文的情境之中。 听故事,诵古诗。
听同学讲故事,结合故事中的情境,想一想,这是哪首诗中描写的内容,请根据故事诵古诗。
二、玩游戏,诵古诗 1.个人挑战赛
学生自己找同桌或好朋友对赛,看谁背得多(限时5分钟) 男女生分别出古诗词的上句或下句对答决赛。 2.以点带面,诵诗句
说出有关描写山的古诗句(例:“白日依山尽”“远上寒山石径斜”“千山鸟飞绝”“横看成岭侧成峰”……)
说出有关描写水的古诗句 说出有关描写花的古诗句 说出有关描写草的古诗句 说出有关描写日、月的古诗句 说出有关描写爱国的古诗句 说出有关思乡的古诗句 3.名句对对碰
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愿人长久,—— ——,天涯若比邻。
4.我与时间赛跑,古诗词默写赛
限时5分钟,比一比,谁是时间的主人,默写优胜者为主人。同学间互相交流,评定。 三、总结深化
今天,同学们自主组织的“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非常成功,每一位同学在活动中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大家在活动中都领略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华采。看到同学们如此热爱古诗文,老师真的很高兴。(对活动中背诵,默写古诗文表现特突出数量多的同学,给予一定奖
励以鼓励)。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古代诗歌在三千年以前就开始步入成熟阶段。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所以说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因此,我们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要多积累、多运用,立志为传承民族文化而努力奋斗。让民族文化激励我们永远前进!
一、古诗诵读方法指导(一)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那么如何诵读古诗词,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在古诗词的诵读中有哪些方法呢?
一是熟读成诵法。
即多读,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
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李白的《月下独酌》,可以找一组和月有关的诗对比诵读。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他有关“月” 的名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