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二 新课标 苏教版

江苏省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二 新课标 苏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0:45:35

了白色沉淀,试回答下述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写代号) ,对错误的改正方法是 。

(3)按上述操作,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2--解析:PH试纸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大量H,则一定不能大量存在CO3和HCO3 ;用氯化

2-钡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大量存在SO4;由于步骤(2)中加入的氯化

--

钡溶液中含有Cl,将干扰Cl的检验,所以步骤(2)是错误的,应将用氯化钡溶液改为用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

+2-2-、- +-

答案(1)H、SO4;CO3HCO3(2)将氯化钡溶液改为硝酸钡溶液(3) Na 、NO3。 [基础训练]

1.点燃一根蜡烛,用冷碟底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在碟底有炭黑出现,由此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碳元素 B.氢元素 C.氧元素 D.氢、氧元素 2.下列试纸在使用前不能用水湿润的是( )

A.蓝色石蕊试纸 B.碘化钾淀粉试纸 C.PH试纸 D.醋酸铅试纸 3. 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并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香蕉、马铃薯、米饭和面条中滴入碘酒均会呈蓝色

B.普通砖瓦、普通水泥地面和大理石上滴入稀盐酸均会产生气泡 C.浓硫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会变红

D.滴少许氢氧化钠溶液于玻璃上,可立即看到玻璃被腐蚀 5.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溶液显碱性 B.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是钠盐溶液

C.无色试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含Ca(OH)2 D.某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气体为NH3 6.下列关于加碘食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食盐溶液中加入淀粉不显蓝色,它一定不是加碘食盐 B.加碘食盐中是加入了碘化钾 C.加碘食盐中是加入了碘酸钾 D.所有人食用加碘食盐都没坏处

7.下列实验中,通常可以不把试样配成溶液的是( ) A.检验氯化铵中的氯离子 B.检验氯化铵中的铵离子 C.检验硫酸钠中的硫酸根离子 D.检验硫酸钠中的钠离子

8.某试样中加入稀硫酸时有气体放出,下列关于该试样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试样一定为碳酸钠 B.该试样一定是碳酸盐 C.该试样一定为弱酸盐 D.该试样不一定为盐类

9.在上一题中,若欲证明试样为碳酸钠,还需做的实验及判断是: 。 10.现有五瓶无色气体,分别为N2、O2、H2、CO2、CO,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它们?

11.某化学药品保管室有一瓶固体试剂,标签因气体侵蚀而模糊不清,据其所存放的分类位置和保管人的记忆,估计可能是氯化铵,现请你完成以下两个问题:(1)指导保管人员如何保护试剂瓶标签。(2)用实验方法帮其判定试剂是否氯化铵。

[能力拓展]

1.氢氧化钠溶液中大量存在的分子或离子有 ,其中能使酚酞变红的是 ,现欲通过实验证明使酚酞变红的确是此微粒,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2mLNaCl溶液(PH=7),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是 ,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2mLNaOH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是 。可得出的结论是 。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种品牌味精中食盐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称取该味精样品10.0g放入烧杯中,并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 ;③ ; ④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 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4.90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补齐缺少的实验步骤。

(2)实验步骤③所用的玻璃仪器有 。

(3)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 (4)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 (5)按所给数据计算样品中食盐的质量:

若味精袋上标注: NaCl含量≤20.0%。则此味精 (是,否)合格。 3.现有下列实验步骤可供选用(有些步骤可重复使用):

①加入稀硝酸,②加入稀硫酸,③加入稀盐酸,④加入AgNO3溶液,⑤加入MnO2,⑥加水溶解,⑦加热,⑧取少量溶液,⑨再另取少量溶液,(10)过滤后取滤液。

请填写下列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

(1)证明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是BaCl2: 。 (2)证明KClO3中含有氯元素: 。

+2-+

4.已知硫酸中含有下列微粒:H2O、H、SO4,某同学欲证明其中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H,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稀盐酸和稀硝酸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 ②向滴有石蕊的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并观察颜色 ③向水中滴入石蕊试液 ④ 向硫酸钠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 其中能

+

证明是H使石蕊变色的实验是( )

A.①和③结合 B.③和④结合 C.只② D.只①

5.某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中选定的课题是:测定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最小值。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 ~ 6只集气瓶,用量筒装水分别测定它们的容积并标记;

②向集气瓶中分别装入其总容积的10%、20%、30%、40%、50%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 ;

