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二 新课标 苏教版

江苏省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二 新课标 苏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20:14:56

江苏省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二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课时6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2.初步学会过滤、重结晶、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离,层析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 [知识梳理]

1.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质,绝大多数都是 物,人们需要其中某一种物质时,就必须将其 。

你在初中化学中已学过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 。

2.现若有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可将它们分离开来的方法是 ,具体做法依次是 。 3.现若有含泥沙的粗食盐,提纯食盐的方法是 。若有含硫酸钠、氯化镁和泥沙的粗食盐,提纯食盐的方法是

4.若欲把稀碘水中的单质碘浓缩于CCl4中,可采取的方法是 ,具体做法是 。 5.蒸馏常用于分离 。

蒸馏过程中,温度计的位置是 ,

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装置中各仪器的安装顺序的方向是从 到 ,从 到 。冷却水的流向是 口进, 口出。

6.人们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采取适当的方式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离开来。不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___ ___,可用____ __方法分离。

可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___ ___,可用__ ____方法分离。

易溶固体与难溶固体的混合物,如___ ___,可通过__________方法分离;

两种可溶性固体,若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如___ ___,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方法将其分离;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___ ___,可通过____________方法分离。 两种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如____ ____,可通过____________方法分离。 若混合物中各成分被某种固体吸附的难易不同,则可用____________方法分离。 若欲将极稀的溶液变成较浓的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胶体与溶液的混合物,可用______________方法分离。 [例题分析]

例1. 现有氯化钠、硫酸钡、氯化钙三种固体的混合物,试关于它们回答下列问题: (1)若属于氯化钠固体中含有硫酸钡和氯化钙杂质,试述怎样将杂质除去。 (2)若是上述三种固体的混合物,试述怎样把它们分离开来。 解析:(1)除杂质就是要根据各成分性质的不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把杂质除去而主体物质不受影响。该混合物中硫酸钡为不溶物,可在溶解后过滤除去。氯化钙和氯化钠都是可溶物,其溶解性随温度变化没有太大差异,故只能用化学方法除去,可考虑加入碳酸钠除去钙离子,然后将生成的沉淀和硫酸钡一起除去。具体做法为;加水溶解,加入碳酸钠溶液致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将滤液蒸发即可得到氯化钠固体。

(2)分离就是要根据各成分性质的不同,把各成分分离开来。可先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的滤渣为硫酸钡。再向剩余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致不再生成沉淀,过滤,滤液为氯化钠溶液,滤渣为碳酸钙;将滤液蒸发可得到氯化钠固体;向滤渣中加入盐酸致恰好完全溶解,再将

所得溶液蒸发,即可得氯化钙固体。 [基础训练]

1.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萃取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2.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C.腐蚀性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

3.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4.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在桌子上歪倒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B.有大量有毒易燃气体在室内扩散,立即打开排气扇开关 C.少量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干布擦去

5. 双球洗气管是一种多用途仪器,常用于去除杂质、气体干燥、气体吸收(能防止倒吸)等实验操作。右图是用水吸收下列某气体时的情形,根据下表所给数据判断由左方进入的被吸收气体是( )

A.Cl2 B.HCl C.H2S D.CO2 附:四种气体的溶解度表(室温下)。

6. 某学生用天平称量固体时样品和砝码错放位置,待天平平衡时,称得样品质量为10.5克(1克以下用游码),如按正确称法,此样品质量应为( ) A.10.5克 B.10.0克 C.9.5克 D.11.0克 7.实验室里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

A.烧杯 B.玻璃棒 C.蒸发皿 D.酒精灯 8. 写出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时所需分离方法或实验步骤的名称: (1)泥沙与水 ,(2)混入泥沙的食盐 (3)汽油与水 ,(4)水与乙醇 ,(5)水和食盐 , (6)氯化钠和硝酸钾 ,(7)氯化钠和豆油(用两种方法) 。

9.(1)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如何认定沉淀已经完全?