③向大试管中加入KMnO4,加热使其反应,分别用排水集气法将上述1 ~ 5号瓶中的水排去。 ④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1 ~ 5号瓶中,实验现象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氧气后,2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2)如果要得到更精确的数据,下一步实验研究时应向第6只集气瓶中加入其总容积的 %(取整数值)的水后,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

-+

6.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是MnO4离子的颜色,而不是K离子的颜色,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步骤中没有意义的是( ) A.将高锰酸钾晶体加热分解,所得固体质量减少

+

B.观察氯化钾溶液没有颜色,表明溶液中K无色

+

C.在氯化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未见明显变化,表明锌与K无反应

-D.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振荡,紫红色褪去,表明MnO4离子为紫红色

7.一种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铝、钙或镁等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5.6g这样的铁跟足量的稀H2SO4作用,生成H2 2.24L(标准状况),则此铁块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 8.某地有一小冶铜厂,使得附近农田蔬菜中含有过量的铜、锌等重金属,危害人体健康,有人认为将厂址搬迁到远一些的地方就可以免受其害。请你分析: (1)炼铜原料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2)迁移是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迁移后该地真的可以免受其危害吗?为什么?

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Cl ,Na2SO4 , BaCl2和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将此白色固体取样,溶解于水,有白色沉淀生成;(2) 过滤出沉淀并将沉淀移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气体生成。(3)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分析:该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已知Ag与ClO3不形成沉淀。现欲检验KClO3中含有氯元素,可供选择的仪器和操作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操作步骤依次为 (填字母) (2)所用仪器有 (填序号)。

课时8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 [知识梳理]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 。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指 ,用符号 表示,常用单位为 。

2.若某溶液的体积为V,其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为n ,则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 = 。

3.要通过溶液中的反应定量测定某待测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往往需要首先配制 标准 溶液,再将标准溶液与 反应,最后通过对 的处理来确定其溶质的含量。

4.容量瓶是用于配制 体积 浓度的溶液的容器,在使用之前必须先 。其瓶颈上有一道 ,瓶壁上标有 和 ,

此三者的含意是 。所以,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热或冷的溶液一定要 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5.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通常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 、 、 、 。 [例题分析]

例1. 在4℃时向100ml水中溶解了22.4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L

解析: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从定义出发,找源头。气体与液体混合时体积不能简单加和,液体与液体混合,如果给出密度也不能简单加和。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本题的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可求得:36.5g,100g,所以可求出质量分数。选项A:溶液的体积不能简单等于0.1L,便可推知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应等于10mol/L。选项D:溶液的体积不能是溶质与溶剂的简单加和。即不等于22.5L。 答案:B

例2. 某实验中需要90mL0.5mol/L的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NaOH固体配制,求需要NaOH多少克。

(2)若用2mol/L的NaOH溶液配制,求需要此溶液多少毫升。

(3)上述两种配制方法中实验操作有何不同?所需主要仪器有何不同?

解析:首先应明确一点,容量瓶的规格(容积)是不连续的,若所需溶液体积与容量瓶的常见规格不符,则所选的容量瓶规格应大于且尽量接近于所需溶液的体积,所以实验需要90m溶液,应选大于90mL而又最接近于90mL的常见规格100mL容量瓶,并按100mL溶液进行计算。 其次,在溶液配制前的计算中,应抓住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守恒这一特点进行计算,即配制后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等于配制前的固体(不含结晶水)质量或浓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1)m (NaOH ) = 0.5mol/L×0.1L×40g/mol = 2g

(2)设需2mol/L NaOH溶液 x mL

则有 x /1000L×2mol/L=100/1000 L×0.5mol/L

解之得:x =25mL

(3)用溶质固体配制时,计算其用量后所需操作是“称量”,所需仪器是“天平”,用浓溶液配制时,计算其用量后所需操作是“量取”,所需仪器是“量筒”或碱式滴定仪。 [基础训练]

1.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1mol NaCl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B.把0.1molNaCl投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充分振荡后,浓度为1mol/L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了白色沉淀,试回答下述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填写代号) ,对错误的改正方法是 。 (3)按上述操作,还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 。 +2--解析:PH试纸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大量H,则一定不能大量存在CO3和HCO3 ;用氯化2-钡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大量存在SO4;由于步骤(2)中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中含有Cl,将干扰Cl的检验,所以步骤(2)是错误的,应将用氯化钡溶液改为用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