。 (2)中学化学实验中,在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 10.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采用的方法是 。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 [能力拓展]

2+2+2-1.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mg、SO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

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2. 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ml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少量盐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3.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4.下图的实验装置用来分离CO2和CO气体并干燥。图中a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Y型管和止水夹分别接C.d两球胆,现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为使实验成功,甲、乙、丙分别盛放的溶液是( )

-1-1

A.饱和NaHCO3溶液、12mol·L盐酸、18.4mol·LH2SO4

-1

B.饱和Na2HCO3溶液、2mol·L H2SO4.、饱和NaOH溶液

-1-1

C.饱和NaOH溶液、2mol·L H2SO4 、 18.4mol·LH2SO4

-1-1

D.18.4mol·LH2SO4.饱和NaOH溶液、18.4mol·LH2SO4

0

5.已知丙酮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沸点为55C,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

6.在不用指示剂的前提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除去,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石灰水 B.生石灰粉末 C.碳酸钙粉末 D.熟石灰粉末

7.实验室蒸发氯化钠溶液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 ③放上蒸发皿并加入溶液 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并用余热蒸干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 ②③④⑤① B. 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 ②①③④⑤ 8.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 ) 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 不溶于水,且比水更易溶解碘

C. 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 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课时7 常见物质检验

[学习目标]

-2-2-+

1.学会Cl、SO4、CO3、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知识梳理]

1. 欲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铵离子,实验及判断方法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欲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氯离子,实验及判断方法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欲检验某固体中是否含硫酸根离子,实验及判断方法是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许多 或 ,在灼烧时都会使 呈现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叫 做 ,此过程 (是,不是)化学反应。

5.焰色反应的实验方法是,首先 ,然后 ,最后还要 。

钠元素可使无色火焰呈 色,钾元素可使无色火焰呈 色,但观察钾使火焰变色情况时, 需要透过 进行观察。

6.现代化学也可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如测定物质中是否含C、H、O、N、S、Br等元素可用 ,测定有机物中的某些基团可用 ,测 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可用 。 [例题分析]

例1.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开的是( ) A. MnO2、、CuO、FeO B. (NH4)2SO4 K2SO4、NH4Cl C. AgNO3、KNO3 、Na2CO3 D. Na2CO3、NaHCO3、K2CO3 解析:题中对鉴别的要求是“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解答时要联系已学知识,试探性地给每组物质寻找符合条件的“一种试剂”。联系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原理,可想到用浓盐酸来鉴别“MnO2 、CuO、FeO”。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会产生黄绿色气体,氧化铜能溶于浓盐酸产生深绿色溶液,氧化亚铁能溶于盐酸生产淡绿色溶液。

+2-考虑NH4、SO4的性质可选用Ba(OH)2溶液来鉴别(NH4)2SO4、K2SO4、NH4Cl 。(NH4)2SO4中加氢氧

化钡有沉淀出现,加热还会有氨气,K2SO4中加氢氧化钡只有沉淀,NH4Cl中加氢氧化钡只有氨气出现。

2-根据Ag+、CO3的性质可选用稀盐酸来鉴别AgNO3、KNO3、Na2CO3。AgN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会产生无色气泡,KN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无现象变化。

2-+ +

由于Na2CO3、K2CO3两种物质都含CO3,而阳离子是Na和K,中学化学范围内很难找到试剂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故答案为D。

2-+

例2. 对一份稀溶液作初步分析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4、Na 、 2- +- --CO3、H 、NO3、HCO3、Cl 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实验,以确认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

(1)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试纸显红色;

(2)取2毫升溶液,用氯化钡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3)对(2)中所得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上层清夜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检验,结果又生成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江苏省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二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课时6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2.初步学会过滤、重结晶、蒸馏和分馏、萃取和分离,层析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实验操作。 [知识梳理] 1.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质,绝大多数都是 物,人们需要其中某一种物质时,就必须将其 。 你在初中化学中已学过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有 。 2.现若有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可将它们分离开来的方法是 ,具体做法依次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